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镌刻在自行车上的父爱

 家在黄岛 2020-07-10

陪你读书

家在黄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半梦半醒中听到哒哒戳地板的声音,今晚我是第三次望见父亲歪着身子,胳膊肘撑着炕沿,哆嗦着手用力拄着拐杖去厕所小便了。他房间的灯和厕所的灯通宵亮着。

  父亲被大大小小的病痛折磨了快四十年了,每次买药回家看到越来越寡言的父亲,我就不明白,他怎么又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年轻时,他会唱样板戏还排练样板戏;一辈子干村会计,算盘珠子打得溜溜响;他写的《夸夸我村里五好家庭》被县广播站循环播送了一周;我上学时代穿的毛衣毛裤,是他一针一针编织的。

  父亲自年轻时就是个精致的人,直至现在手脚不灵便,穿衣必镜前正领,脱衣挂衣架。头发中缝要不凌乱,身上绝闻不到油渍渍的汗臭味。一方面得益于我母亲的照料,另一方面那是父亲的信条:人得自个成全自个,你家里过的咋样,别人看不见,可看见你在外面是否体面。

  为了这体面,那可是洒尽了奋斗的血汗。记得读初二那年,冬天特冷,路面冻得冰梆硬,嶙峋的树枝像悠悠的鞭子抽打着、乱舞着。清早往学校赶,母亲的围巾虽然把我缠得有点窒息,可顶不住冻死人的北风,那个冬天我感冒住院四天。

  后来,病好了,父亲骑他的大金鹿自行车送我,我坐在后座上,把脸贴在他的后背上,我能感受到他蹬车的吃力。

  十月份,临近我的生日,那天早晨父亲没有送我上学(因为他不可能天天送我),一大早他骑上金鹿自行车赶往日照(相隔将近40公里)的百货大楼。放学回家,发现在炕沿处有一叠四四方方的桃红色小绒毯:绒毛细软,摸起来像婴儿的皮肤。细嗅散发出来一种焦糖味,像秋后阳光。展开,噢,原来是一条羊毛围巾!我们村只有在镇机械厂上班的冬梅姑姑围一条,还是银灰色的。父亲一边帮我围上,一边说以后冬天就是下冰溜子也冻不着了。

  那个冬夜,父亲把自己的毛坎肩拆了,又买上一斤多腈纶线给我和小弟各织了一条毛裤。虽然毛裤一条腿是灰色线,另一条腿是红线加黄线加白线,杂乱的颜色,看起来就像编织袋。但我俩已经很满足,毕竟在料峭的三月,我们可以不用因穿棉裤而笨拙地无法跳绳、打球;父亲让我们在紧巴的日子也能体面地生活。这些过住,激励着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守!

  父亲最了解我,虽然我不听他的话。我好强,但内心脆弱,不服输。这一点父亲叹气过,记得那年高考,我落榜。两天不吃不喝,毒辣辣的午后,我跟着母亲去地里翻地瓜秧,我不叫苦。掰苞米,苞米须粘在身上刺痒过敏,我冷水冲澡,抹药依然坚持干活。

  最让我难受的是,我在地里干活耳朵总能听到学校上课铃声,满脑子是同学们上课的画面:他们又对语文老师诵读《荷塘月色》,老师的简笔画——“荷叶上跳舞的小精灵”可谓炫耀至极。

  我最喜欢的化学课和化学老师一定讥笑我,苦劝我选择理科,我不敢——田野里繁重的劳动,烈日的煎熬止不住我对过往的后悔:因为不喜欢照本宣科的英语老师,一学期英语课就荒废了,我有多愚蠢;中午不睡午觉跟同学溜到校园外桑树林里,偷摘桑葚而撕碎了衣服,跟母亲撒谎,我有多不自律;晚自习不做题却在宿舍陪同学聊天,有多傻!汗水交织着泪水,我感觉天在旋转。

  暑期一过,决定复读,我清楚名额来之不易,一个假期的反思更让我彻底醒悟要把握机会实现理想!

