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小说丨亲娘(五)

 家在黄岛 2020-07-10

20:00

每 I 晚 I 八 I 点 I 与 I 您

相 I 约 I 家 I 在 I 黄 I 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终的期末考试是全县统考,为明年的中考摸摸底,听说这次成绩要全县通排,对教师进行对比考核。所以教委对这次考试非常重视,中心校和联中的老师对调着监考。校长和班主任对大林、二林抱有很大的期望。经过考场的几番厮杀,兄弟两人都感觉良好。考完后,学校放了两天假,两天后返校看成绩、讲试卷。返校的时候,他们就听到了传闻说二林考了全县第一,大林和城里的一个学生并列第二。他们正对这个消息将信将疑的时候,班主任满脸喜悦地走进教室宣布了这个消息。

  班主任让大家到操场站队,校长要讲话,几个班的学生鱼贯而出,大家在操场集合好,就看见以前来的那个教委领导和校长一起走上了主席台。教委领导的脸上放着异彩,他兴奋地说:“同学们,咱们学校的郭大林和郭二林在全县统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二林第一,大林第二!这是咱们全校莫大的荣耀,也是全乡的骄傲!这是咱们乡有史以来第一次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下面有请这两位同学上台领奖。”校长宣布后从桌子底下搬出了一堆奖品。

  兄弟两人来到台上向领导鞠了一躬,每人得到一本荣誉证书,每人一捆书,都是中外名著,对于喜爱读书的他们来说,这才是最好的奖品。校长又给他们每人发了一身运动服,衣服料子挺厚实,上衣袖子和裤子的两边各有两条白边,嵌在藏青色的面料里格外好看,这引起不少同学羡慕的目光。对于衣服,他们也是欣喜的,要过年了,母亲就不用再花钱为他们置办了。

  荣誉对于涉世未深的少年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当然他们自己知道:绝不会仅仅为荣誉而战,兄弟两人和荆玉华对于上学的看法都早已改观,它不是无关紧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全力以赴的事情。在他们眼里,李医生、崔兴宇都是活生生的榜样,唯有上学,才有更好的出路,以前不曾见识过,现在他们懂得了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什么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些领悟都源于老郭的住院,真是应了那句谚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好久以来,感觉霉运缠身的荆玉华终于有了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这是他们家最大的喜讯,眼前的困难和未来的希望相比较是那么的渺小,她感觉那个大大的希望就在前方不远处触手可及。她浑身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支撑着她在来春里拼命地刨地,她和别人不一样,别人刨的是生活,她刨的却是希望。

天是多么美好,万象更新,芬芳满园,却是荆玉华遭罪的日子。开春时,需要把积攒了一冬的粪土运到地里做肥料,她需要用推车一趟趟把小山似的粪土往田里运。原来有大牛的时候,老郭架着车,套上牛拉着,干起来很轻松。

  现在的小牛还没长成,老郭又没有能力帮他拉车,她一个人把推车两边的篓子装上粪土,虽然不敢装满,却也有一二百斤重,她一个人架起车往地里运,遇到上坡路,她使劲往前弓着腰,两只脚蹬着地,双手紧抓住车把的前端,一点一点得往前拱,车袢深深地勒进脖子和肩膀的肉里,汗水顺着眼皮、脸颊吧嗒吧嗒地往下滴。

  这时候,遇到好心的邻居,他们往往会上来帮一把。而有的时候王仁贵那套着枣红大马的板车从后面呼呼地赶来,她只得靠在路边让道,王仁贵坐在车辕上翘着二郎腿,他连看也不看一眼荆玉华,接着就打了一个响亮的马鞭,马车轰隆隆地向前奔去,荆玉华用手背擦了一下下巴,骂了一句:驴操的!

