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声读物 | 师恩不敢忘(中)

 家在黄岛 2020-07-10

黄 家

岛 在

点击上方 绿标 收听音频 



师·恩·不·敢·忘

  有了基础,还需提高。海明老师便是那位带我攀高的人。

  刘海明,笔名贾小二,江苏泰州人,大校军衔,个中肤白,喜食鱼,喂过猪、做过饭,携枪能打仗,提笔能作文,机关公认的笔杆子。其任某师组织科长时,我随其学艺三载。

  海明老师,传闻他正营仅一年便提拔为副团,成为正营职干部眼红的经历。

  知道海明老师,是我在当团宣传干事,他在军当宣传干事。因为业务有交集,经常电话请示问题,但未曾谋面。海明老师在我们团成为传奇,是团政治处主任大会小会多次讲的,故事是由一个现场会引起。

  部队政治工作几乎每年都要创新试点,每一次创新成果的产生都需要先在一个单位搞先行试点,然后才全面推广。那年团里接受了军的先行试点任务,在出经验时,团里出的经验报告历经多次修改也未通过,师里政治部也派人帮助总结,同样也未通过。实在无法,军里派了一个非常年轻的营级干事来团帮助总结经验。

  海明老师很忙,这是迫不得已,放下手头工作来团里帮助“救火”。下午,海明老师在团政治处主任的陪同下,听了听团宣传股长、师宣传科长的汇报,看完没有通过的经验材料,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饭后,海明老师让主任陪着他在团里转一转,溜达溜达,消化消化。主任心想,你这么忙,还不抓紧写材料,哪有工夫转悠呀。主任心里这么想,却没表现出来,一直陪着海明老师转到天完全黑透才返回。

  路上,海明老师说你让打字员到办公室吧。主任按海明老师安排,打电话让打字员在办公室待命。到办公室,海明科长燃上一支烟,跟打字员说:我说,你打。只见海明老师边抽烟边踱步,时而扬手,时而背手,办公室里只有海明老师的讲话声和打字机的键盘声,政治处主任坐在沙发上看着听着。三个小时后,海明老师说,好了,主任你安排干事再从头至尾看看,不要有错别字,打印好后上报吧。结束后,海明老师披星带月回军机关休息了。此稿上报至军区,一路绿灯,作为全军区推广的材料予以转发。

  这个故事,政治处主任多次在处务会上提起,要求我们多向海明老师学习。







  机会来了。2005年3月,我调到组织科任干事,时任师宣传科长的海明老师来组织科干科长。

  跟随高人学习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也是非常让人尴尬的事情。部队的政治机关,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水平一级比一级高。我在师机关工作的日子,可以用如履薄冰、寝食不安来形容。

  在政治机关写公文,一般是从最简单的通知和给材料加按语开始的。在团里顺风顺水的自己,到了师里才知道在一流武功高手面前,自己只是一个掌握三脚猫功夫的菜鸟。一日,海明科长让我为一份材料填加按语转发各团。填加完成后,经过反复确认,确实没有错话和错别字了,打印好放在科长办公桌上,以顺利完成任务的姿态站在那儿,等待指示。科长正在电脑上写材料,瞄了一眼材料说:好吧,放这儿吧。

  师领导曾在大会上讲:啥时候组织科的灯熄了,说明该休息了。这句话是讲,组织科的工作时间,是要延续到晚上的。每吃完晚饭,组织科机关的同志均“自觉”地到办公室加班,今日也不例外。刚到办公室,就听科长叫:小殷,来一下。进入科长办公室,科长还是下午那个状态,坐在电脑前,看着电脑屏幕。见我进来说:拿把凳子,坐我后面。我离开科长房间到隔壁搬了个方凳,坐在科长后面。这时,我才看清,科长电脑上,显示着我下午写的按语。

  科长拿着我打印好的材料,先说这个材料没有错话,没有错字,这很好,值得肯定。但你写这个材料,还有不少缺陷,首先是标题……科长从标题开始给我讲,第一段应该写什么,第二段应该讲几个方面,第三段应该提哪些要求。每段的内容都讲完了,记性好的可以靠回忆科长讲的,写出一篇非常好的按语。但科长并没有让我自己去改,而是让我继续坐在那儿,他在电脑上,开始对照我的稿子,重新开始写按语。写一句讲一句,给我解释这句话为什么这么写,这个词为什么这么用,每一段前后怎么关联,细致入微、面面俱到。

  我坐在后面,从一开始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直至变成了一个大红脸,听着科长授课,一会想自己找个地缝钻进去,一会想找个地方对着科长顶礼膜拜。自己冥思苦想,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词,用得还是不够恰当,可在科长的脑袋里,能用的词随手拈来,取之不竭,随意更换。面对一句话,自己脑袋里是由一个个词组成的,科长脑袋里却是一段段完整成形的短文。写出一句话,科长在键盘上一会就能打出长长的一段,且意思明确、表达清楚、层次分明。科长打完这一段,回头给我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写,交待材料写作要举一反三,表述准确。讲完后,按语也就写完了,科长说,你打印出来,明天找主任签发,传真下发各单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既兴奋又羞愧,对于满满的收获兴奋不已,而因为自己材料质量低下,耽误领导时间,影响工作进度又羞愧不已,静坐沉思,下定决心提高文字能力,提升材料水平。

  组织科的材料涉及的内容极多,调研材料、授课题纲、考察材料、经验总结、请示报告、纪检调查等等,遇到新的题材,便把我叫过去,像第一次授课一样,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







  有时候在想,科长如果自己写这个材料,用不了一个小时便可结束。为了我,却要花费两个小时,一边讲解一边修改,不图回报,为了什么?后来与科长独处时,科长开玩笑地讲:把你培养出来,我可以省好些力。仔细回想,这只是个玩笑。深究应该是,科长至善,愿意把所学交于后辈,培养后辈尽快成才,让后辈成就一番事业吧。

  工作中学海明科长的才学,更学海明科长的敬业。始终认为,但凡才学高深,均为勤勉敬业。经常与科长下基层,乘车下基层的路上,科长只做两件事:聊工作或改材料。在车上难免会聊上几句,只要是开口,科长三句话不离工作,要不就讲近期工作,要不就要讲材料写作。懒得说话,就从包里拿出材料,掏出笔在材料上写写改改,利用点滴时间工作。这种工作状态一直影响着我们,他带出来的兵,各团政委都争着抢着,打算放在宣传股长、组织股长的位置上重用。

  海明老师手把手教我公文写作,因天资较笨,始终不得其法,枉费了老师心血。但他教给我,对工作的勤勉态度,对标准的严格要求,对材料的精研细琢,成为我终生受益最宝贵的财富!


文/殷世山

简介: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生于王台长于王台,从军入伍十八载,现供职黄岛区某机关单位。喜舞文弄墨,书生气少武夫气盛,学业多年未有显著成就,闲暇时动笔写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小文,已不枉春来秋走。


主播/李丽

简介: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会员,家在黄岛作家联谊会会员。昵称听雨,家住黄岛。工作时孩子王一枚,八小时之外厨女一个!唯读书和瑜伽不能辜负。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   秋

责编:王礼明

排版:静   秋

校稿:王玉来

音频:李   丽

复审:尹   芸

发布:尹   芸

“家在黄岛”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