分享

​合时而作之越歌四

 碎玉h43ve28g9l 2020-07-09

《子夜吴歌》是六朝时南方吴越之地著名的情歌,多写少女热烈深挚地忆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现非常真诚缠绵,多在诗中描写了闺中思妇那种难以驱遣的愁思。。《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我们虽不知子夜在何方,但知是吴越之女也,始称吴歌。
吴越江南是一片温厚养人的土地。气候温暖,春天来得早,夏天来得长,人的情感也更加纤细多情。梁朝丘迟描述了江南风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故吴越之歌就以清丽多情丶软调缱绻为主要特色。主要的歌辞名有《吴歌》,《子夜歌》、《采莲曲》、《西洲曲》、《长干曲》。
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久居古越大地,为江南清丽多情的民歌所影响,他们倡导了诗歌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序刘禹锡诗云:“予顷与元微之唱和颇多,或在人口。…江南士女,语才子者多云”。 新乐府运动明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宗旨。从小在嵊州龙藏寺学习长大的李绅,则曾作新题乐府二十首,惜已无存。他的《悯农》诗二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诗。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发起人丶参与者,几乎无例外地皆在吴越之地或为过官丶或久居丶或旅行过。这就足以证明吴越民歌对新乐府运动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追寻历史,大唐诗盛,吴越民歌唱晚。晚唐吴越王钱鏐,连催王妃戴氏回宫竟是: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足见越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