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道德经

 家在黄岛 2020-07-10

文/王培仁

1

读《道德经》,必先了解《易》。《易》是中华上古哲学精髓,是诸子百家的源泉。《易》经过周文王名注后,再无人能注,故称之《周易》。此“周”非周朝之周,而是周到、全面的意思,“易”是指变化,“周易”,即是指事物的全部变化趋势。有人拿她来占卜测卦也无不可,用神化的哲学解读事物变化趋势,预言也算是一种道。

《易》揭示宇宙万物千变万化的运动规律,总的法则是:万物生成受“域环境”规律的影响,初生时受“小环境”规律影响,长成后受“大环境”规律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周边的“小环境”。拿人生作比喻:人类的时代基因决定繁衍种性,这是“域环境”;初生时受父母教养影响而养成自身性格,这是“小环境”;融入社会后受社会因素影响,这是“大环境”,同时也影响着你身边的人和事这个“小环境”。

《易》,不是某个人的智慧,她是中华黄河流域古文化长期的积淀,历经千万年多氏族文化的智慧集成。同时,各类异种文化与其并存,而非春秋时期突发诸子百家,只不过春秋时期呈现为精髓齐放罢了。

如果把《易》比作宪法,那么诸子百家就是实体法,各实体法是在宪法精神下修订。可以这样说,《易》是总法,是上位法;诸子百家是子法,是下位法。宪法只是一种形而上的理念,诸子百家则是形而下的实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易》指导的是抽象方向,诸子百家则指导的是具体行为,道家便是其中的一种系统理论。

2

道家与道教是两个概念。道教是以道家思想为宗旨的社会化组织,道家则纯属一种思想理念,并不以种性类分。在实践中,孔子的“仁”太过苍白,孟子注入“义”后,使儒家的“去欲”鲜活起来一样。同样,老子的“智”太过深奥,庄子注入“慧”后,使道家的“无为”鲜活了起来。

道家的阴阳,源自《易》的卦解。《易》文化把人们最初的愚昧无知,假定为混沌世界,是盘古(盘问远古的拟人化)开天辟地后,将上升的清气叫做天,下沉的浊气叫做地,从此分为两极(两仪),《易》称之为乾坤,道称之为阴阳。古语“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衍八卦,八卦推六十四卦……”皆缘于此。

阴阳(乾坤)理论,并非绝对的黑白论,这也是中华文化不与西方同的根本所在。其核心差异在于渐变与突变的理学观念,道家解读的尤为细致,道教的“阴阳鱼”更为达观。阴阳呈此消彼长关系,至阴时,表现为阴无限大(并非全部),阳无限小(并非没有)。所以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春秋末期,老子(李耳)见周室式微,再无中兴希望,与其耗在一个没有希望的空间里,不如另辟蹊径,或可有得,至少眼不见心不烦。于是,西游至函谷关,应驻关长官之邀,遂著五千言《上至经》,传至后人,其名称不一,因其专门述道论德,故后人名其《道德经》者较多。老子本人并不信教,后因信众创道教,奉《道德经》为至上教义,老子本人也就被尊为道教始祖了。

《道德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誉为“万经之王”,不仅道家尊崇至极,就连儒家、释家也甚为尊重,并且相互间汲取精华而充实自己,可以说是一部神奇的瑰丽宝典,这对中国古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对其后的政治和宗教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春秋诸子文化,史言百家,只是概说,粗分约数十,细分则千万,只是在历史传承中,趋同舍异,最终进入四强的是儒、道、法、墨四家。又经血腥角逐后,儒道成为人们修养的尊崇,与南北朝时泊来并本土化的释家,呈三足鼎立,并称中华传统文化。

3

儒家祖师孔子,与老子处同时代,虽学说异见,却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用孔子的话说:“鸟,吾知其能飞也;鱼,吾知其能游也;兽,吾知其能走也。至于龙,吾不知也。今见老子,其犹龙乎?”老子《道德经》,无论是对中华民族灵魂的铸成,还是对于阶级矛盾的调和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显示出我文明古国的丰富智慧。

