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托克维尔之问:为何欧洲有着相同的制度,又都陷于崩溃?

 明白知识 2020-07-10

01.

「托克维尔之问」

1856年,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出版《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在这本书中,他对一个问题非常惊讶并且困惑,这个问题就是第一编第四章的标题:「何以几乎全欧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它们如何到处陷于崩溃?」

托克维尔之问:为何欧洲有着相同的制度,又都陷于崩溃?

托克维尔(1805年-1859年),法国思想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还曾短暂担任法国第二共和时期的外交部长,著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

这一章节,托克维尔论述了从波兰到爱尔兰,包括英、法等大国在内的整个欧洲在中世纪,拥有近乎一致的政治制度,比如政府组织、社会划分、等级制度等等,也就是说,整个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同一种封建制度,或者说,源于同一种精神。

接着,托克维尔笔锋一转,认为这种制度相似性的终结更加令人惊异。至于它的崩溃根源,托克维尔说:

「14世纪欧洲的社会、政治、行政、司法、经济和文学制度所具有的相似性,比当今制度具有的相似性更大,尽管现代文明致力于开辟条条道路,冲破重重关卡。」

在托克维尔看来,这个根源就是「现代文明」,具体来说,首先是建立在国家行政层面的王权,取代了地方性的封建贵族政治制度。接着在王权的延伸和扩张中,它使一国之民众接受了一套新的准则和社会状态。

托克维尔特别提到英国的率先脱嵌:

「17世纪的英国已经完全是一个现代国家,在它内部仅仅保留着中世纪的某些遗迹,犹如供奉品。」

托克维尔之问:为何欧洲有着相同的制度,又都陷于崩溃?

《旧制度与大革命》

作者:[法] 托克维尔

译者:冯棠、桂裕芳、张芝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2年

西欧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崩溃,也就是我们常提的「古今之变」。在世界现代化的过程中,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居于关键、枢纽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古今之变就是制度之变。

从旧制度到新制度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文明的承袭与转变。一个富有政治创造力的民族,总是能为旧文明增添新的活力,做到平稳自然地转向,让古老的国家政体不至于顷刻崩塌。

从「制度之变」出发,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慢慢发生改变,无数种现代思想观念聚合成现代文明,它的出现也变得水到渠成。

02.

英国的「制度之变」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种政治制度,比如民主制、共和制、君主制等等。从大的角度看,英国从古至今,政治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一直都是君主制,只在1649年-1659年经历了短暂的共和,并且,因为当时的护国公克伦威尔实行军事专制,这个「共和」非常名不副实。

从细节来看,英国的政治制度却是最早发生剧变,并引领了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出现君主制雏形,到1066年威廉征服后,从欧洲大陆带来的封建君主制,再到亨利二世和约翰王时期逐渐偏向君主专制。

1215年,在大贵族们的逼迫下,约翰王颁布《大宪章》,贵族组建会议参与国家的治理,最后演变出固定的机构,即议会。爱德华三世之后,英国逐渐走向有限君主制。

托克维尔之问:为何欧洲有着相同的制度,又都陷于崩溃?

1215年约翰王颁布的《大宪章》原始版本,这是英国有限君主制的起点,《大宪章》也是英国最重要的宪政文件之一,其中一些条款至今仍具有法律效力。

国家层面上君主制的转变,带动了更具体的政治制度的变化。比如议会制和议员代表制,由各阶层代表参与组建的议会上下院负责全国的征税、立法等事宜,并监督国王的施政,这表明英国的君主始终无法成为专制君主,掌握绝对的权力。

到了都铎王朝时期,强势的国王将君主制的指针再次掰向「专制」,但同时随着立法的频繁和选区的扩大,议会制和代表制也发展得更加专业化。

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试图延续前朝作风,确立君主专制。但随着经济发展、宗教改革,社会结构趋于复杂,国王难以统合整个国家的不同利益诉求,又拒绝成为有限君主,矛盾逐渐激化,最终议会和国王爆发了内战。

克伦威尔领导的议会一方胜利后,议会砍掉了查理一世的脑袋,并废掉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制。然而,克伦威尔的军队势力尾大不掉,议会最终被解散,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府,实行军事专制。

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君主制很快在英国复辟了,议会和国王调和,试图确立有限君主制。由于议会内部的宗教和政治利益诉求不同,政党制雏形开始出现,分别是维护国王的托利党和维护议会的辉格党。

1688年,当詹姆斯二世解散议会,以专制行径企图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时,托利党和辉格党联合反抗,邀请荷兰的执政威廉三世出兵,推翻了詹姆斯二世。接着,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宣布威廉夫妇称王,议会权利不得被国王侵犯,「王在法下」的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托克维尔之问:为何欧洲有着相同的制度,又都陷于崩溃?

