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丨难以忘怀的王台三中

 家在黄岛 2020-07-10
 

陪你读书

家在黄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每到中考和高考季节,王台人最热门儿的话题总离不开王台三中。“咱三中考上专科、本科多少个,某人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儿大学,咱村谁谁考上三中了……”“三中”成了王台文化的符号代表。

  每当我路过母校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深情地环视片一番。宏伟的教学楼建筑群,“严细勤实”、“育中华英才,创齐鲁名校”,励志的LED电子校训日夜闪烁。较四十多年前的老三中,真是旧貌换新颜。

  初始的“三中”叫“胶南第三中学”,1956年建校,是一处初级中学。那时初中沒有普及,尚未达到一个“公社”一所中学,全凭考试择优录取。谁家学生考上中学,真是轰动全村,相当于“秀才”,不亚于当今考上大学。

  文革期间,“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因学制的缩短,初中、高中都改为两年制。三中第九级和第十级合并为一级,我们十二级和十三级合并为一级。三中的木板长条牌子于1969年1月份由“胶南第三中学”更名为“胶南县王台五七中学”。

  1971年1月份,我用木棍儿挑起被褥和麦秸草帘子,带着生地瓜干,第一次迈进高中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领袖挥手的巨幅画像,屹立在校园前沿中央,自豪感油然而生。学校的东侧和西侧是一排排教室和宿舍,南北两条道路中间是图书馆,教师办公室,蓝球场和伙房,最北边是体育场。一色的红砖红瓦,除教室外边的屋山头有三个班的黑板外,再无半点装饰,错落有序、层次分明的砖墙。校园东南角只有一眼方口井,井口上架着个立式手摇水车,这就是唯一供全校师生用的水源。

  学校的绿化很简单,只有几棵法桐树,满树冠的球球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晃。几棵曲柳树象美女的蜷发飘逸着层层波浪。那垂柳丝条象少女的披肩长发在摆动。这就是冬季里唯一的风景。

  我们这一届高中是七一届,也是王台第三届高中生。当时的班级早于1968年就改为“排”级了,班长不叫班长叫“排长”,一个级部为一个“连”,选优秀学生任“连长”、“副连长”。这与“五七”有关,一切行动军事化。然而,学校必竟是学校,诸多的不吻合,于1972年1月份,学校又改为“胶南县王台中学”,还是原汁原味的好啊,既顺口又亲切。

  当时的课桌是翻盖式,有坡度,黑色的油漆已斑斑剥剥地脱落,陪伴送走了十多级学哥学姐,轮到我们使用,倍感墨痕、书香和芳华在缭绕。当时的课程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英语、农业、音乐和体育。常言道:“经过严冬的人,最知红太阳的温暖。经过饥饿的人,最知饭食的香甜”。因我们是从那非常时期走过来,前期将青春时光都浪费了不少,一旦教育恢复正常,老师挺直了腰杆,一丝不苟地教,学生如饥似渴地学。老师与学生朝夕陪伴辅导功课。同学们相互切磋学习,深切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含义。

  当时的师资力量很优越,都是建校初期的资深老师。只是艰苦的条件委屈了老师,单职老师住一间十来平方米宿舍,双职老师拖家带口住两间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宿舍。

  住校生以班级为单位群住无隔壁的大通宿舍,女生两个班级合住一处宿舍。那上下床的木板缝里有臭虫,紫红色象高粱米粒差不多,地上有跳蚤。我的半张脸被臭虫咬了一片红疙瘩,钻心的痒,我反复抓挠,破皮感染起了水泡,痒感更加重了,我涂了紫药水象魔鬼一样吓人,后来换了土霉素软膏,二十天以后才恢复。

