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分析

 逸农农 2020-07-10

长医13级中医2班:赵正慧。指导老师:王明炯

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该条指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历代注家对本方的病机认识不一,许多后人在临床使用的也不全奏效。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如下:

1.太阳表证未解,邪入少阳,水饮内聚。伤寒五六日,发汗不当,复施以攻下,不仅太阳表证未解,而且使邪陷少阳,热邪与水饮侵扰于半表半里,故见斯证。至于水饮内结,是由于邪郁少阳,三焦之气不行所致。治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疏解太阳少阳之邪气,化饮散结而去满。

2.邪入少阳,亡津液内燥。伤寒治疗不当,使邪入少阳,津液损伤,胸胁满微结心烦,往来寒热等,皆为邪入少阳之证,小便不利,口渴者,则是汗下后之津液内燥之象。该方为小柴胡汤化裁而成,因其无呕而口渴,故去人参大枣加牡蛎,因其曾用苦寒攻下,故改生姜为干姜,守中而温之。

3.邪入少阳,阳气郁阻。伤寒,病邪在表,汗不得法,邪气未除,又复攻下,表邪内陷少阳,因而为病。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等,皆属少阳主证,少阳气机郁滞,相火内郁,津液难以四布,故但头汗出。治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枢机,通阳化气资液。

4.邪陷少阳,兼太阴虚寒。《伤寒论通俗讲话》指出:邪陷少阳,气郁不舒,故胸胁满微结,胆火上炎而,烁津,故心烦口渴热郁不得宣泄而上蒸,故但头汗出,正邪纷争,故往来寒热,无关乎胃,故不呕。三焦气机阻滞,所以小便不利,内伤脾气,太阴虚寒,故见腹满或大便溏泄。此证为胆热而脾寒,故治以清少阳之热,兼温太阴之寒。

由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成因看:本病形成于“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太阳病汗下之后,引起变证,多与患者体质因素有关,大概阳盛之体,多伤津从阳化热;阴盛之体,多损阳从阴化寒。“少阳不但为表里之枢,也为阴阳之枢,故临近太阴”。太阳病妄施攻下,一则邪气随下药之热内入于少阳,使其枢机运,胆火内郁;二则苦寒妄下,伤损太阴阳气,而使太阴虚寒运化失司,水饮内停成为本证。

由证治看:往来寒热,胸胁满微结,心烦口渴等,皆属少阳枢机不运,胆火内郁之证,但头汗出者,亦源于少阳郁滞,内外不畅,郁阳上蒸,小便不利则因于太阴脾虚,水湿不运。条文对太阴虚寒叙述的症状比较简单,根据病机结合临床,多伴随有腹部胀满纳差、大便溏泄等症状。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中,柴胡、黄芩同用,和解少阳枢机;桂枝、炙甘草、干姜三药相配伍,辛甘助阳,温补太阴之阳气而散寒化饮祛水湿;栝楼根生津止渴,与牡蛎相配伍,逐饮开结。证为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初服药,少阳郁热更得姜桂温燥鼓动,故有“微烦”之感;复服少阳枢机运转,气机得以宣畅,周身汗出,郁阻得伸,内外气机畅达而疾病痊愈。

综上所述,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为邪入少阳,亡津内燥,胆火内郁,兼太阴虚寒,水饮内聚。

《金匮要略》  柴胡桂姜汤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疟脉自弦,疟病位于半表半里属少阳,“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此为柴胡证,但寒不热之疟符合邪入少阳,亡津液,太阴虚寒之病机,因此方载服一剂如神。

    听说梦想着恢复中华民族汉唐医学雄风的仲景门徒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关注这个账号,因为它代表着梦想、坚持、努力、和创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