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梨花雨||“九·一八”,国耻日。

 昵称70808387 2020-07-09

 

“九·一八”,国耻日。

作者:梨花雨

“九·一八”,国耻日。

八十七年前的这一天夜里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北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领部下在柳条湖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嫁祸中国军队。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立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次日凌晨四时许,日军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赶到北大营参战。

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北大营沦落敌手。当时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连毛加皮不到两万人。中国东北军兵强马壮,关外驻扎着16.5万人,关内驻扎着将近十万人。别说是动枪动炮了,围起来用脚踹也能够把那群畜生踹成肉酱。但是,东北军不踹。除了极少数铁血军人拼死抵抗之外,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涌进山海关。

东北军为什么不抵抗?因为张小六听蒋大哥的。蒋大哥在8月16日致电张小六:“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免冲突。”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策动“九.一八”事变的,居然是关东军“大刀”板垣征四郎、关东军“大脑”石原莞尔、关东军“中国通”土肥原贤二等一批佐官、尉官。

他们怎么敢发动“九.一八”事变?根本原因板垣征四郎在《苦难辉煌》里面已经写得明明白白:“从中国民众的心理上说,安居乐业是其理想。至于政治和军事,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职业。在政治和军事上与民众有联系的,只是租税和维持治安……”

“九.一八”事变之前,生活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已经达到两万多人。

这些人是怎样来到中国,并且使得日本关东军以保护侨民、维持治安为借口长驱直入的呢?这件事情还要从“国父”孙中山说起。

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得到日本黑龙会的鼎力支持。要人给人,要枪给枪,要粮给粮,要钱给钱。

黑龙会的创始人内田良平文武全才,堪称灵魂导师级别的人物。精通弓箭、剑术、柔道、射击、相扑,掌握汉文、韩文。担任过新闻记者,撰写出《日本之亚西亚》等著作。心狠手辣,老谋深算,政治嗅觉十分敏锐。他深入俄国考察以后,意识到俄国国内矛盾重重,坚决主张对俄决战,重创不可一世的沙皇俄国。他毕生致力于打通满蒙和西伯利亚,亟待寻找合作伙伴。流亡日本的孙中山,进入到他的视野。

那时候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那时候的满清经历过洋务运动刚刚回光返照,政府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一场甲午战争满清兵败如山倒,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一部《马关条约》的签订让真金白银大量流失,中国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

内田良平适时地写出了一本书——《日本之亚西亚》。他说:“孙中山自1906年起就对日本朝野人士游说,以中国革命成功在长城以南建国,满蒙让给日本,作为日本援助中国革命的报酬。”

内田良平帮助孙中山建立同盟会,想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宣传口号,就是为其放弃关外河山造势。他不仅自己支持孙中山,还意图说服日本政府支持孙中山。他建议日本政府给孙中山提供资金援助,在汉冶萍公司五百万元的借款之外再借予孙中山一千万元。的亏狂妄的日本陆军大臣石本新六不同意,认为满洲是日本人以鲜血在日清、日俄两次战争中取得的地方,理所当然属于日本,无须再以金钱收买。否则,详详细细的文件材料一签订,今日的东北隶属于谁还真不好说。

黑龙会是侵华急先锋,孙中山欠黑龙会大人情儿。作为孙中山在日本时期的侍从,蒋介石能够不知道这些情况吗?有短处捏在人家手里,他敢炸翅吗?如果不是日本人得陇望蜀侵入山海关,蒋介石不会打响全民抗战。“攘外必先安内”,只是他的一个卑鄙借口。

纵观《三民主义》,其最初的革命理想并不是为资产阶级萌芽和资产阶级性质的目标而奋斗。而是因为民族不和谐,认为满清仍然是异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团结和谐,互惠共赢,励精图治,发展振兴,乃是中华民族不可须臾忘却的生存、强盛之道!

 王倩,山东蓬莱人,现供职于中国石化系统。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前卫文学》、《当代小说》、《烟台文学》、《新世纪文学选刊》、《齐鲁文学年展》、《中国企业管理杂志》等多家报刊发表作品三百余万字,十几次荣获省、部级文学奖项。

 


展示新时代文学新风采  打造新时代文学新高地 

关于坚决反对求读求赞求赏求转的倡议书

新时代文学社公告

新时代文学与您同行

主编微信:91714169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