1689年2月,议会授予威廉夫妇王位,并在他们登基前宣读了《权利宣言》。

之后,在君主立宪制的框架下,议会制、代表制、政党制等等政治制度互相调和,协同发展。行政方面,国王的行政权下移,出现了内阁制和首相制,国王统而不治,逐渐成为虚君。

英国保留了古老的君主制外壳,以及它所代表的传统、荣誉和秩序,也在数百年的变革中,结合了共和制和民主制关于人民主权、维护自由、反对专制的精神。所以,英国的「制度之变」究竟从何时起,从何时止,谁也没有定论,因为这是一个延续数百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正如美国政治学家戈登·S.伍德(Gordon S.Wood)所说:

「通过在议会的框架内平衡英国社会古老的相互竞争的利益,通过在一个政府体制内混合西方世界几百年来所熟知的若干政治范畴,英国人似乎已经实实在在地取得了自古代以来政治哲学家只能梦想的成就。」

03.

美国的「制度之变」

美国吸收了母国英国的自由和民主基因,且没有复杂的社会阶层结构,其「制度之变」显得更清晰明了些。

在殖民地时期,北美民众深知自己从英国继承而来的现代制度,诸如代表制、议会制等等。然而,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北美逐渐偏离了英国传统的社会与政治生活:行政权力被强化、法律变得专断、金钱与官僚政治横行、社会等级制度萌芽等等。

最终,北美民众感觉到了危机,他们以英国政府强征税法为契机,反抗并脱离了英国的统治。

战争爆发得仓促,1776年签署《独立宣言》的时候,建国者们并没有认真思考未来的美国需要如何建制,只有大方向是明确的,那就是不可能实行君主制,新生的美国只能是人民主权的共和制;也不能重蹈英国覆辙,出现强大的中央行政权力。

托克维尔之问:为何欧洲有着相同的制度,又都陷于崩溃?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这是1823年的原件摹本。《独立宣言》是美国的立国文件,表达了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以及对暴政的不满,但《独立宣言》并没有涉及具体的建制问题。

《独立宣言》次年开始起草的《邦联条例》,切实反映了北美民众对政府强权和专制的恐惧,它甚至没有认为美国应该成为一个大的共和国,而只是由13个州,即13个「小共和国」组成的「邦联」,这也就是美国国号「合众国」的由来。

1783年,美国正式被承认独立,此时能作为美国中央政府的,只有邦联国会,也就是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会议。与会的各州代表通过商议表决,来处理外交和国内州际事务,至于各州内部,邦联国会则无权干涉。

大的政治体制一开始没有在整个国家层面建立起来,「制度之变」就成了从州到国,从无到有的过程。

没过几年,《邦联条例》下的美国内政外交困境重重,建国者们意识到,国家层面的政治制度需要重新设计,将共和制从州上移到国。这个设计方案,就在1787年制宪会议后诞生了。

以麦迪逊、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构建了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框架,分别是立法、行政和司法,这是各州制宪的经验,也是制宪会议代表们的共识。接下来细节的制度设计,代表们则吵翻了天。

托克维尔之问:为何欧洲有着相同的制度,又都陷于崩溃?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曾签署《独立宣言》并担任美国第2任总统,他在1776年出版的小册子《关于政府的思考》,提出共和国即是法治之国而非人治,主张国会两院制和三权分立与制衡。此后他的思想吸收进各州宪法,最终成为《美国宪法》的基石。

首先是行政方面,总统是只由一个人担任,还是由一个代表了北方、中部和南方州的三人一起担任。代表们经过激烈的争吵,最终选择了前者,而且确立了独特的总统选举方式,即选举人团制度,该制度是为了调和主张全民直接选举总统和国会选举总统的代表之间的矛盾。