老子出函谷关后,《道德经》就成了老子的全部,被世人传承约一个半世纪后,庄周因继承和发扬了其学说,而被后人尊称为老庄学说。《道德经》随道家文化的兴盛而传承不衰,至元末明初时期,张三丰重振武当山全真教,因皇家的空前礼敬和张三丰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其学说又达到尊极之颠。总之,道家学说贯穿一个思想——顺其自然。至于后人将其神化,是有悖于老庄根本宗旨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这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所谓的先知先觉,是道的虚华,又是愚昧的源头。真正的道行,是全面掌握客观规律后,结合自身变化规律和上下位规律的影响,依据外部大环境规律,对事物未来变化趋势作出准确研判,而不是迷信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就像研究一国经济,必先知一国政治一样。在正确研判国际大政治环境后,才能制定一国政治路线。政治路线确定了,经济走向也就顺理成章了。经济政策一旦确立,官员的贯彻落实也就成了决定决定因素。政府官员不乱为,民众就会自由发挥生产力。

4

世人崇尚九九归一,把《道德经》按其所述内容大致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述道,后四十四章论德。道看似虚无,但又无处不在,事前不起眼,事后为真理,言小至无限小,言大至无限大,可谓天、地、物无所不包,道法自然又浑为一体。依道性而行为德,无为也就成为道家的至德。

道的含义有四:一是宇宙自然的本体,二是维系宇宙的源动力,三是万物循环不灭的客观规律,四是万物生息规范的行为准则。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道,多是指客观规律和行为准则。

道的最高境界是无为,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乱为。譬如:在生产实践活动中,要突出生产力,就要重点解决生产力的束缚,让生产力无束缚地自由发挥,这样就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而不是人为地将生产力发挥到极致,导致背离了自然规律,以生产者的生命为代价,受到自然规律的严惩。从源头上为生产力解缚就接近于无为,人为地督促生产力发挥就是乱为。

又如:拆迁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如果政府在规划前向利益相关方征求意见,并达成一致协议,就不会出现钉子户问题。也许会有人说:“不管你出多高的补偿,都会有钉子户”,这就是一个辩证法的问题了,如果你有多个方案备选时,被拆迁预备方就会权衡利弊,甚至可能出现相互竞争,这样情况就不一样了。但问题是你只有一个方案,而且是必须在短期内实施,出现“钉子户”也就不足为怪了。前者接近于无为,而后者则纯属于乱为。

譬如:某地政府要拓宽硬化一条乡间道路,条件是由各村调整土地并修整土路,然后由政府出资硬化。一开始,沿线十一个村庄因八户村民拒不接受调整土地,硬化工程被搁置下来,政府打算放弃该工程。半年后,该八户村民因受不了邻里指责和讥笑,只好同意调整土地。如果政府要求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硬化工程,那八户村民必定成为钉子户,这就是“无为”与“有为”的区别。

5

人能做到无为,即使不去刻意悟道也已经接近道了,人能悟到了道,即使不去刻意怀德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德了。如果能够做到无为又刻意求道怀德,那他就一定是逍遥于世的活神仙了。做人并不一定要追求活神仙,只要生的有意义死的又坦然,这与人间活神仙又有什么区别呢?

道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日常应用的属于常道,还有更多的非常道没有被人发现,有些发现了不容易理解,有些理解了不容易执持,有些执持因诱惑而不够坚定等等,所以事后有不尽的懊悔。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可见,不被嘲笑就不足以显示道的奥秘。道为何物?施者不以为荣,受者不以为惠,事物本该如此。

作者简介:王培仁,胶南人氏。敬山畏水,修心养性;多感生活,少与人争。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主编:jing1qiu(静秋)

排版:shitoulpr001(若兰)

校稿:裴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