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弱小”与“同情心”

 心理咨询曹怀宁 2020-07-10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人类的同情心是非常宝贵的力量。

因为同情心,我们才能感受到他人的关怀,也才能对他人表达善意。而弱小会激发出同情心,所以当一桩悲苦的人或事被呈现出来时,往往能在人群中收获一片同情与唏嘘。

但是,我们也经常听到“卖苦”、“卖惨”的说法,质疑着这种展示背后的动机。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主动展示自身缺陷或悲苦的行为?

首先,我认为,缺陷或者悲苦本身并没有是非对错,它就是一种值得同情的境遇

当我们看到弱势的人们时,表达同情之意并不需要去辨析动机。但是,如果我们要进一步因为自己的同情去做些什么时,比如捐款、帮扶等,那就需要尝试去辨析动机了。因为当一个人展现自己的弱小时,他可能会有三种层次的内心状态:

第一层:他安于自己的弱小困苦,并将它作为获取他人同情与帮助的凭据

他不想努力去做些什么来改变当前的境况,只想做一个被动的接收者,甚至乐于做一个弱者——因为他可以不用做什么努力就得到他人的关注。对于这样的人,可能再多的同情和帮助都改变不了他的现状,因为他自己不想改变。所谓“救急不救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层:他并不安于自己的弱小困苦,将这一切展示出来,是希望能够有一个改变它的机会,让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堂堂正正自食其力,不再需要依靠他人为生

他并不耻于做一个弱者,但也绝不安于做一个弱者,他的根本目标是变强。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给予他们相应的同情和帮助,他的人生会因为我们的善举而看到希望。

第三层:他看似弱小困苦,但实际上内心的力量很强大

将自己的弱小展示出来,其实是为了佐证自己的心路历程,让大家看到一个人可以不拘于自身的缺陷而实现精神上的飞跃。

这样的人,他已经不需要他人的同情和帮助,或者说他只需要我们表达出理解之意便已足够,同时人们还会从他的分享中收获希望与鼓舞。人与人之间这种真诚与善意,让人性焕发出了光彩。

一个人的强与弱,真正关乎的不是身,而是心。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