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慧敏:楚简书法丰富多彩且鲜活无比!

 攸州刀郎 2020-07-10

何慧敏,又名会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理事、篆书委员会副主任兼楚系文字研究会负责人,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湖北楚简书法研究院院长,湖北书法院研究员,湖北中流印社创作部主任,武汉大学通识课书法主讲教师,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野草诗社副理事长,竹溪书社顾问,武当印社顾问,荆州市楚简书法研究会顾问,三楚书法院院士。担任《中国书法艺术典藏·湖北简牍卷》编辑。

简,不简单
■何慧敏

谈到书法,书法界的“定论”是碑、帖并峙,二分“天下”。随着大量的简牍书法出土,书法范畴应该扩大为碑、帖、简三足鼎立了。

“一个世纪以前,中国有几项重大的文物发现闻名于世,就是殷墟甲骨、西陲简牍和敦煌卷子。这几项重大发现各导致一个专门学科的形成,即甲骨学、简牍学和敦煌学。”这是李学勤先生1998年为钱存训《书于竹帛》作序时所作出的重要论断。之后二十多年,更多简牍面世,简牍研究成了世界性显学。它影响到历史、文献、文字等多个学科,书法当然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

何慧敏 篆书斗方

虽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发现了长沙仰天湖和信阳长台关楚简,但数量不多。随后,六十年代有江陵望山楚简出土,两批共273枚,2018字。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楚简出土日夥,可谓令人目不暇接,其中重要的有:

篆书条幅

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竹简,共215枚,6700多字。

1981—1989年出土的江陵九店楚简,共334枚,2424字。

1987年出土的荆门包山楚简,278枚,12472字。

篆书斗方

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共存有字简730枚,12103字,内容为16种共18篇重要典籍。

1994年出土的新蔡葛陵楚简,共存残简1571枚,可辨认约7500字。

1994年上海博物馆从香港文物市场收购及接受捐赠的楚简1200多枚,约35000字,内容包括近百种战国古籍。

篆书对联

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约有2500枚,是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最多的一批。

2015年安徽大学入藏的一批楚简,经鉴定为战国早中期简,其中《诗经》尤其惊艳。

在郭店楚墓竹简出土之后,著名古文字专家刘钊说:“郭店楚简对传统中国古典学研究的冲击和震动是巨大而深远的,其影响和意义无论如何拔高都不为过。”这段话用于楚简文字及书法,也恰如其分。

隶书扇面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大事。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整理,甲骨文有单字4200多个,可识字在1240个左右。金文单字4637字,可识字为3063,可用字也只有1300左右。而楚简文字的可用字是甲骨文和金文的两倍多。“古文字学意义上所讲的战国文字,应以从西周金文蜕变、形成自身类型和形态特点为标准进行界定。因此,我们大体可以把春秋末年到秦统一前后这一历史时期使用的文字称作战国文字。”(禤健聪《战国楚系简帛用字习惯研究》)从书法角度来说,楚文字几乎就是战国文字的代名词。

篆书中堂

在竹简大批出土之前,从甲骨文至石鼓文,乃至秦泰山刻石,中国古代留存的篆书字迹,均为契刻文字(极少量朱书墨书可忽略不计)。由于甲骨文大多是用刻刀契刻于龟甲或兽骨等坚硬载体上的,属刻划字迹,多数笔画僵直机械,转折笔画生硬,或分笔完成,还有补笔、重描、省略等特征,几乎看不到“书写性”。而金文,由于有范铸的第二次创作,加上年代久远所造成的风蚀、锈斑,文字面貌也是扑朔迷离,给书法学习者带来了学习的障碍。

楚简的出土,让我们看到了最古老的篆书墨迹,其书法形态清晰、明了,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毛笔书法之玄奥。楚简文字从构形上来讲,结构完善,姿态优美,偶有奇思妙想。其用笔精熟,提按顿挫变化丰富,不仅是隶书之滥殇,从中亦可见行草书之端倪。

篆书斗方

由于大量楚简非一时一地一人所作,故其风格多样。或飘逸浪漫,或厚重朴拙,或清灵奇巧。有的结体修长婀娜,有的横向取势开隶书方块字之先河。如此,足资后来之书法家取法、借鉴。

然而,如此丰富多彩且鲜活无比的楚简书法,在今天未能引起太多书法人的兴趣,大家在欣赏、取法楚简时,往往浅尝辄止,甚至望而却步,主要原因是文字识读上的障碍。

隶书扇面

返观清末、民国,文字学家对新出土的文字兴趣不仅仅停留于考证,而且往往是马上转换到书法上来,写篆体书法家们,多兼擅古文字,可称得上半个文字学家。文字与书法在彼时是完美结合的,而今天二者却基本脱节,古文字学家懂书法的极少,书法家懂古文字的也是凤毛麟角,这构成了当今古文字书法之困境。尽管篆书书写群体人数可观,书法水平也不错,但“无错不成书”的现象令人担忧。要克服这些,我们除了日以继夜地加强学习与练习,别无他途。

楚简以外,秦汉简数量更加庞大,从青川木牍《为田律》、云梦睡虎地秦简,到里耶秦简、岳麓秦简、张家山汉简,秦及汉初简牍这类古人亲笔书写的实物是鲜活的、生动的第一手书法资料,其文字较易辨识,文字的形体因笔画转折而更接近现代汉字。楚简是古文字(篆),汉简是今文字(隶),而秦及汉初简牍则是篆、隶之间的过渡字体,似篆非篆,似隶非隶,为篆书之遗响,汉隶之源头。它兼具篆隶的结构与笔法,从中可以窥见古文字与今文字变化的轨迹。

篆书中堂

姜夔在《续书谱·书丹》中说:“欲刻者不失真,未若书丹者。”大量的简牍出土和高科技的照相出版,材料之丰富可谓前所未有。“当我们面对如此重要和丰富的资料时,既因为能生在这不断有重大发现的时代而感到荣幸,同时也为我们不能更深入透彻地理解古人而感到苦恼。”(刘钊)

简牍不是书法的小道与偏门,它是源头活水。认真学习它,能让我们在书法领域开辟出一片广阔天地。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方能无愧于这个水深浪阔的伟大时代。

何慧敏作品选刊

篆书对联

篆书扇面

篆书中堂

篆书扇面

篆书对联

篆书条幅

篆书对联

《古简牍精选字帖》系列

一套16册

精品珍藏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
交易担保 书法报生活馆 《古简牍精选字帖系列》 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