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骊寻根之“打秋风”

 碎玉h43ve28g9l 2020-07-10

探骊寻根之“打秋风”

米芾(书画家,字符章,宋人)札中有“抽丰”字,即世俗秋风之义。可见宋时已有打秋风了。  

打秋风 意近分肥。打秋风”,又称“打秋丰”,亦作“抽丰”之义,谓其地丰稔可往抽分之也,故亦曰“抽分”。抽,取商税也,后改“抽厘”,即为“厘金”,现在亦有人以“打秋风”为“抽税者”,殊合古意。谓“因人丰富而抽索之”,故而也叫“打抽丰”。 打秋风即指假借名义、利用关系向人索取财物或赠与的一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的“打秋风”,名目不一,方式繁多。假借各种名义或关系向人索取财物,或依仗与权势有某种关系,招摇撞骗,收受财物。这点与成为 “敲竹杠”近义,强分人之有余,以助己之不足,俗语谓之打秋风,吴越方言话就叫敲竹杠

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懛子秋风》:“俗以干人云打秋风,予累思不得其义,偶于友人处见米芾札有此二字,风乃‘丰熟’之‘丰’,然后知二字有理,而来历亦远。”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诀谒》:“你说打秋风不好, 茂陵刘郎秋风客,到后来做了皇帝。”

阿英《盐乡杂信》九:“盐警打秋风的事情很多很多……想出种种的方法,如做生日之类,向盐民们弄钱。”

明万历间沈德符撰《通俗编·货财》云:“《野获编》载:都城俗事对偶,以‘打秋风’对‘撞太岁’,盖俗以自远干求,曰‘打秋风’,以依托官府,赚人财物,曰‘撞太岁’也。《暖姝由笔》载:靖江郭令辞谒客诗,有‘秋风切莫过江来’之句。”《儒林外史》第四回:“张世兄屡次来打秋风,甚是可厌。”

从前的地保,也是专门“打秋风”的,上海俗语:“地保做生日”,就是“打秋风”的别名。因为平常人至少须五十岁的整寿,才能发帖子称庆,惟有地保却年年做寿,乱发请柬,借此敛财。

从前的“打秋风”,乃秀才的无聊举动,所谓“秀才人情纸半张”,他送了半张纸给人家,别人就要送他几两银子。当然也有一些是无奈之举,昔日的一些读书人,因为家里贫寒,也往往借“打秋风”之名,找个由头向亲戚朋友借钱。

   《中国楹联集成·湖北卷·阳新分卷》联云:“业岂有毕时,须知毡破砚穿,难向宫墙窥妙美;丰本无抽理,怎奈囊空金尽,姑援俗例扰亲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