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海口气度

 家在黄岛 2020-07-10

20:00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每 I 晚 I 八 I 点 I 与 I 您

相 I 约 I 家 I 在 I 黄 I 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翻开地图来看,海南岛孤悬南海,独居一方,状如襁褓婴儿,无疑略感孤独。可幸好北面有个雷州半岛,形同大陆伸出的巨大手掌,不断轻抚着婴儿的脊背,而这个脊背所在,恰好就是海口。

  地理大发现时代,葡萄牙国王望着冒险家达伽马满载而归的宝船,大喜之下,竟然将那个千帆折戟的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完全忽略了非洲之角的可怖。而当我走下飞机,一脚踏上海口大地时,刚才晕机带来的痛苦竟然也遁地无形。

  因为我看到了一片别样的土地。

  蓝的天,蓝的海,辽阔的宝石蓝里,矗立了一座海口城。一道白水,穿城市而过,径直向北流入海洋,这就是南渡河了。不知古代海口城奠基者们具备了何等眼光,才择址于此,在这个水天相接处,倾注累世之力,最终建成海口城。沿江而走,风光更为旖旎,白水之岸,浓绿阔叶树木覆盖其上,白绿相交间,不时小船划过,称其人在画中也不为过。

  海口独立为市,时间不足百年,但据说海口地区还是早早地出现在了汉代的历史上。汉代,是汉民族意气风发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号令百万虎贲,痛击北方匈奴,为大汉子民开拓着万里疆域;又命无畏汉使,凿空西部异域,与之共享丝绸华丽。海口那时寂静地卧在天涯一隅,落寞地看着张骞持节绝尘出关,走入荒野大漠,然后再看着肤色各异的胡商,循迹扣关,进入都城长安。这是历史的选择,全世界的目光都在仰视长安的时候,海口也在默默地欣赏。

  直到宋代,迫于陆上敌国的封锁,南部沿海港口陆续启用,海口此时开埠,规模虽小,但却写下了史书中属于自己的一笔。当明代郑和的浩荡宝船驶过南海的时候,海口还是只能投去羡慕的目光。毕竟,肥沃平坦的中原地带,才是权力和财富的中心,即便是郑和的宝船所载,也是大陆腹地的物产。海口有些寂寞,似乎成为历史画卷中的留白之处,可是低头细看,却分明觉得在这一块区域,竟有几处浓重笔墨,夺人眼目。

  我惊讶地发现,被人视作文化沙漠的海南岛,竟然有不少的历史遗迹出现在了海口,这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五公祠、海瑞墓园、琼台书院……因为这些遗迹的出现,历史片段在此交融,古今空间在此重叠,令人顿感时间之厚重。于是逐一看去,有唐代重臣李德裕被贬于此,有宋代忠烈李纲被贬于此,明代清廉海瑞被贬于此……

  一代代忠勇之臣,抱定爱国为民之志,却无端遭受非议,多被贬谪,所到之地必定不少,包括为数不少的历史名城,然种种原因,遗迹留世者少,遗憾留世者多。谁曾想,这些迁客,被贬离京,满脸凄然,步履踉跄,一路走至海口,叹尽人间冷暖,不觉抬头间,却看见了海口的笑脸:那笑脸带着真诚,透着温暖。海口不会随波逐流,而是小心招待着失意贤达,唯恐一点闪失。日后贤达们东山再起,抑或别于尘世,海口就整理好他们在此的点点滴滴,以便激励后世子孙,海口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文明和进步表示着敬意。

  于是,看到海口,就想起了大唐。

  后人常提起唐朝,怀念大唐的富庶,憧憬大唐的强盛,但历史学家更佩服的,是大唐的兼收并蓄,是大唐的气度。只要大唐觉得正确的,大唐一律拿来己用,未曾有过门户之见,于是你可以看到长安城胡商云集,各种教堂并立,外籍士子登科入仕,这就是大唐气度,也因为这个,造就了不一样的盛唐气象。

  海口也是如此吧。

  海口曾蛰伏于历史的角落里,不动声色地审视着世事,游离于中原的是是非非,那些朝廷重臣,那些文化巨子,庙堂之上指点江山,或者学坛之上挥斥方遒,袖口舞动击起的气浪,都会让海口感到一丝丝的震动。重臣巨子们全然不识海口,但是他们一朝失势,走入海口之时,迎接他们的,竟然是一个温暖的怀抱。海口做了几千年的旁观者,大是大非都了然于胸,一旦他们来此,海口必然张开自己的怀抱。

  大唐有气度,海口也有气度!

  在以千年为计时单位的中国,海口就是一位少年。不过这位少年一开始,就虚怀若谷,就气度不凡,懂得尊敬贤达,知道继往开来,以蓝天白水为躯,以古代圣贤为神,那么,人们就有理由看好他的未来。

  有时间,我还会去海口,去看看那蓝的天,那蓝的海,那白的水,那绿的树。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那海口的气度。

文/姜成林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成员。青岛开发区人,能饮酒,二两杜康大醉;爱读书,一本史记欣然。其人喜运动,乐宅家,好旅游,奈何囊中羞涩,无法成行,退而求其次,躲进小楼,著小文自娱。个人微信号:jcl_20101020,欢迎交流。

图/李克伟

简介:小城摄影俱乐部会员。青岛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喜交友,爱摄影,闲暇之余,每每与三五影友行走山海之间,领略身边的自然人文,甚喜。

主播/潘龙

简介:中学教师,上泉朗诵社成员。有“驴”一般的品质:温顺也不乏暴躁,勤劳却又聪明的不明显,没权缺钱寡言,时常“技穷”,唯有“上下而求索”。

长按关注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静   秋

复审:裴   珊

发布:裴   珊

 文学爱好者

请戳一戳

西海岸新区人文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