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文帝统一南北的功业

 昵称32901809 2020-07-10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忠定公文集'卷十二'论秦隋势之相似')。这是一个有见地的看法。隋文帝一生尽管有许多缺点和政治上的失误,他仍不失为一位我国历史上起过显著进步作用的杰出皇帝。而他一生最大作为就是结束了几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从而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王朝,虽为累世显贵及帝室姻亲,但他的政治地位一直不牢,常受到当权者的嫉恨,几次遇到丧失性命和全家遭祸的危险。周武帝时,宇文护当权,就曾屡次准备加害。齐王宇文宪执政期间,又曾建议把他除掉。宣帝宇文赟即位,特别讨厌杨坚,常常对杨后说:'必族灭尔家。'有一次,宣帝召见杨坚,密告左右:'若色动,即杀之'。这些都因杨坚从容应付,而安然度过险境。

后来杨坚为什么在北周终于成为举足轻重,'众望所归'的人物呢?主要就是他在政治风云中独能顺从民情,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对人民实行缓和政策,因而使各个阶层从对比中深感到他可以信赖,从而获得民心。'隋书,高祖纪'曰:'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至是,高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悅之。'因而它能够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北周的帝位,短期内击败了北周残余武装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的反抗。从581年代周到589年灭陈,隋文帝更加致力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各方面的改革,到灭陈前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史称平陈时,隋王朝的经济情况为:'时百姓承平日久,虽数遭水旱,而户口岁增。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至“潼关,河北至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社会秩序的状况则'内外职位,遐迩黎人,家家自修,人人克念,使不执不法,荡然俱尽'(隋书卷二'高祖纪下')。

隋文帝怎样在这短短的几年间,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呢?首先他注意发展生产。即位之初,隋杨帝就接受长孙平'以劝农积谷为务'的建议,大力兴修水利。开皇二年(582)开渠引杜阳水灌三畤原,'溉舃卤之地数千顷,民赖其利'(隋书卷四十六'元晖传')。开皇四年,又引潼水达潼关,漕运四百里,民间名曰'富民渠'(隋书卷六十一'郭衍传')。此外,还有各州郡官兴修的水利。

其次,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隋人薛道衡在'高祖仁皇帝颂'中评隋文帝说:'薄赋轻徭,务农重谷,仓廩有红腐之积,黎萌无阻饥之苦。'

隋文帝还十分重视吏治。'隋书,柳俭传'说:'高祖初有天下,励静思政,妙简良能,出为牧宰'。他还把素有清名的公孙景茂请到京师,'访以政术,'拜为汝南太守,又转息州刺史,在任果然'法令清静,德化大行。'后来公孙景茂转任道州刺史,又用薪俸买牛犊鸡猪,散发给孤弱贫民。.他还经常微行到老百姓家里了解生产生活情况,结果该州社会秩序大大安定,生产蒸蒸日上。'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隋文帝将公孙景茂的事迹颁告天下,以资鼓励。像这样的良吏,在文帝一朝尚有很多,如被百姓呼为'慈母'的岷州刺史辛公义。被誉为'公清若水'的齐州别驾赵轨,被隋文帝美称为'天下模范'的德州司马恭懿等等。大批循吏的出现,无疑表明隋文帝重视吏治政策的成功,而他们的善政,也大大有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有利人民安心生产发展经济,从而给隋文帝统一南北的事业,准备充足的人力物力基础。

隋文帝统一南北的功业,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的大一统局面,来得十分不易。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这400年的漫长混乱岁月,人民尝够了割据战乱之苦,翘首所望的就是能生活在一个统一国家的安定生活环境里。

隋的统一对我国历史有深远的影响。王夫子认为'隋一天下……以启唐200余年承平之运。(读通鉴论卷十九)。这是说唐帝国的昌盛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统一天下所带来的余惠。唐朝有许多制度都渊源于隋,尤其是唐王朝赖以经济繁盛,国力强大和巩固中央的统一,以及官吏成分的更新,均田制,府兵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等,几乎无一不从隋朝继承而来。而这些制度,对我国整个历史,都给以不可估量的影响。

隋统一后,人户和垦田面积的激增,是历来为史家们所称道的话题之一。据'隋书,地理志'和'通典,食货典'记载,从隋文帝称帝(581)到炀帝大业五年(609),全国户口从359万余澈增至890万余,即增加一倍以上。但据六十年代汪篯教授考证,两书此计不实,隋平陈后户口应为七百万,到大业初增到九百万,十七年中,共增二百万,增殖率为百分之二十九。就这一增殖数来说,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也是少见的,比之唐朝最盛期的高宗至玄宗天宝时期还要高。(汪篯隋唐史论稿28一29页)。而从绝对数来说,则隋户口总数,正可与盛唐开元天宝年间相媲美。杜佑曾感慨说:陪文帝自灭陈至炀帝即.位18年增殖的户数,

隋文帝统一南北的功业
隋文帝统一南北的功业

唐朝要138年才能相比。

隋朝留给唐朝及后代最大的遗惠是大运河。运河是我国用人工修筑的自南而北水运的唯一大动脉。在唐宋以后的很长时期里,运河决定着全国经济的兴衰,运河通畅则全国兴,运河废则全国衰。隋王朝在修大运河时,前后调发河南,淮北民工100多万,淮南民工10多万,河北民工100多万。这样大的工程,这样多的人力,假如不是在一个富裕的统一王朝统治之下,简直是不可能的。从这里也可以明显看出隋文帝统一南北的功劳。

其他,如隋代仓储和仓运制度,量衡和货币的统一,都给唐朝及后代以深远影响。

隋文帝的统一功业,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也有不小的贡献。'隋书,地理志序'形容随帝国的疆域:'东西9300里,南北14815里,东南皆至于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隋氏之盛,极于此也'。同唐帝国疆域相比,隋朝虽略逊一筹,但通过羁縻政策,已经使西域,突厥,契丹,室韦这些地区大部臣服,和中原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这就给后来唐帝国的更大的一统,准备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隋文帝的确是一位超越前代,'有卓然出于后世者'的皇帝。他在政治,经济,民族融合各方面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