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被打了,怎么办?——对《孩子爱“撒谎”,是病?》的回应

 心理咨询曹怀宁 2020-07-10

写在前面的话:由于看到前一阵发的文章——《孩子爱“撒谎”,是病?》一文在今日头条和知乎的评论区有较多网友的质疑和探讨,因此作文进一步阐明逻辑,指导家长们如何看待和处理孩子打闹的事情。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首先,我要先来重新强调三个在那篇文章中已经列举的事实:

一、我儿子是在与那个小女孩抢玩具的过程中,不小心碰到对方的,并不是故意打她;

二、那个被我儿子“欺负”的小女孩,从始至终没有一点不高兴的反应,她甚至不明就里;

三、相反的,从一开始,她的妈妈情绪就非常激动愤怒,而且不分青红皂白就冲我儿子大声嚷嚷。

我强调这三个事实,并不是为了要为我儿子开脱,而是为了呈现这样一个事实:这个妈妈在当时当刻有非常明显的负面移情,她处在自己投射出的世界中,将我和我儿子当作了欺负她的假想敌。具体的分析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详细呈现。

所有真正亲手带大孩子的父母都会知道,一群三岁左右的孩子凑在一块儿玩时,打打闹闹抢玩具,偶尔哭一鼻子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一般做父母的都是把各自的孩子拉开,教育、哄劝,有时甚至连道歉都免了,然后大家一笑而过。

我儿子有没打过别的孩子?有。当其他孩子因为他的举动而不高兴或哭泣时,我会第一时间带着他道歉,而且,我儿子也会老老实实地认错——他知道是自己把别人打哭了。

但是,因为上述的那三个事实,使得那一事件十分特殊,而且其中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内涵,所以我才专门撰文详述。

很遗憾的是,评论区的很多人也直接进入了自己的投射世界中并作出情绪反应,却无视明显的事实。

这恰恰说明了,移情与投射是多么无处不在,难以觉察与抵挡。

评论里有很多人“义正辞严”地指责我:“如果是你儿子被打了,你会怎么样?”

我的回答是:“还是这样,先弄清楚情况,再决定该怎么办。”

三岁的孩子本身就处在第一个叛逆期,他们开始产生意志,有了自己明确的想法,并且跃跃欲试想要将其付诸实践。但控制自己行为的理智与自控力,却没有相应地发展起来。或者说,自控力与意志,正是要在这一阶段靠父母不懈的引导与示范,才能渐渐帮助孩子获得。

自控力与意志,在这里其实是一对矛盾的反义词。自控力要求孩子压抑住内心迫切的需要,让自己不去做某事。而意志要求孩子哪怕在困难有压力的环境下,也要坚持去做某事。

这时候,作为父母,我们的言传身教就非常重要了。我们既要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也要鼓励他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一努力的根本目的,是帮孩子潜移默化地构筑良好的个人界限,发展健康的自尊。

个人界限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在我的咨询中,看到太多的问题来自于个人界限的设置:或者界限过宽,唯我独尊,或者界限模糊,来者不拒。前者的自尊,其实称之为自恋更为合适。而后者,他们的自尊往往比较脆弱。

因为一个人的尊严相当程度上来自于他认定自己值得拥有什么,以及自己具有怎样的品质。所以,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尊,首先要帮他从客观的角度树立起一些准则,来界定什么是理所应当可以得到的,什么是不能随心所欲的。但很多父母理不清准则,又习惯于掌控孩子,结果在对待孩子时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我说行,你才能得到,我说不行,你就怎么也得不到。

孩子从小到大被这样对待,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将自尊建立在他人评价之上:只有他人认可,我才有自尊,我才能被允许得到我想要的。如果他人不认可,我就什么都不是,我什么也得不到。

我的来访者中有很多人是这样的自尊模式,他们的自尊根基十分脆弱,哪怕一个看似很强的人,都有可能在顷刻间陷入自卑的深渊。我在咨询时,会努力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相对客观的价值体系,使他们慢慢能够认可自身固有的价值,并且捍卫自己正当的权益。

而这一切,如果在小时候就由他们的父母来完成,那将会事半功倍,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给自尊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到孩子之间打闹的事上,我的儿子在集体活动时也不止一次被其他小朋友打过。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从来没有呵斥过动手的孩子。因为我心里非常清楚,他们并不真的知道自己的行为意味着什么。一般在这个时候,我会先不动声色地观察两个孩子,看他们各自有怎样的后续反应。

如果他们没有进一步的矛盾,或者对方的家长赶忙上来制止,我的儿子也没有太过激烈的情绪反应,那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我不会特意说什么——没必要特意去向孩子强调他是否难受或者受了委屈。未来的生活中到处都会有不顺心的事,从现在就开始意识到并接受这一事实,对孩子而言绝不是件坏事。如果我儿子表现得很好,既没有还手又保护了自己,那我会亲亲他,夸他做得好,并嘉赏他的品质。

如果对方的家长对此无动于衷,放任他的孩子继续动手,那我会上前温和但坚定将他们拉开,保护住我的孩子不被对方伤害,然后教我的儿子该如何应对。起初,我儿子还小时,面对这种情况他不知该如何是好,不是本能地打回去,就是大声哭泣。后来我一遍遍地教他:“如果有人来抢你的玩具,你就紧紧抱住玩具,然后对他说‘你这样是不对的’!”我儿子记得很牢,现在,他会熟练地侧过身子,将玩具紧紧护住,并且大声地捍卫自己的权益:“你~这~样~是~不~对~的!我~生~气~了!”后一句是他自己的创造,他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觉得很棒。

每个孩子都应被旁人恰如其分地尊重,也有权利得到父母良好的照顾和示范。我绝不是个完美的妈妈,但我一直在努力。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