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皮日休晚年隐剡中四明山之二

 碎玉h43ve28g9l 2020-07-09

探寻皮日休晚年隐剡中四明山之二
     再说皮日休在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其实, 陆游就主张皮日休隐于吴越。
因为黄巢入长安称帝之后,皮日休出任黄巢大齐的翰林学士。当黄巢兵败之后(公元884年), 皮日休作为伪政权的翰林学士,理所当然要受到大唐政权的追杀。
事实上, 皮日休在黄巢兵败之后,据宋代<<嘉泰会稽志>>载,皮日休隐于四明山,并死后葬于四明山。会稽的皮姓,为皮日休后裔。其中皮日休子皮光业在其墓碑说,皮日休又在五代吴越国钱鏐下面做过官……这一点就未必可靠。因皮日休为大唐钦犯,而吴越国钱鏐表面依然只是大唐的大臣(大将军), 钱鏐死后才被史称武肃王。史载钱鏐很尊重文人,留心招纳名士,罗隐、胡岳等人来投奔他,他都以礼相待,优与供给。罗隐任钱塘县令等有记载,而皮日休则并无相关记录。《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则称日休避广明之难,奔钱氏。子光业,为吴越丞相。生璨,为元帅判官。子良即璨之子。皮子良,即为皮日休玄孙也!
说皮日休至浙江依钱鏐(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也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以佐证皮日休在浙江依钱鏐的相关活动。其实只说明皮日休隐在钱鏐治下的会稽,而不可作钱鏐冶下之官了。
陆游《老学庵笔记》亦据皮光业碑,以为日休终於吴越,并无陷贼之事。皆与史全异,未知果谁是也。是编乃其文集。...
至于说皮日休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宿州志》),其所持依据也仅仅是地方志。宋代<<嘉泰会稽志>>也属方志,毕竟成书较早,而皮日休的儿子皮光业丶孙子皮璨丶玄孙皮子良等均在会稽呵!
皮日休由于参加过黄巢起义,并任翰林学士。因此,新旧《唐书》不为他立传。他的遣作有《皮子薮》,内收其文200篇,诗1卷。他的不少著作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所载, 至少说皮日休在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是不符合实际的。何况,皮日休一般认为902年还活着。这时唐朝也气数将尽,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吴越之地已被吴越王钱鏐革据了。假如说皮日休确实隐居于吴越之地,无论是在浙江依附钱鏐也好, 流寓宿州也罢,隐居四明山也是。离黄巢兵败之后(公元884年)已过去18年, 皮日休也就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被唐军所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