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高考 | 焦虑地等待

 家在黄岛 2020-07-10

点我查看

征文通知

我与高考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事情难忘记,譬如高考。每一个走过高考的人,回忆起挑灯夜读的时光,都会心怀感动,青葱岁月里为梦想而坚持的勇气与力量,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中,同样会激励自己进步,帮助自己前行。

焦虑地等待

文/张振梅

八四年五月底经历了高考前决定命运的预选之后,班主任宣布了结果,原来五十七人的大家庭有二十九人有机会参加高考,本就男多女少的班级只剩下了我们五名女生。晚上躺在略显宽绰的宿舍内,大家偶尔也会聊上几句,彼此探问着高考志愿,但多数时候大家都窝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

如此的日子周而复始,在不知不觉中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严重偏科的我早成了数学李老师的心病,几乎每周都找我谈话,“你只要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数学考八十分以上绝对没问题。你看,你的数学如果能像语文英语那样,考个名校也不是问题。”

我自知空间想象能力奇差无比,立体几何对我而言难于登天,所以数学题只在解析几何上得心应手,而立体几何部分费尽周折拿不了几分。每次老师找过之后都惭愧得很,感觉对不起老师的费心,更恨自己的蠢笨。

随着七月的临近,大家也都憋足了劲准备最后一搏。考点设在平度四中,从侨中到四中有几十里远,学校租用了几辆卡车运送我们去考场。

我的考号排在了考场的最后一名,第一天的考试相对顺利,语文卷答完后还剩一个多小时。然而,第二天的数学考试我却傻了眼,会做的题几乎没有,脑袋一下蒙了。想起离校前数学老师的叮嘱,“万不能毛躁,不能空题,无论你会不会都要写上几笔,万一蒙对了呢?” 听不到笔在纸上游走的唰唰声,考场里静得掉根针地上都能听见。

一边审题,一边偷眼看了看考场内的其他考生,原来不止我一个人不会。有手托腮的,有左顾右盼的(被监考老师警告了),有愁眉苦脸的,心稍微安宁了下来。突然一声响动,打破了考场的宁静,原来有一名考生晕倒了,很快有服务人员进来抬了出去,整个考场的气氛更加紧张。漫长的两个半小时,对每个人都是一种煎熬,交卷铃声一响,听到很多考生都长舒了一口气。

走出考场后才知道,晕倒的同学是某个班的数学课代表,考前没有难倒他的数学题,拿到试卷,一看满试卷的题都未曾见过,紧张到极致,眼前一抹黑,所以才当场晕倒。很多年后的资料表明,我们高考那年的数学题是有史以来最难的,全省平均三十八分,我班只有四名同学在六十分以上,我也是破天荒得了学生生涯中的数学最低分—39分。

如果说高考前的冲刺是一场战争,那么,高考之后的等待则是一场心理承受力的考验。

刚回到家时,按照自己对各科临场发挥情况的预计,大概估算了自己的成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听说邻村的某人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我的焦虑越来越盛。家里人省吃俭用供我上学,结果十一年过去了,竟然毫无结果,自己的脾气开始变得极其敏感,不敢出门见人,怕人问起,更怕那些冷嘲热讽的目光。父亲对当初母亲坚持让我上学也开始有了反击的理由,母亲和我一样期待着微薄的希望。

父亲回到家说,村里人都在传我考上了,我出去有人满含讽刺意味的叫“大学生”。我知道那是从谁家传出来的,当初为了我上高中那家的大奶奶也曾一次次跑到我家,说她家的孩子都考不上学,我上了也是白搭,冷嘲热讽终于派上了用场。为了逃避,我把自己封锁在家里,但也不能吃闲饭。最后决定随父亲一起下地干活。每天太阳还没升起便走出家们,中午等到街上乘凉的人都回家了才敢回来。

七月过去了,八月也快走到尽头。按照以往的规律,有录取通知书的话也早该到了。我的心开始变得更加脆弱,常常彻夜难眠,一是自责,三年的高中几乎看了两年小说,不知浪费了多少大好时光。若当初少看几眼书,多听听老师的话,也不至于到了今天。另一个是迷茫,不知今后该怎么办。正在这万般无助之时,我的闺蜜克萍,骑自行车跑了接近六十里路找到我家,说我的录取通知书一直在侨中,因为联系不到我,老师们都急坏了。

克萍带来的消息扫去了笼罩头顶的乌云,我看到母亲脸上的笑容,我的心也放松下来。留克萍在家吃晚饭,并计划第二天随她一起去学校,绷了近两个月紧张的神经总算松散些了。

晚上八点左右有人敲门,母亲开门一看是我们村在汽车站帮人拉活的一个苦力,他手里拿着一封信,说侨中的老师托人捎来的。原来,老师迟迟见不到我的人,联系到了从大泽山跑潍坊的长途车,拜请司机把通知书一定捎到我们车站——夏邱车站并要找人送到我家。因为录取通知书上有联系地址,家长姓名。我村的苦力看到我父亲的名字后,才自告奋勇帮着捎来。母亲只顾得高兴,千恩万谢那个苦力,那人在门口站了一会,落落地离去了。

通知书要求八月三十一号报道,而那天已经是八月二十九号。

后来母亲一直自责,说按照古代说法,给我捎来通知书的每个人都属于“报录”的,是要給赏钱的,并说难怪那苦力讪讪地等在门口,欲言又止,因为父母跟他相熟,他又不好意思自己开口要钱,而母亲只顾了自己高兴,竟忘记了其他。

而今再写出这些,一并感谢当年为了我的录取通知书传递佳信的所有好心人,从我的老师到毫不相熟的汽车司机——据他说学校老师等在新河车站旁,他经过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错失,说这是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大事,万万马虎不得。后来得知,那是教我们生物的苑老师拜托的,因为没有电话联系,眼看着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苑老师才找到了经过我们车站的一辆过路车。

我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时间定格在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九日,从那天开始,我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也就有了后来三十多年的一方黑板写春秋的从教生涯!

作者简介:张振梅,开发区七中教师,闲暇之际喜欢指尖在键盘跳跃,静处之时喜欢读书,听音乐,偶尔堆文砌字,沉迷于唐风宋雨带来的无限快乐中。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jing1qiu(静秋)

校稿:裴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