  运粪土还是小事,难的是土地翻新,虽然王恩浩帮着把一些大地块用他家的毛驴给耕了,但是荆玉华知道他自己家还有那么多地,怎好意思让他帮那么多。剩下的地就靠她用镢头刨,她的手掌早已磨起了老茧,她刨了一阵就扶着镢头杆喘息一会儿,然后就再向她那钢筋一样的手掌吐口唾沫,继续抡起镢头。

  老郭看着早出晚归,每天回来累得散了架的荆玉华,心里不是滋味。现在,他包揽了家务活,为她减轻了不少负担。他也只能干干这样的活儿了。

  春天的播种丝毫没有耽搁,这也得力于王恩浩和郭老三的帮忙,邻居们都对荆玉华竖起大拇指:这个女人不简单!

  王仁贵看到她家的庄稼打理得井井有条,暗自在心里思量:这个疯婆子命还真硬!

  等种下的花生顶破了土地抽出了嫩芽的时候,有人发现荆玉华家在西北坡的花生地被人为毁坏了!荆玉华跑去一看,有两田埂花生让人用锄头给毁了,嫩绿的花生还带着胚芽像婴儿一样躺在土地上,破坏的人是站在田边使的坏,所以没有留下脚印,看来早就有所准备。

  荆玉华心疼地破口大骂:“这是哪个不长良心的东西啊!也不怕让雷给劈了!你是不是庄户人啊!你不得好报……”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在郭裕村,偶尔会遇到谁家的牲畜挣脱了缰绳去啃了庄稼的事情,甚至也会出现地里少了几个萝卜、玉米之类的事情,这些都不是原则问题,村里没有相互偷的恶习,更没有故意毁坏庄稼的现象。村民们除了气愤,甚至也有一些惶恐,坏人出现了,这么歹毒!

  荆玉华和老郭在家里嘀咕:“跟咱们有过矛盾的不多。那年东街老张家的牛糟蹋了咱家的玉米,我上门去找,他家主动赔了三十斤玉米。是不是他?”老郭摇了摇头。

“那西街的李瘦子呢?他把那块和咱们相邻的地挪动界石,不断侵占,我去骂得他再也不敢了。”老郭又摇头:“不可能,李瘦子也不至于那么坏!”他们想来想去,只有王仁贵,他既有仇,又有坏心眼和胆量。“他就是看不得咱们好!”荆玉华气愤地说。

老郭说:“也没有证据,吃了哑巴亏,忍了吧!”

  荆玉华冷静了下来,她本来就不是个骂街的泼妇,她更明白:如果自己跳出来,说不定人家还看热闹呢,她沉默才会让对方难受。她沉默着,村民却议论着,骂了起来“哪有这样的庄户人!”“举头三尺有神明,早晚遭报应!”“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样的人早晚死绝户了!”……王仁贵也出门了,跟其他老爷们一样蹲在街头抽烟,也参加了议论。他还召开了村委会,安排民兵巡逻,以这种积极的态度来撇清自己。

子随着庄稼的悄然葳蕤向前奔去,今年风调雨顺,田里一片繁荣,大家心生欢喜,毁坏庄稼那件事也渐渐淡忘了。

  端午节后,收麦季节来临,连续几天的高温,麦子说熟就熟了,地里不等人,荆玉华早晨三点多就拿着镰刀推着车去了地里。每年的这个时候,农村的学校都放几天假,叫做“麦假”,当然到了秋收时还有“秋假”。荆玉华有了两个儿子的帮助,收割速度快了很多,看着运回谷场里越来越多的麦子,荆玉华抑制不住喜悦,她对孩子们说:“今年这收成真好!你们以后就能多吃几回白面馒头了。”晚上九点多他们才回家吃饭,竟然不觉得那么累。

  荆玉华对他们说:“明天咱们把那块大的麦田收完,剩下的我就不愁了,你们俩在家里学习,很快就考学了。”她接着问:“哎,考学这事,老师怎么说的?”二林说:“俺班主任让我们考高中,但是……”他望了一眼大林,荆玉华看着大林:“咋了,大林?”

