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台采风丨天生神力的武举人——韩隆元

 家在黄岛 2020-07-10

陪你读书

家在黄岛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在美丽的喜鹊山下,在碧水清澈的错水河畔,有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散发着浓郁墨香气息的村庄——徐村。

  徐村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镇有名的文化村,立村于明朝初年,由于徐姓人家来此立村较早,所以一直被称为“徐村”,其实徐姓人家只有极少的几户。韩姓来得虽晚,繁衍却非常快,历经六百余年韩姓家族日益旺盛,渐渐竟占了全村人口的大半。

  韩氏祖先讲究“以德立家,文武兼修”,历经明清“文官、武将”人才辈出,曾经出了1名翰林、6名进士、17名举人,秀才30多人,韩氏子弟真可谓文武双全,英才层出不穷。在举人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武举人韩隆元,他的奇招“珍珠倒卷帘”曾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

  韩隆元小时候父母常用先辈韩佐清做榜样教导他,生在康熙年间的韩佐清正逢清朝立国早期,边关不稳,国内不宁,时常兵荒马乱,朝廷需要文官兴邦,更需武将定国。父亲给他取名佐清,就是期望他精忠报国,辅佐大清。韩佐清崇文尚武,二十多岁时正逢朝廷选拔武将,因为他力大无穷,兼有炉火纯青的马上刀法,成功拿到了武举人,曾多次带兵去边关抵御外寇,获得朝廷的嘉奖,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崇文尚武的典范。

  韩隆元生在乾隆年间,幼时聪慧过人,遗传了祖上的神力基因,其父给他取名隆元意在期望他能相仿先人,心怀报国之情,为大清兴隆而尽忠。父母经常讲述韩佐清苦练武功报效国家的故事,韩隆元深受家族文化“崇文尚武”的熏陶,非常崇拜先祖的武功,特别是喜欢祖上留下的大刀和练武石。

  祖传的刀就是韩佐清曾经使用过的刀,这可不是普通的大刀,又长又重,一般人举起来都难,韩隆元竟能舞动生风,灵活自如。其后辈九旬老人韩西珠说:“那刀2米多长,刀把比茶碗还粗。”韩老19岁时初见那两把刀,因为好奇,想去舞动一下,可是根本拿不动。他费尽了全力,只搬动了两个刀把。后来有好奇的人专门找到了秆秤,秤量的结果是93斤,旧时用的是八五秤,85斤就相当于现在100斤重,推算韩隆元练功的刀应在110斤左右。

  韩隆元十多岁时虽然力气出众,但也拿不动这大刀,为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愿望,他苦练臂力,每天定时用练武石锻炼,先用两个中间带孔的圆石做成杠铃,进行反复提拉,每块石头约20斤。等长大之后臂力大增,感觉石头杠铃太轻,就开始用韩佐清传下来的练武石继续练臂力,先用120斤重的那一对练习,不仅能上下轻松提拉,还能单臂举过头顶。后来感到轻盈多了,就改用大号的,每块重量是180斤。这对练武石总重量是360斤,现代人除非练过举重的优秀运动员能举起来,一般人根本挪不动分毫。当时韩隆元能做到单手举过头顶,提放自如,成为真正的大力士。武举韩隆元的后人至今还保留着两对“练武石”,180斤重的这一对在韩西珠家保存,另一对120斤的在韩西珠侄子家中。

  由于韩隆元刻苦练功,韩隆元二十左右已能将祖传大刀舞动如飞,他立马横刀,将大刀扫、劈、拨、削、掠、奈、斩、突八法运用自如,快如闪电。韩隆元非常睿智,注重钻研刀法,将祖传刀法不断完善,发扬光大,什么“敲山震虎、夜战八方、力劈华山”等都练得浑然天成,毫无破绽。

  有一年,正赶上朝廷选拔武举人、武状元,韩隆元以超人的臂力和纯熟的刀法迅速脱颖而出,跨入了武举人的行列,乾隆皇帝亲临考场,进行武状元的选拔。技能考试分为举重、兵器表演、比武等项目,韩隆元在举重比赛中将180公斤的石质子轻易而举,顺利出线。