  冬天宿舍不生炉子,冰凉的床铺无法入睡,同学们相互合铺,买不起热水带,就托人寻找葡萄糖玻璃瓶,到伙房溜饭锅里装上溜锅水放进被窝取暖。

  夏天宿舍沒有纱窗,同学们各自从家里带瓶“滴滴涕”蚊子药,用一根倒L型的吹挺插入药瓶内,先做深呼吸憋足气,用嘴满屋吹,吹挺喷出的药雾把蚊子和跳蚤暂时赶跑,就这样对付着过夏。水井的摇水车经常坏,换不了皮钱儿(水封),就干脆把水车移走,用绳子拴着水桶提水。

  那时学校沒有餐厅,沒有水炉。十里以外的同学通过当地粮所转粮,在总务处兑换伙房饭票。十里以内的同学自带粮吃,随时带地瓜干和玉米面投进伙房,兑换专用瓜干儿票和粗粮票,用现金兑换菜分儿,一天三时订饭制,每个组发一个打饭笸箩和一个小水桶,一桶多用,盛菜、打饮用溜锅水、提井水洗漱。吃不起菜的我每周回家拿俺娘腌制的萝卜头,就着溜锅水泡得地瓜干儿,也能痛快地吃饱喝足。冬季可带熟地瓜和玉米饼子让伙房溜溜,溜一次饭得交一分菜分儿的伙食费,溜锅水打着也痛快。

  我们除学习文化课外,还学农业技术,学习苹果树的整形修剪,给棉花打叉抹芽。学校在东草夼村设了劳动基地,主要种植花生补贴学费。除种地外,各班级自建兔舍养兔,去田家窑村一个废弃的砖厂捡砖头盖起了兔舍,每个同学都得薅青草喂兔子,养大后到集市卖了攒班费。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曾经到韩家寨驻军营房,听部队首长做军事报告,学习部队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到过岳家大队,请贫下中农讲养猪经验。曾到过王台“农具二厂”,即现在的“东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深入车间学习,由工人师傅讲解零部件的剖视图,同学们受益匪浅,一些简单的配件能独立画出图纸和晒图。

  令我难忘的是在一次下午的课外活动时,偶然发现上空飞来一架直升飞机,轮廓清晰,声音较大,同学们便仰望上空招手示意:“下来!下来”的呼声此起彼伏。那飞行员被同学们的激情感动了,便驾机缓缓降下,螺旋桨卷起了飓风般地砂尘打在我们脸上身上,我们双手捂着脸,从指缝里见识了飞机这个庞然大物,不再迷恋那些“拉线”的小点点了。

  两年高中,历时最短,学科最多,学得也最粗浅,我们在紧张、艰苦的学习中快乐着。1973年冬,在校的最后一天晚上,举办了茶话会,我们吃着亲手种植的花生和用班费买的水果糖。沒有狂欢、没有激情,唯有难舍的师生情,苦涩的辛酸泪在哗哗地流淌。十八、九岁的我们又卷起行囊,还是用那根木棍儿挑着,怀着惆怅、迷茫回到了家乡,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王台三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一栋栋教学楼、科教楼、宿舍楼和餐厅拔地而起,名副其实的“胶南王台高级中学”又回到人们心里。2013年更名为“青岛市黄岛区王台高级中学”,2018年又更名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高级中学”。

  五十载岁月沧桑,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眼前的第三高级中学已不是记忆里的老三中了。在“文化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新的理念指导下,这座优秀人才的摇篮正在向着齐鲁名校进发。

  红砖红瓦的母校已经走远,她培养了几辈人,磨砺了几辈人,“尊师爱生、勤学奋进”的老三中精神还在。王台三中是我们学子们终生的思恋!

文/韩月香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王台文学社理事。

主播/于全玲

简介:上泉朗诵社会员,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抱朴守拙,好古敏求。喜文字,修己以敬;喜诵读,修己以安。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静   秋

校稿:王玉来

复审:宋荣芳

发布:宋荣芳

“家在黄岛”主编

 文学爱好者

请戳一戳

西海岸新区人文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