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武状元”,考试难度有多大?不亚于文状元,常人无法企及

 古稀老人赵 2020-03-12

古代人才的选拔制度中,科举制度还是很有效的,它能让底层的优秀学子走上仕途,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古时通过科举考试取得第一名被称为状元,而这里面又分文状元和武状元。武举是在唐朝的时候武则天创立的,在清朝的时候是武举的兴盛。

今天,就来说一说历史上最后一位,也是最悲情的一位武状元,张三甲。

张三甲,清朝直隶并州人,他出身在一个清贫却又尚武的家庭,自幼习武。不论是枪、刀、剑、戟,还是弓箭那是样样精通。

他臂力过人,百斤的大刀在他的手里能挥舞起来毫不费力。他只用了六年时间就考取了武状元,得授一等侍卫。

殿试中,他的表现震惊考官

能成为武状元那当然要有一些能震得住人的东西。当时在殿试中,他在考场的表现给在场的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手提一柄180斤重的大刀,威风凛凛。摆定架式后开始挥起大刀,前后左右寒光闪闪,只见刀光,不见人影,刀舞风生,寒光夺目。

一会儿蛟龙潜水,人刀伏地,如惊涛滚动;一会儿鲲鹏展翅,凌空于半空,似有直上云霄之势。

令人目不暇接,就这样挥舞着很长时间,也不见他有一丝疲倦之色,所谓天生神力大概就是如此吧。

武举选拔,难度犹如千军万马过钢丝

如果说文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武举就是走钢丝,得武举的难度,丝毫不比读书应试来的轻松。

武举考核的第一项往往就是就是力气,考核中有开弓,武刀,掇石三项,开弓分48公斤,60公斤,72公斤。

刀有80斤,100斤,120斤,必须贴前胸和后背刷出花,清朝武状元徐华清训练用刀就达到127斤。

掇石就是搬石头,有200斤,250斤,300斤,考试时必须把石头从地上提起来,起码得和膝盖高,更猛的可以高到胸口。

光是力量的要求一般人就根本无法做到,即使是民间的武术高手大多也可能在武举的第一关遭挫。

但是力量考核只是第一项,在武举考试中只是基础,弓马娴熟刀法枪法出众才是王道。《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唐代武举选拔标准项目主要有四项,负重,骑射,步射,马枪。

负重之前已经提过,步射方面宋代弓箭手要求在六十步的距离用73公斤的弓射中目标,相比之下奥运会也不过是在七十米的距离用二十公斤的弓进行射击。

骑射就是在奔驰的马背上朝指定的目标射箭,比起步射难度更高,马枪的考核内容则是手持一根六米长重八斤的大枪,在飞驰的马背上将四个木头人头上的木板刺落,而木头人不许倒。

到了明朝随着科技的发展除了上述这些冷兵器测试外,武举还增加了地雷,火药,战车等项目,兵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上这些考试内容选出来了武举人那的确是货真价实,非常能打的。

光绪钦点武状元,奈何天妒英才

张三甲在殿试中出色的表现,让光绪帝很满意,当场钦点他为武状元,想要让他为朝廷效力,可惜他在高中武状元,其妻杨氏喜产贵子的双喜日子里,却因病去世。

张三甲虽然没有为朝廷做出什么贡献,可是当年在殿试中张三甲把一柄大刀耍得如此威风,给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年打败天下无敌手的名号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01年,清廷认为武科没有多大作用,下诏永远停止。武科举经历唐、宋、金、明、清数朝,至此终于走到了尽头。而张三甲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武状元。

读者们,关于武状元张三甲,大家有怎样的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