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对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美陆军筹建TITAN项目

 铁马冰河雄关 2020-07-10
【知远导读】为了推进美陆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压制中俄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构想和作战能力,美陆军在提出多域战概念的基础上,着手打造多域特遣部队这一新型作战力量,并计划将该类型部队优先部署于印太战区和欧洲战区。作为多域作战概念的核心支撑要素,美陆军在军内高层的支持下,开始加快筹建“战术情报目标接入点”(TITAN)项目,计划深度整合陆海空天电等多域传感器,逐步并行和取代美陆军现有的分布式通用地面站和其它情报地面站,构建智能化、自动化、融合式的指挥、控制、情报、监视、电子战、太空战等作战能力,并将其优先部署于印太战区多域特遣部队,以提高该特遣部队的精确火力打击能力,抵消我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优势,继续助美在西太平洋地区保持绝对的对华制衡能力。

TITAN项目基本概况

美陆军于2017年提出多域战(MDO)概念,为了构建这一新型作战概念,提升陆军精确打击能力和多域作战能力,在时任陆军参谋长、现任参联会主席马克·米莱等陆军高层力推下,陆军开始加快筹划TITAN项目建设。
TITAN地面站是一种可扩展和模块化的地面站,由软件、硬件、载体等系统平台构成。该地面站将深度融合太空、高空、空中、地面、海洋、网络等多个作战域的传感器,依托网络技术和分布式存储体系结构,辅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情、监、侦数据进行接收、分析、处理、传输、分发,实时提供信号情报、图像情报等目标数据,协助指挥官、作战部队和士兵了解战场态势,提高指挥、控制、通信、以及情、监、侦效率,支持远程精确火力。根据项目远景构想,TITAN地面站在一段时期内将与现用的陆军分布式通用地面站(DCGS-A)并行,但最终取代后者以及目前陆军正在使用的战术地面站、作战地面站和高级轻型数据采集系统转发车。目前TITAN地面站搭载平台有两种考虑方案,一种是以FMTV中型战术车为平台,该平台可以装备较大型的收发传感设备,并携带独立的供电设备;另一种是小型化机动式平台,参考车辆为小型四座悍马车(HMMWV)或者联合轻型战术车(JLTV)。

TITAN数据融合构想图

TITAN地面站项目由美国陆军情报电子战与传感器项目执行办公室(PEO IEW&S)负责。根据陆军TITAN项目推进时间表,2017年起就其概念及初始功能进行先期探索测试(如驻欧洲第41野战炮兵旅、驻印太第17野战炮兵旅等),2019年12月和2020年3月在马里兰州阿伯丁试验场召开TITAN工业会加快项目建设,2020年在“欧洲保卫者-20”(Defender-Europe20)军事演习中进行测试,2022年初推出首款接入太空情监侦信息的TITAN地面站原型机,2028年建成整合陆海空天电网多域传感器的TITAN地面站,完成陆军多域作战情监侦层面的现代化建设愿景。

美陆军加快TITAN项目建设的用意及影响

重点攻坚多域情报整合能力建设,意图打开中俄防御缺口

为解决美在西太平洋地区面临的广阔海洋和地理变量的挑战,实现将军事力量从欧洲、中东和非洲转移到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的长期目标,美不断调集运用战略资源,制约我空基侦察监视能力和远距离反舰导弹等“反介入”战略资产的发展。美陆军部长罗恩·麦卡锡(Ryan McCarthy)宣称,在亚太地区,介入和突破拒止的能力十分关键。“为抵消中、俄在军事能力上的投资和发展”,强化情报能力建设,2020财年,美陆军重点推出“战术情报目标接入点”(TITAN)项目,以代替老旧、过时等,以及无法继续使用的情报搜集平台和系统,打造新的作战能力。
TITAN将提供及时和可靠的情报,以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提供目标定位和作战支持。TITAN预计将于2023财年推出,将最先装备美陆军印太司令部和欧洲司令部多域特遣部队下属的情报信息网络电子与太空战(12CEWS)分队。在陆军中将、情报副参谋长斯科特·贝里尔(Scott Berrier)牵头下,陆军着手创建情监侦特遣部队(ISR TF),以推动陆军情报、监视与侦察(ISR)作战概念的开发,整合信息搜集系统。美陆军未来司令部还成立了陆军传感器集成产品团队(IPT)。此外,美陆军还将与国家侦察局合作,共同开发和管理情报侦察卫星,届时陆军战术单元将可直接从近地卫星获取情报。美军希望通过以上举措,整合太空、高空、空中和地面传感器,收集精确和及时的目标定位数据,实现对多域战的支持。
TITAN整合多域情报获取能力,将掣肘我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发挥
美陆军未来司令部未来与概念中心负责能力开发与集成的主任罗伊·福克斯(Roy Fox)指出,TITAN是新一代远征情报地面站,可在大规模战斗行动中支持多域战和远程精确打击(LSCO),能够在对抗性多域战战场中保持生存能力。根据TITAN计划书,TITAN将统一的地面站联合多域情报监视侦察传感器,通过情报行动和目标支持,使支援单位能够校准兵力态势,整合陆地、海洋、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五个领域的作战能力,迅速击退侵略,并立即渗透和瓦解中、俄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资产。TITAN将协助实现击败中国等对手国家的情报搜集、调用和非传统作战能力,保障在网络空间、电子战和太空领域实现拒止。通过战场情报准备(IPB),为作战环境准备(OPE)和拒止服务。
TITAN与遥测跟踪指挥项目同属陆军战斗管理指挥与通信项目(BMCC),是陆军多域指挥与控制以及战斗管理计划的基石。陆军预计将为TITANBMCC投入近1亿美元。TITAN将结合大量的数据源,并支持多域战、远程目标捕获、目标辨识定位、战斗伤害评估以及任务指挥(MC)等功能。TITAN拟通过构建“量身定制的特遣情报地面站”,整合多域多平台信息节点,从而更好地提供来自全域情报监视与侦察传感器所抓取的信息,协助美陆军在对抗性环境中对多域目标进行定位,为陆军的火力网提供目标瞄准数据,为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提供数据支撑。

