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快递业,究竟有多快?

 历史与见闻 2020-07-10
欢迎加入圈子:每日诗签
「诗词美文」收录各类型优美诗句
「诗词知识」收录诗词有关知识
「诗词创作」收录各类型诗词作品
期待您的加入~

在我国古代,快递业的发展对于一个王朝而言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重大工程。

倘若遇到边关告急,又或是流民叛乱,一个具有强大通讯能力的快递业往往能够及时将消息送达朝廷,从而使官方提前抢占先机。

正因如此,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们纷纷从国家层面开办起快递业,不仅建设了诸如“驿站”这样的快递点,还对重要文书设立了“八百里加急”等时效性要求。

那么,古代官办的快递业,究竟是怎样的呢?



01

士农工商是古代人的阶级划分,商人是最为低级的阶层,但有些可笑的是,一个国家的繁荣程度却与商人有着很大的挂钩。

商人喜欢讲价,古代上层人员却觉得人应该如水一样,上善若水,于是乎商人就成为了最低的一个级别。

不可否认的是,商人的出现,会给一个国家带来很多的便捷。

古代的马车是商人拉货的工具,由于许多通往外界的道路都不是很平整,加上有着许多的人没有饭吃,选择上山做匪,所以商人们在运送货物的时候,会让一些人来保护自己。

一方面是怕自己的货物丢失,另一方面是运送的物资太多,也的确需要一些人手帮忙。

这些需求就出现了新的产业链——镖局。

从汉朝至清朝,每一个朝代都有着许多的镖局出现,他们的作用就像今天的快递行业,是帮人运送货物的。

只不过这些镖局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保护货主的安全。

商人需要镖局帮自己运送货物,从这个作用上来看,其实商人的货物就是古代的快递,只不过这个商人既是买家,也是卖家。



02

驿站的发展来到明朝后,逐渐成为一个遍布全国干线的庞大体系,据史料记载,明代每60里设置一驿站,全国上下设立了近2000个驿站。

到了明朝中晚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明王朝越来越无力负担这样庞大的人员薪酬以及马匹费用了。

于是,明王朝便把一部分驿站的招待费,通过征税的方式摊派给百姓。

结果这一举动招来了海瑞的反对,向来以清廉著称的海瑞一纸奏章上书朝廷,痛陈苛捐杂税之苦,然后不管不顾地将自己下辖地区的招待费一口气降低到原先的1%,赢得百姓交口称赞顺便得罪了一大批同僚。

到了明朝末年,崇祯帝实在供不起这么多的驿卒,结果简单粗暴的来了场大裁员,一口气下岗了约30%的驿卒,哪知下岗员工中有个叫李自成的人,再就业选择了当大顺军,亲手逼得老板崇祯上了煤山。

不过,明朝官办快递业走向落寞之时,民间的快递业却得以发展。在资本主义的萌芽思想下,明朝永乐年间,京城就出现了由民间资本运作的“私信局”,平民百姓们终于也能用上特快专递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