  父亲骑上他的金鹿车子,爬过45里的岭地送我到二中。他的腰椎间盘突出走路都有些艰难,推着车子爬坡时脸上显出痛苦的表情。到了缓坡,他只说,没事就别回来,路上花时间太长了。我知道,我的求学愿望,让父亲很为难。回读费要去借,姨夫劝他女孩子读完高中就不错了,又不是儿子,还指望他养老?他微笑了一下:只要孩子愿意上学,不管儿子闺女都供应,闯好了都一样争光。

  他跟我说,小时候他爱上学,但是二伯父也爱上学,爷爷一个人挣不足八口人的粮食,他就眼睁睁的放弃了上学机会……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云淡风轻,我却感到了那份沉重。

  父亲很少过问我的名次,只是说好好吃饭,晚上不要熬夜,私底下让我班主任劝我放平心态。他每周两次骑车子来学校给我送东西:母亲煎得焦黄的豆腐干和自家腌制的咸鸭蛋。我不知道他如何算好时间,正好赶在我午餐时送来。临走时嘱咐我分给同铺一份,三哥一份。多年后,我的同学还记得我父亲,过年时节去看望他。

  他看着我吃完,我让他吃一点,他说不饿,回家吃就行。他挥挥手,让我回宿舍睡觉,自己跨上车子迎着风往回赶。后来母亲对我说,回来的路上,爬坡时车链子掉了,加上没吃午饭,饿得冒了一身虚汗。母亲说到这儿,叹一口气:“你上好了学别忘了你爹呀!”我心里五味杂陈,泪眼迷蒙。

  我清楚家境,我跟他说高考不要去送我,即使五元的路费,我也舍不得。他答应了我,但出发那天,当我校统一坐的大巴车行驶到大珠山时,我从对面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了四处找寻我的父亲。我怔住了,原来他一直在考场外等我。

  七月六号那天,太阳就像下了火,宾馆里的风扇不仅不起作用,反而吱吱的齿轮摩擦声更增加了烦躁。中午热得无法入睡,深夜,窗外知了的叫声,紧一阵,停一阵,慢慢也歇音了。等一切万籁俱寂,室内近处远处床铺上传来了呼呼的酣睡声。我还是异常清醒,平躺下数羊吧,还是睡不着,最后是吃了父亲给我带的安定片,才沉沉睡去。这一年我终于考上了大学,也算对得起父亲的辛苦吧!

  后来,我工作离家较远,每月回家,不管多晚,也不管刮风下雨,车站五米处定会有一辆金鹿自行车停放在那儿。时间久了,车站周围的肉摊、水果铺、菜市场的摊主都知道父亲有一个女儿当教师。我很享受回家时父亲来接我,我可以跟他聊聊天。

  直到有一周末,我放学晚点,末班的小公共又转圈拉客,导致汽车到站已是晚上八点多。那是中秋播种小麦的时节,劳累了一天的父亲蹲在老地方等我竟睡着了。我下车,黑影里没看见父亲,以为他看见车过点了,猜想我不会回来了,我就打出租车独自回家,推门一看,一桌丰盛的晚餐,全家人坐在炕上等我跟父亲。

  姐夫一边急急地穿衣服去找父亲,一边生气地说:“从今以后,无论谁回家都不准让父亲去接了,他都多大年纪了,我们也该好好想想啦。”我羞愧至极,可是父亲仍会掐算着在我回家的日子去等我,还会给我提着大包小包,骑上他的大金鹿自行车送我。

  再后来,我的孩子上幼儿园、小学,父亲骑着他的自行车带着孩子一路看风景,一路饶有兴致的听孩子讲述他们的故事。

  我的父亲不是一个外表刚强的人,他也不会给你讲大道理。后来父亲对着他的朋友说:“我最骄傲的一件事,就是三个孩子,个个都在单位里有出息。”我想,我们姐弟三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一些作为,和父亲的为人,和父亲对我们的影响有着很大关系。

  生命是个常数,父亲一辈子不是个胆大的人,当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时,小弟怕手术父亲受不了罪,四处打听中医治疗,我征求父亲的意见,决定手术,手术很顺利,可是术后剧烈的疼痛折磨得他意识模糊。出院后,他越来越沉默,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整天躺在床铺上迷糊着。

  小弟说父亲再这样下去就瘫痪了,他托人从国外买了一辆老年学步车,父亲一辈子好面子,只在没人的时候他才推着车子在院子里练练腿,抻抻腰。

  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勇敢地往前迈,乐观地生活。回首一切的过往——父亲骑车子托我上学,冬夜里瑟缩在墙角等女儿回家,炙热的中午焦灼地等在考场外。这一切我无法忘却,父亲的爱,父亲的期望,还有陪伴他一生的金鹿自行车永远镌刻在了我的心底。

文/徐淑芳

简介:中学语文老师,心里有爱,眼中有光!记住美好的过往,踏实走好脚下的路!

主播/田岩

简介:上泉朗诵社会员。黄岛六汪镇工作,性格内向,不善言谈 偶作小文,自娱自乐。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姜蕴青

校稿:薛素爱

复审:裴   珊

发布:裴   珊

“家在黄岛”主编

 文学爱好者

请戳一戳

西海岸新区人文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