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抓借留龟

 家在黄岛 2020-07-10

抓 借 留 龟

——李风强

蝉,在幼虫时,黄岛西部乡下方言叫借留龟。炎炎夏日,蝉美妙的叫声,无疑是大自然最动听的音乐。

蝉从形状大小、叫声可以分为三种。个头大的叫声最响亮的我们叫它借留,在树上它的叫声最响亮,吱吱吱一个劲的响;个头略小的叫嘎嘎,亦叫伏子,它的叫声最婉转动听,伏子呀—伏子呀—伏子呀,自诩为伏夏的骄子,但一旦被人捉住,在手里它惊恐的声音都变了,再也演奏不出伏子呀的美妙乐章,只会嘎—嘎—嘎的叫,所以伏子人们也叫嘎嘎;个头最小的叫恣恣,有借留的一半大,它的叫声最小,和借留合用一支乐谱。当然啦,会叫的是雄蝉,不会发出叫声的,我们叫它“哑巴借留”,后面的两种蝉,因为个头小,人们是不稀罕的。

每年的初夏,就到了抓借留龟的季节。晚饭后,村里的男女老少,大人小孩,三五成群,拿上一个空矿泉水瓶子或者塑料酒桶,装上一小半水,为的是不让龟出壳,带上一个稍长竹竿,捎上雪亮的手电筒就可以出发了。

来到密林处,打开手电,一棵一棵树搜寻。起初,先从下往上照,因为初出的龟不会爬得很高,手一伸就能捉住,时间长了龟就爬高了,就得用竹竿了。

约莫晚上七点左右的时候,龟们就开始出洞了,它能在黑夜,不凭亮光就可以摸索找到能爬的树,真有本事的呀,但本事再大也逃不过雪亮的手电和雪亮的眼睛,有的龟刚一出洞,有的走到半路,就被人们捉住了,有的爬得很高了,以为逃过了猎人的眼睛,可以破壳了,于是,慢慢地慢慢地舒展开了薄薄的双翼,等待翌日的起飞,但也还是被人发现了,长长的竹竿打落在地,甚是可怜。

更有聪明的,提前在树上一米半左右的位置绕几圈透明胶带,直接截断龟爬高的前路,来一个“守株待龟”。刚出壳的叫软皮借留,这时的它,身子板还不硬朗,软软的,自然也没有飞翔的本领。

一片林子,夜晚能被如林的手电光照的如同白昼,人多的时候,可称得上捉借留龟的人比出的借留龟还多,呵呵,特别是小孩子,跟在大人的后面,屁颠屁颠地拿着瓶子,“有一个”,“这里一个”,堪比发现宝物似的,那个高兴劲。

虽说捉龟的人多,可是借留龟也许就爱凑这个热闹,还一个劲前赴后继地出洞,逐个被人“收编”了,又一个冒出来了。有时,一棵树下,以为捉没了,转身不过三五分钟,不知从哪里又出来了,再次“收编”。

一个晚上,会捉的人捉个三百二百不成问题。小贩子当晚就可以收买,集中到他哪里,可以成千的规模,可想而知,有多少个龟没能华丽转身,破壳成蝉,在这个夏季刚刚出来就成了人们的盘中餐,始终没能为大自然高歌一曲,抱憾而去。即使这样,也还是有幸运儿,能不知不觉逃过一劫,展翅远走高飞。

我小的时候,记得是不吃这种小虫虫的,主要是怕,不敢吃,偶尔捉住一个,小心地拿回家,用一只小碗扣住,怕他金蝉脱壳飞走,第二早,掀开小碗一看,龟倒是出壳了,但那翅膀展不开,也飞不了,等长大了才知道,龟出壳享受不到晚风的吹拂,是长不好翅膀的,用碗扣住反倒是帮了倒忙。

那时候,爱好捉叫声最响的蝉,夏日的中午,头顶烈日,小心地走近树下,不敢弄出半点声响,怕蝉飞走,用一秆长枝,最顶端用蜘蛛网合成的黏丝去粘知了的双翼,这是最原始的捉法,再后来,有了塑料袋,就用袋子套了,不用粘它的翅膀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食性也大大地拓宽了,什么动物也敢吃,于是,借留龟这种小虫虫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佳肴,一个龟卖到八九毛钱,到了饭店,一盘“油炸金蝉”最少也得五六十元,由此,现在树上蝉鸣声渐疏。

蝉的生命很短暂,在树上叫一个多月的时间,立秋逐渐就告别这个夏季了,结束生命前,雌蝉把卵排在树枝上,树枝就会干枯,落到地面上,卵会入土,多年以后又孕育出新的生命。这个不知不觉的孕育过程也还是被人发现了,于是,有人把这种卵枝捡回去,“种”在地里,人工养殖借留龟,也小成规模。

夏季的夜晚,捉借留龟是一大乐趣。有为乐趣的,有为吃的,有为卖钱的,凡此种种。只是有点担忧,有一天树上没了蝉的悠扬叫声,这个夏天还叫夏天吗?

作者简介

李风强,青岛西海岸事业单位从事办公室、行政执法工作,业余喜欢写点东西,在报刊发表过新闻、评论、杂文等。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秋

排版:静秋

校稿:裴珊

复审:裴珊

发布:静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