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上的见闻与思考

 家在黄岛 2020-07-10

文/刘胜本

一 路上的成年人

早晨,我6:50去上班。 迎面,首先碰到三十多岁的秦老师刚跑步回来,他上身穿了件背心。 在秦老师后三四十米的距离,一对退休老教师身背宝剑也走在返回的路上。

老教师身后几十米,是一位脑中风患者,正一瘸一拐的快走——他肯定是听从中医大夫的建议,正在做康复训练。

而我,正走在上班的路上。我去上班,然后每月领工资,以养家糊口。

一对夫妇开拖拉机拉了一车大白菜,匆匆超过了我……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这些事情或者相互关联,比如,我上班挣钱,下班后可能去买那对夫妇的大白菜,或者毫不相干,比如,秦老师跑步和那位偏瘫老人康复自己的身体。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奔波在只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上。这些路或者有些相似,或者完全不同。也许,那位偏瘫老人当年曾经像我一样每天按时跑在上班的路上;而也许,多年以后,我也像他一样早早起床,却不再赶上班的路程,而是为自己的偏瘫做康复训练。

二 路上的小姑娘

小姑娘大约两三岁模样,跟随妈妈逛街,忽然想撒尿了,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顾忌地脱下裤子,随地而尿。那白白嫩嫩的小屁股煞是可爱。

撒完尿,小姑娘继续跟随妈妈前行,开始捡拾被秋风吹落的杨树叶子,妈妈不断劝说:“好了好了,已经够多了。”但小姑娘就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用两只可爱的小手积攒着树叶。

她看起来好像不是跟我们一个世界的人。联想到我的女儿,她已经长大成了少年,我永远在也不可能有为她洗尿布的机会了;我垂下大手,拉起她高高举起小手的时光,她在马路边随地小便,然后也去捡拾树叶或小石块的场景再也不可能出现了,正如我伏在父亲宽大的脊背上去邻村看露天电影,成了更早的历史一样。

生命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也许,在成年人的眼里,树叶是垃圾,绝比不上钞票,但在孩子的眼里,钞票永远比不上树叶好玩——除非她也感觉自己长大了。

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拿一把石子换一把糖果时,那个杂货铺老板竟然答应了。成年人能像这个老板一样善解童意,人世间那该多好啊。

孩子是离上帝最近的人啊,他们的天真和无忧实在是令成人嫉妒。我们成年人悲惨地知道了害羞,遗憾地戴上了道德的枷锁,是万万不敢像小姑娘那样“大方”的。 可怜的成年人。 

刘胜本,青岛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教师。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于    冰

校稿:毕瑞霞

复审:裴    珊

发布:于    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