  兵器表演时韩隆元发现演武场的演示刀只有120斤、100斤、80斤三个型号,他上去拿起那把120斤重的大刀,舞了几下嫌分量太轻,没办法只好用绳索将两把80斤重的大刀绑在一起演练应试,皇帝和考官为其神力感到非常惊讶。韩隆元提刀蹬鞍上马,将大刀舞得虎虎生风,一连串挥杀擒拿动作让考官和场外观众赞叹不已,玩得兴起,便将祖上传下来的三十六路大刀法演练开来,什么大鹏展翅、单凤朝阳、横扫连环、撤步拖刀等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绵绵展开,大刀花里好似裹挟着风声、雷声,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就连击鼓的兵士也忘了击鼓,侧目观瞧。韩隆元手中的两把大刀如两条银龙上下翻飞,气势如虹。

  眼看即将演练完毕,可惜两把刀绑得不牢靠,大刀舞动过程中绳索松动,如果兵器失手落地,就算演练失败。因大刀过重,刀柄又粗,在马背上翻转腾挪动作时,其中一把刀柄突然脱手,在即将落地的刹那间,只见韩隆元右腿迅速脱蹬,在马背上一个腾跃,电光石火间用右脚脖将大刀勾起,又顺势将刀柄揽入手中,这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动作让他的战袍蓬松起来,也随身体而舞,从高到低旋转起来,然后自低到高迅疾飞腾,观看者不无拍手称绝,如见天神降临。皇上在阁台上看直了眼,等到韩隆元演练完毕,才想起来问考官:“眹也是马上皇帝,什么招数都见过,刚才韩举子演练的是什么奇招?”主考官也是行家里手,看出了一些端倪,但不敢直言,一时想不起合适的招数名称禀报,只好回答:“禀圣上,恕微臣眼拙,没看明白,稍后询问韩举子再禀报。”

  演练结束后,考官呼唤韩隆元到一旁询问:“刚才举子演练的是什么奇招?我怎么看不出来呀!”韩龙远随口答道:“禀官人,小的演的是家传绝招名曰珍珠倒卷帘。”乾隆听后大悦:“好好,珍珠倒卷帘,开眼界了。”

  韩隆元由于自己一时好胜心强,有些过分炫耀逞能才会出现失手,好在凭着天生神力和灵活敏捷挽回了局面,遮盖了一次尴尬之举,韩隆元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方觉得腿脚麻木行动不便,之后便有钻心的疼。后边的比赛项目已是参加不了,只好弃权,回到客栈,腿脚肿胀厉害,战袍大马裤与战靴都脱不下了,只好让家人用剪刀将战袍和马靴一同剪下。

  这次选拔,韩隆元因脚伤缺了比武,所以没有得到更高的品级。回乡之前,当时监考官又传唤了他,替他惋惜,便把两把大刀送给他做纪念。据韩西珠说那两把大刀传了二百多年,一直被后人保存,可惜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做了炼钢的材料。

  韩隆元回乡之后,不追求虚名,不再参加朝廷的选拔考试了,不是功夫不行,而是担心皇帝再让他重演那珍珠倒卷帘的招数。在徐村开设了武馆,专门结交天下有识之士,特别喜欢与武举人切磋武功,成为了一代侠士,之后便广收门徒,开始专心传授武艺,让村民强身健体护家卫国,当地尚武之风日益兴盛,“珍珠倒卷帘”也成了一段佳话。

文/王玉来

简介:笔名山泉,青西新区铁山街办人。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王台文学社社长,青岛作家协会会员。坚定于杏坛,寄情于山水,仰慕山的高度,羡慕海的深度,以书为友,笔耕为乐,静心找寻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主播/李浩䶮

简介:上泉朗诵社会员。现就职于青岛黄岛智翔艺文艺考培训学校。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排版:姜蕴青

校稿:栾素怡

复审:王礼明

发布:王礼明

“家在黄岛”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