TITAN集多域情报、人工智能学习特色于一体,致力于打造作战新能力

TITAN是一款新型地面控制站,可综合调用太空、高空、空中及地面能力。TITAN能够为空中系统中的监视与侦察数据提供可靠的接入,包括太空(国家、服务与商业领域)、高空、空中(陆军、联合作战部队与同盟国),以及地面传感器。TITAN将囊括数据链、软件、天线、密码、卫星轨道数据、平台状态态势感知等系统,可直接对选定的传感器进行控制和任务分配,并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TITAN将综合应用国家技术手段(NTM)示范项目、“隼眼”项目(KE)、“烟枪”(Gunsmoke)、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算法等,不断降低风险。

美国陆军操作使用情报监视及侦察卫星地面站
TITAN将解决多域战现存缺陷,构建多域战深度信息抓取、分析,以及处理、开发和传输(PED)功能。它将提供目标定位所需的数据接收、控制、分析、开发以及传输功能。TITAN将逐步取代现有地面站,纳入现有的可提供高空和太空传感器支持的地面系统的功能,实现地面站现代化更新,以适配未来传感器的能力,如多域传感器系统(MDSS)、“未来垂直起飞项目”(FVL)传感器和未来太空传感器。TITAN还将通过对空中情监侦(AISR)/MDSS传感器的控制以及其与地面层系统(TLS)的连接为地面作战提供支持。
TITAN将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自动化下一代分析技术进一步完善情报处理,实现快速处理和精确结果告知。通过整合人工和机器学习,筛选大量数据,提高决策流程,向指挥官和作战人员快速交付参考数据,使其能在战场上快速做出决策。TITAN将采用传感器-射手(S2S)软件,并与联合自动化深度作战协调系统(JADOCS)和先进野战炮兵技术数据系统(AFATDS)协同工作,实现潜在目标自动定位、触发用户警报、强化S2S任务线程、远程精确打击等强大功能。

应对与建议

美对我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保持高度戒备态势,持续在印太地区调整战略,对我进行军事施压,根本用意在于掣肘中国,实现其防范和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
应持续关注美新型作战概念和新型作战力量建设,跟踪多域作战力量在印太地区的筹建进度、兵力部署、武器配备、作战能力以及针对性训练、演练等问题。美陆军已明确将多域作战部队视为“基于新兴概念而创建的新型部队结构”,目前正由陆军条令与训练司令部和陆军未来司令部负责,以第17、第41等野战炮兵旅为对象,融合多域作战要素,打造多域特遣部队,并将其优先在印太地区进行部署和活动,以对抗和破解我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应借鉴美分布式通用地面站建设理念,跟踪吸收TITAN地面站构架蓝图和工作机理,掌握美印太地区陆军第500军事情报旅和其它类型部队情监侦力量建设状况。同时应统筹国内情报机构与情报力量,强化自身情报监视及侦察能力建设,加大对太空、空中、地面、水下、网络空间等各领域传感器的优化利用和融合建设力度。在未来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下,情报监视及侦察能力的强弱关系到武器装备性能的发挥、作战效率的高低和作战指挥的科学性,情监侦能力占优的一方将在作战中拥有更多主动权。
应推动武器创新和技术迭代,实现武器装备的高度现代化。利用中国优势资源,启动大规模军事项目,整合政府、军队、企业和学术界的优势力量,促进军事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加强采办,逐步更新军队装备,实现军队装备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应继续保持对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建设的投入,开发“东风-17”等高超声速导弹武器,发展具有空防能力的战略核力量和高精度打击兵器,保持可靠的战略核威慑潜力,继续发展和保持非对称制衡能力和杀手锏武器装备优势。


(平台编辑:黄潇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