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雾里看花说《易经》

 家在黄岛 2020-07-10

前些日子,在家在黄岛平台,跟大林老师讨论《易经》,当时我的心态是觉得《易经》是最没必要讨论的一本书,看过的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意见求同。不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见解,即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庄子说,六合之内,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外,圣人论而不议。我们普通人虽然与圣人无关,但这种论而不议的态度却最适合《易经》这本书。所以,我只想写下我现在对《易经》的一点认识。

——陈良

近几年的国学热确实让一些经典活跃起来,我身边不管哪个行业的朋友,手边一般都会有一本或几本经典名著,谈起话来也引经据典,许多人开始喜欢重新认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不过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看《论语》(甚至所有四书)、《道德经》和《庄子》一类书的人比较多,但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群经之首——《易经》,却很少有人问津,我问过身边一些朋友,他们大多说这本书太复杂,或者有人干脆说,那不就是一本算卦书吗?我又不去学算卦,看它干什么?这话说的,好像只有算卦的人才会去看《易经》似的。甚至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他读了两年多《易经》,还是感觉雾里看花。

《易经》虽然在中国古代号称群经之首,但它毕竟只是一本书,只是一门学问,没必要把它神秘化。不管是宗教还是学问,我最讨厌有人把它无限度地神秘化。那些神神秘秘的人把宗教和学问看成了自己的工具,要么用来欺骗,要么用来教化,然后,为了维护这种神秘,又会无限度地复杂化。好端端的东西被他们弄得面目全非,好像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读起来好像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他们的目的才算达到,比如中国的《易经》。

遇上一本有价值的书,就应该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一下这本书的最基本内容,看看它到底写了什么。就算是一本写预测学的书,也没必要把它神秘化。天气预报也是一种预测学,估计大多数人对高空云系图也是一脸茫然,但很少有人去把天气预报神秘化,原因就是大家多少都有点简单的天气知识,复杂的就交给专业人员去研究吧。读《易经》也是如此,我们只需要去掉那些易经的那些炫目外衣,大致懂一些《易经》的基本知识就可以了,专业的,就留给专家们头疼去吧。说实话,我读了二十几年的《易经 》,到现在依然有雾里看花的感觉,我想这大概是中国古代解释学的特点影响了我。中国古代的解释学(尤其是从北宋开始至今),很少有人是为了解释原作者的本意,而大多是为了阐述自己的理解以便为己所用。陆象山“六经皆为我所注”的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看着各种注解读书,往往感觉各说各话。在我看来,中国古代解释学的发展方式,其思维方式正是来源于《易经》。

 读《易经》,首先要弄明白《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很大,但普遍获得认可的只有三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易经》就是一本算卦书,一种观点认为是一本哲学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认为这是一本政治讽谏书。

《易经》是一本用卦写成的书,否认它是一本算卦书,显然与事实不符。但说《易经》是一部政治讽谏书也不无道理。《毛诗序》说:“风者,教也,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从卦辞爻辞来看,《易经》政治讽谏的意味也非常浓厚。比如说师卦初爻爻辞说“师出于律,否臧凶”(意思是军队行动时一定要严明纪律,否则会有凶险),讼卦的九四爻辞的“不克讼复即命,渝”(意思是在争讼中失败,回来后听从命令,改变自己的态度)……,这些完全是一种劝谏性的语言。类似这样的语言在易经中出现的次数也很多,所以你也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具有政治讽谏的功能。

当然,在中国古代,大多数人都喜欢把易经当做是一部哲学著作来读。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大部分把《周易古经》和《易传》合订在一起的,甚至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经传是不分的。而《易传》就是坚定地易经哲学化的支持者,甚至《易传》在解释乾卦卦辞中“元亨利贞”这四个字时,采用了一字一读。但我们若是通篇读完《周易古经》,总感觉到这四个字一字一读的解释有些别扭,总不如改成两字一读更感觉合理,但很显然两字一读说的是算卦,而一字一读的解释则完全成了哲学。这大概就是中国古代的解释学的一大特色吧。

《易经》在古代也称《变经》,在夏朝时称为《连山》,商朝时称为《归藏》,到周朝时称为《易经》,所以有时候称易经为周易。当时的《易经》只有《周易古经》,而没有《易传》。据说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而《易传》相传是孔子所作,两者相差好几百年呢。

 不管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在《周易古经》的文字里经常能看到文王时期的历史痕迹,至少表明《易经》的成书时间大致和文王时代相当;而在《易传》里的许多文字,却表露出了一些孔子之后的历史痕迹,所以历史学家怀疑孔子是《易传》作者的真实性,至少,他们相信,即便是孔子作了《易传》,后人肯定给予一定的修改。在学界,许多人相信,不论是《老子》还是《论语》,都是老子和孔子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易经》的结果。

