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读桃花诗之四

 碎玉h43ve28g9l 2020-07-10

      王夫之《姜斋诗话》曰:“(咏物诗)至桃花以后,始有即物达情之作。”咏桃诗发展是中国咏物诗人中的重要门类,滥觞于南朝。然而,由于社会审美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南朝咏桃诗尚处于萌芽期。

      唐代,终于迎来了万山红遍的咏桃诗的春天。据有心人统计,《全唐诗》五万多首诗中,内容中包含“桃”的诗句约有1600首,而其中有161首专题咏桃诗,其中初唐18首,盛唐12首,中唐66首,晚唐65首。 《全唐诗》中,咏物之作多达6021首,加上中华书局1993年版的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中的728首,一共是6798首,其中,咏物诗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356首。而咏物诗中,专题咏桃诗就占了很高的比率。

      不仅如此,咏桃诗的诗人也是十分庞大。大约有83位诗人写过专题咏桃诗,其中,白居易就写了9首专题咏桃诗,是诗人中咏桃最多的,李商隐8首,顾况8首,刘禹锡7首,杜甫6首,韩偓5首,韩愈、张籍、韦庄、刘长卿分别4首,元稹、杜牧、温庭筠、释皎然分别3首。这些作品的数量绝对数字虽然不大,但较之唐前的寥若晨星般的5首咏桃诗、甚至4篇文和赋,数量上已呈增加之势自不待言。桃花咏物诗向着即物达情、深婉蕴藉的方向轨迹。咏桃诗就是在这样的诗人背景下走进了桃花,走向了成熟。

     唐代王维、李白、杜甫等都写有咏桃诗,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还有一个现象是,咏桃诗走出了魏晋至初唐的宫廷园林或皇家禁苑,作家身份由原来以宫廷文人或诗人侍从为主转向以士大夫为主,文人栽种桃树也成为时尚。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意象在桃花时代条件下充满了“仙境”的意义,成为发展的重要题材。

    唐代是崇尚大自然的时代,也就有了大量吟咏桃花的时代。唐代的情感意蕴及深刻的思想意蕴,又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欣赏中升华。

      同时,咏桃也有了“青楼女子”及“轻薄桃花随水流”的人格象征意蕴产生。这些都是以前的咏桃诗、文、赋所没有的新内涵。

     咏桃花是诗歌咏物诗,唐代是咏物诗,特别是咏桃花诗的发展、兴盛的时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