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在黄岛•端午征文 | 王惠芳•雪梅的端午

 家在黄岛 2020-07-10


黄 家

岛 在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记得奶奶总是在每年的五月初四煮一锅粽子鸡蛋,大锅里煨一个晚上,端午节早晨一睁眼,便闻到满屋的粽香;胳膊,脚踝上的五色线泛着温暖的艳丽的光——孩子们还在甜蜜的梦乡,奶奶已经起床悄悄地把祈福平安的五色线给他们系上,等节后第一个雨天才能解下顺水冲走,寓意把瘟疫疾病冲走,小孩子由此永保安康。院子里墙头一捆艾草还带着露珠;奶奶说,端午节早上带露水采来的艾草好用:用其辟邪带灵气,烧水洗澡去晦气;奶奶还说过,端午节这天,东西向菜畦地里韭菜上的露水可以祛除脸上的色斑(这个一直没得到验证,因为菜畦东西向的不多,关键是起床的时候估计露水早已被太阳晒干)。

  雪梅从小与奶奶亲近,老人的生活习惯、处事之道无形中影响着她。譬如,今年闰四月,大家都已经煮食过几次粽子了,她迟迟不行动,非得等到五月初四这天才动手包粽子,感觉这样才有“端午食粽”的仪式感。其实,在那些物质匮乏的日子,奶奶攒了好些日子的鸡蛋非要等到那天煮,也是因为端午节那天是雪梅的生日,她可以比别的孩子多分得两个鸡蛋。奶奶给她起的乳名就叫“小端午”,这个名字好记,也顺嘴,左邻右舍都知道,大人小孩看到她,有事没事就喊一句她的名字。







  雪梅上小学一年级那年,一次放学回家,哭喊着要改名字。因为她听胡同口的大娘说,她出生在端午这天,命毒。出生不过百日,爷爷就被她毒死了。

  奶奶和大娘理论的声调很高,穿过高高的院墙。

  “谁说端午节是个毒日子?所谓:清明不晴,端午不捂,有阳光的日子都是好日子……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你一个长辈怎么能那样说孩子?”

  从此以后,大家都很默契,不再喊她乳名,渐渐地,都称呼她雪梅。女儿十几岁回姥姥家,不知听谁说起“小端午”这个乳名,直呼妈妈的名字真洋气。

  奶奶在雪梅女儿五岁的时候去世时,雪梅已经离婚三年了。刚离婚那段日子,她不愿回家面对父母的叹息和胡同口那堆婶子大娘们探询揣摩的眼光,她甚至想:自己是否真的命毒?注定得不到幸福?

  奶奶说:“端午是一年中阳气最充足的一天,魑魅魍魉无处遁形。有些人不能同行,不要勉强自己,更不可妄自菲薄。”







  女儿高二那年,雪梅下岗没有了工作收入,帮别人炸过油条,自己也用大铁桶改装的炉灶卖过饭。因为整顿市场秩序,改装的炉灶被城管拉走的那个下午,她遇到了现在的老公,这个大她十多岁的男人,老婆因为乳腺癌晚期家务事都扔给他,他欣赏雪梅的勤劳能干,雪梅因为他的工作收入稳定,两个人在其妻去世后就搭伙过日子啦。有一种与“爱情”无关、各取所需的淡定。

  “你大姨包了粽子,明天回家拿吧?”客厅里,他给自己的儿子打电话。

  “不用了,爸,你们自己留着吃吧,小丽她姥姥捎来一大包。”儿子客气地回答。

  自从雪梅进这个家门后,双方的孩子都回来的少了。雪梅的女儿已经参加了工作,谈了个男朋友,打来电话说端午节值班,下班后去男朋友家吃饭。

  雪梅仔细地把包好的粽子摆在锅里,中间放上洗好的鸡蛋,最上面敷上一层余下的粽叶,细火慢煮。她相信,明早一定是满屋的粽香。女儿十多岁的时候说过的话仿佛就在耳边。

  “妈妈,小端午的名字真洋气。”


文/王惠芳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


主播/安然

简介:薛亚静,土生土长的黄岛姑娘,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会员。潜心教育研究,热爱生活,尤喜播音,愿我的声音能温暖你的耳朵。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责编:王礼明

排版:静   秋

校稿:王礼明

音频:安   然

复审:尹   芸

发布:尹   芸

“家在黄岛”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