其实经传的传说是不是真实,对于像我这样的非专业研究人士来说,没那么重要。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学习经典可能更看重它的现实意义 。

《易经》既然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变经》,自然会涉及到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预测,也就是发展的规律。这种预测其实也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学问,其本质上就如同我们国家现在编制五年或者十年规划一样,是基于目前的一些信息对未来的推断。我们看坤卦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就反映了整部《易经》最典型的预测思维。

《易经》除了揭示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其本身也是一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学问。易经用模糊分类的方式,以八卦的形式把世界的万事万物分成八类,然后用八卦结合生成六十四卦来反映世间万物的基本发展规律,这是一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问。运用它的这些特性,在事物发展之初就能最快看清事物发展的大致方向,也由此以找到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利于自己在社会发展中最大可能地处在主动地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于个人修养来说,也有利于看清自己,与社会环境进行合适的融合。

《易经》能存在三千多年并能一直被奉为经典,其内在的活力在于其所展示的道理在几千年中都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当代瑞士大学者荣格曾经感慨:我们得到的一些科学论断,很快都会被新的理论所取代,唯独易经,历经数千年,依旧让人赞叹它的正确性。

而易经的阴阳五行理论,更是影响了整个中国古代的文化。比如贵雌守柔的《道德经》与道之以政的《论语》,就是一阴一阳的文化。《道德经》是以阴柔的方式述说南面之术,而《论语》则使用阳刚的方式讲辅国之道,这又说明易经阴阳理论的一个精髓:阴不独生,阳不孤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看《易经》,雾里看花也许并不是什么坏事,什么事都有标准了,人们做事是方便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离真相也就越来越远了,就如同充满争议的八股文。八股文从文体上来说是一种相对完美的,但是当它标准化了,也就开始僵化了,随之也就离社会的发展需求越来越远了。易经的魅力就在于,既在模糊之中不迷失方向,又在不确定中不断拓展人的思维。

比如说易经中的乾坤,有人说是君臣之道,有人说是夫妻之道,还有人理解为父子之道,不管是哪种理解,感觉适合了,就是正确了。再比如说乾卦中的六根阳爻,犹如六条飞舞的龙,有人理解为办重大事情的六个阶段,有人理解为社会中的六个阶层,就是六龙飞舞,而最有意思的是乾卦用九,居然说“见群龙无首,吉”。

换一种思路思考问题也是易经的一个典型智慧。我们还以乾卦为例,我第一次读到“上九亢龙有悔”时,只是感觉到物极必反的道理。直到我读《道德经》,读到“反者道之动”时,才理解其中难以言传的深意。易经在设置否卦和泰卦时也很有意思,许多刚读《易经》的人会问,为什么天在上地在下会否塞不通呢?为什么地在上天在下就内外通泰了?其实这和我们现在学的哲学是相通的:只有矛盾才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没有矛盾交汇就变得无足轻重,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

《易经》的思维方式,虽然受到很多西方学者的攻击,说它是一种原始思维,因为它多采用类比的方式,与现代的逻辑学格格不入。我们必须承认逻辑学是一门了不起的学科,但我不认为逻辑学是门万能学科。不仅仅《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不仅仅是佛教禅宗所说的“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这些理念已经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又有谁没有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感觉?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几位语言大师说话必须符合语法和逻辑学,结果参加实验的专家不到三天全部退出了,据参加实验的语言大师们说,如果让一个人按照这种标准生活,不到一个星期都会疯掉的。可见,《周易》的思维方式还是有存在价值的,单是它排列卦的顺序的智慧,就不是逻辑学所能涉及的。比如说易经六十四卦,第六十三为既济卦,表示事情的结束,第六十四卦反而是未济卦,标志着一个结束之后就有了另一个新的开始。

《易经》的智慧,博大精深。我一直这样认为,把那些繁琐的东西留给专家吧,我们只从中汲取一些文化营养就足够了。不管是有人在咸卦中感悟男女交往之道,还是在恒卦当中感悟夫妻恒久之道,亦或是在整部书里感悟生存之道,每一种道都不是四海皆准的道,都需要活学活用,这大概就是易经朦胧的魅力,也是它历经数千年生命力愈加顽强的原因。

 雾里看花,我看到的花不一定是你看到的花,我看到的《易经》,也不一定是你看到的《易经》,更不会是一个完全真确、完美无缺的《易经》。不管怎么说,了解一点《易经》基础知识总没有什么坏处,毕竟这是一本影响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书。

作者简介:陈良,家在黄岛。一个用文字唤醒灵魂的人。一贯崇尚简单做人,努力做事。有酒,一杯就醉;有朋,无言也是热闹相对。年轻时不喜欢说话,常一本书一壶茶数日不语;如今想说话,总数欲言而觉无声胜有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