大林向来言语不多,他对娘说:“娘,我不想考高中,我跟老师说了要考中专,能早毕业,早工作。”荆玉华没再继续问,她说:“那等着赶集,我遇到班主任的时候,我再问问他。”

  麦收过后,荆玉华还真去咨询了班主任,他告诉荆玉华:这两个孩子无论考高中还是中专,都十拿九稳,考上中专就是非农户口了,上完两年就可以上班了,早挣钱。考高中,还得奋斗三年,考上大学至少还要上四年才能上班,当然,上大学前程会更远大。他接着说:“我建议你,要让他们都考大学,他们一定会考上好大学的!可是大林就是不同意。”说完摇着头走了。

  离报考志愿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晚深夜,大林夜起,他路过父母房门的时候,听到里面传出说话声,是父母正在商量他俩考学的事,大林蹑手蹑脚地凑上前细听。

“他爹,割麦子那时,大林说要考中专,二林要考医科大学,你怎么看?”

“唉!都怪我得了这么个病,不然咱们能供两个大学生的。”

荆玉华也叹了口气,“二林不管考什么,咱们都尽力去供,说不定将来他还能医好自己的腿呢。”

“是啊!可就是委屈了咱大林。”荆玉华语气有些低沉。她接着说:“这几年咱们亏待大林了,他生性老实,也不计较事,上次买鞋抓阄,我做了两个阄上面都写着‘不买’,先让大林抓的,另一个也没让二林抓,我顺手扔掉了,要是大林知道了实情,会怨我的!”

她叹了口气接着说:“可是,咱不能对不起二林啊!否则怎么能对得起他死去的爹娘呢!”

  什么?死去的爹娘?大林听到这里惊呆了,他按捺不住自己,一步闯进了父母的房间,他压低了声音对父母说:“是我!到底怎么回事?”

夫妇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呆了。荆玉华披衣坐了起来。“儿呀,这么多年,娘委屈你了!”说完,荆玉华轻轻地啜泣起来,她想等到大林成人的时候再告诉他真相,现在,只能提前告诉他了。

  荆玉华向大林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一九七二年的时候,郭常念从部队转业回村,一起转业的还有战友李相义,他的家是二十里地外的李村,当兵期间,他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回村后各自成家立业。后来县里在海上的钻油井招收青壮劳力,他们当过兵,对机械懂一些,于是一起被选上了。他们在井台干苦力的活,很长时间才能回家探亲。

  就在那年夏天,一场暴风雨袭来,狂风掀起的巨浪似乎要把整个井台摧毁,一个塔吊眼看着倒了下来,正砸向郭常念,李相义一个箭步冲上来,喊着:“快躲开!”他一把把郭常念推开,而自己却被几千斤重的塔吊砸中。弥留之际,他拉着老郭的手,断断续续地交待:“哥,家里没出生的孩子就拜托你了。”说完就撒手人寰。消息还是传到了李村,他的媳妇正怀着九个月的孩子,听到这个消息,五雷轰顶,悲伤欲绝,结果导致了早产,在乡卫生院里她生下二林后,因为失血过多没抢救过来。

  荆玉华说到这里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流,老郭也在旁边抹着眼泪。她继续说:“可怜的二林一下生就成了孤儿,他爹又舍命救了你爹,咱们说什么也不能亏了二林啊!”再后来,老郭两口子领养了二林,对外说是自己的远方亲戚过继来的,村里只有王恩浩和郭老三知道实情。

 

有声小说丨亲娘(一)

有声小说丨亲娘(二)

有声小说丨亲娘(三)

有声小说丨亲娘(四)

文/刘宏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东山明月,从事高中教学21年,喜爱写作,书法爱好者。热爱生活,喜欢用文字写下生活的感想,思考人生。

主播/独立寒秋

简介:辜英忠,上泉朗诵社会员。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喜欢与水打交道,江河湖海都曾留下自己的身影,喜欢码文字,在刊物、报纸上也发表过一些豆腐块小文,没啥耀眼光环的菜鸟一枚。回眸间,总会忆起曾经那彼岸的花开花落,面对渐远的时光,岁月从不绕道,怀念落幕已物是人非。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秋

排版:静秋

校稿:裴珊

复审:静秋

发布:裴珊

“家在黄岛”主编

 

 更多有趣的

请戳一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