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中国”国庆70年征文】212.赵兴见||从乡村巨变中见证祖国富强

 昵称70808387 2020-07-10


 

从乡村巨变中见证祖国富强

文/ 赵兴见
我出生在伟大祖国的改革开放之初,我来自贵州偏远的农村山区,是个典型的八零后,我可以骄傲地说,祖国陪同我一路成长,我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小时候,由于生长在农村,那里的自然环境很差,生活条件很艰苦,尽管土地分产到户后,每家每户有了自家的经营地和责任田,但由于当时的人口多,每家分得的田土都很少,且自然条件恶劣,不管一家人有多么的勤奋,忙了一年到头来得到的收成依然很少,吃不饱,穿不暖,就成为当时我们每天都需要面对的现实困难。


我的家乡,地处林区和矿区,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但为了生计,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加上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解决农业生产发展上,所以就导致了各种乱砍滥伐、私挖滥采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肆意蔓延和恶化,并且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违法行为却成了人们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以外增加家庭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时间一长,森林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下沉,放眼望去,到处是满目疮痍的景象,原来的绿水青山不复存在,只留下了千疮百孔的伤痛。对于当地的人民来说,为了生存,他们并没有较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尽管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但以此为代价换来的收入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可是人们并不会有一点心痛的感觉,依然乐此不疲的热衷于从事着这份求生的工作,以牺牲有限的自然资源来换取这可悲的收入。


关于住房,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一家人只能挤在那破旧低矮的老木房里,除了房屋的四周能见光、透风外,透过房顶还能看见蔚蓝的天空,一旦遇到下雨天,简直就是屋外下大雨,家里下小雨,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啊。就算是大晴天,一到夜晚,还可以趟在床上依稀的看见那深邃的星空,繁星点点伴我入眠。现在回想起来,倒还有些浪漫的感觉呢。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整个夏日你是绝对不会感受到酷暑的,记忆里只有那冰冷刺骨的寒冬让人印象深刻。
关于教育,由于村校离家很远,每天清晨,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穿行在那满是泥泞的乡间马路上,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大的拉着小的,每天如此,兴高采烈地奔跑在上学的路上。我和同龄的人一样,对知识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对未来的梦想是那么的清晰可期。

关于生活,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的影响,尽管身上穿的是补巴衣,脚上套的是解放鞋,吃的是杂粮饭,住的是危旧房,走的是泥巴路,但真正压在农村人身上负担最重的要数教育支出和农业税了。同时,小汽车在农村是很少见的,就是普通的摩托车也不多,一般的传统赶集和“走亲”活动,基本是靠步行的,对于年老的人,可能要看年看月才会去一次,很不容易。农村人是最怕生病的,一旦生了大病,不仅高昂的医疗费用无法承受,医疗条件也是有限的,很多人生重病后只能在家“等死”,想想就觉得可悲。另外,家里的生活物件少得可伶,除了几个用粗糙的木料做成的桌子、板凳外,就再以没有别的家具了。如果哪一家有电视机、录音机之类的电器,那绝对算得上奢侈品,很受欢迎。对大多数家庭而言,唯一能与电器沾点关系的,大概就算是电灯了,但由于输送线路远,电力损耗大,电灯的功率是远远达不到220V的,那微弱的灯光只能勉强照明,小朋友做作业都需要借助煤油灯或蜡烛来进行二次照亮的,一旦遇到打雷下雨天,电说停就停了,艰苦程度可见一斑。


斗转星移,时光如梭,转眼30多年过去了,祖国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和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今天的祖国,已经变得富足强大,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突飞猛进,综合实力迅猛提升,东方雄狮再一次崛起,“中国创造”和“中国速度”创造了无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已经成为维护和推动世界和平的主导者,在国际事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义的大国雄风正引领着我们走向世界的最前沿。
在新时代的今天,祖国上下已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的家乡也是如此。如今,科技进步了,国家强大了,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给予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补贴,农业实现了高产出、多元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园区遍地开花,高科技、新兴产业孕育而生,带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象,人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各种致富增收的渠道多了。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全免费,农村有了合作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社会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教育、医疗和养老得到了基本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负担小了,大多数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吃穿早已不愁,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起健康和养生,生活品质大大改善。


当前的农村,放眼望去,乡间大地一幢幢新楼房绘就了美丽新农村,家乡的道路不仅村村寨寨都实现了通村水泥路,连入户路、窜寨路都已硬化,小康路、幸福路改写了人们出行的新面貌。家家户户都基本实现了电气化,多功能、现代化的电器产品应有尽有,小汽车、农用车停在家门口,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歌唱祖国的壮美歌声响彻村寨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的新农村,到处是绿水青山,环境美化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了;家庭和美,邻里和谐了;产业兴盛,腰包鼓起来了。农村大地,村村寨寨一片比学赶超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旅游景区建起来了,古村落保护起来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搞起来了,文化小课堂办起来了,祖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绝伦的“三农”大戏,祖国的农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的历史巨变,农村的幸福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那一汪清泉,那满地桃红,那漫山翠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勾起了远行的人们的丝丝乡愁。当前,在举国上下脱贫攻坚的大总攻下,乡村振兴、全面小康将不再遥远,新时代、新农村,一定会是新景象,更有大作为。
70年风雨兼程,祖国一路高歌前行,谱写了壮美诗篇。
70年披星斩月,祖国一路奋发图强,实现了中华崛起。
70年初心不改,祖国一路忍辱负重,呕心沥血,凝聚人心,只为百年复兴梦。
中国骄傲,中国自信,已深植于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底,流淌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液里,烙印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脸上。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此刻,我内心深处不由自主的吟唱着那首动人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我最亲爱的祖国...”。啊,祖国,您陪我成长,我见证您强大!您是我今生最大的骄傲!


作者简介

赵兴见,笔名赵晨,80后,贵州遵义人,中共党员,公务员,爱好阅读、写作和旅游,工作之余喜欢将生活见闻以诗歌、散文或随想等形式进行记录。座右铭:享受如醉春风,笑看百态人生。


展示新时代文学新风采  打造新时代文学新高地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

2.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请自尊。

3.了解“美丽中国”杯国庆70周年征文事宜,请点击征文启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