其次是立法方面,大州代表和小州代表的冲突更加激烈。约翰·亚当斯的政论和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给大州代表以经验,国会应实行两院制,至于两院代表的选举,则应该都实行比例代表制,充分体现民意;小州代表认为比例代表制有损自身利益,主张一院制,一州一票绝对平等。

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康涅狄格州的代表将两个方案折中,参议院实行各州平等制,众议院实行比例代表制,立法条款才最终通过。

司法方面,代表们分歧较小,建立了最高法院及下级法院,并确立了《美国宪法》在国内的至高权威。至于最高法院的权威,也在阻止过度的党派纷争中获得违宪审查权而确立。

托克维尔之问:为何欧洲有着相同的制度,又都陷于崩溃?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场景。《美国宪法》确立了联邦共和制,但它的批准仍按照原先的邦联制,宪法被送往各州批准,2/3多数州通过后才能生效。

《美国宪法》,以及作为宪法前10条修正案的《权利法案》通过后,美国建立了联邦主权与州主权复合的联邦共和制度,这个制度既平衡了大州利益和小州利益,也把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整合到一个政治框架里,同时又尽可能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众的自由与权利。

这部宪法当然不是说就尽善尽美,奴隶制度的存在也是制宪会议中的妥协之一,这是宪法得以通过的必要的妥协。

美国的「制度之变」是完全来自英国吗?还是完全是制宪会议代表们的天才创想?可能都不是,建国者们吸取了英国的经验和教训,也将早已深入人心的共和精神和启蒙理念融入了新生的制度中去。并且,这个过程完全出于自觉,而非强制和暴力,由此创造了独特的美国政治文明,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至今。

04.

回归希腊,追本溯源

每个国家的「制度之变」,都是一次文明内涵的隐性变化,或者说制度,就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并且愿意相信的文明。究竟是对人性之恶的防范,还是纯粹乌托邦式的集体幻想,也能在制度层面反映出来。

在现代世界各国的「制度之变」中,有一个重要的参考系不得不提,那就是古希腊。

古希腊城邦政体多变,出现过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等等政治制度。历史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晏绍祥老师在上周「西方文明的起源」的直播中提到,在希腊城邦政治制度中出现的抽签选举、轮番而治、「陶片放逐法」,以及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等等,都是古希腊人政治创造力的成果。

然而,古希腊的「制度之变」并不是古今之变,动乱迭起,腐败丛生的古希腊城邦早早凋零灭亡。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说:

「任何一种政体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只有当它承受得起这种变革和进步的要求时,才是值得称道的。」

明析古希腊的政治制度,辨别古今制度之变,找寻其中的现代性关联,研究这个领域的学者不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历史系教授张绪山老师是其中一位。

张绪山老师在20世纪90年代曾留学希腊,有着扎实的学术功底。因为通晓英文、希腊文、法文等多种外文,张老师在看待问题时总是喜欢正本清源,回到词义本身去理解,他曾在文章中理清了诸如「专制」等词汇本身的含义,以及在东学西渐过程中出现的变化。

张绪山老师还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封建社会》的合译,这是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的巨著,有助于国人理解「封建」一词的内涵。

托克维尔之问:为何欧洲有着相同的制度,又都陷于崩溃?

▲《封建社会》

副标题: 依附关系的成长+社会等级和政治制度

作者:[法] 马克·布洛赫

译者: 张绪山、李增洪、侯树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4年

对于制度之变,张绪山老师认为词义只是理解制度本身的窗口,重要的是去理解制度背后的文明内涵。他说:

「在思想学术发展和传播史上,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互相借用名称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古希腊人发明使用的『原子』名称,被近代各国科学家所接受,并不强调它的发明人的种族身份;『原子』这个概念的内涵虽有新的发展,但古希腊人将『原子』视为物质组成基本单位的本初意义仍是核心内涵。」

托克维尔之问:为何欧洲有着相同的制度,又都陷于崩溃?

张绪山老师,研究领域涉及欧洲中古史、拜占庭史、中西交流史等。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文明,不仅与风俗、文化相关,它更显著地表现在制度层面,更深一层次,则是人们的观念和思维。可以说,制度是文明积淀的结果,又是一系列变革的产物,也是文明与变革的结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