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宁穷死,也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薛宝钗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明居士 2020-07-10
为何"宁穷死,也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薛宝钗就是典型的例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中曾言:"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古代女子所恪守的"三从",用饱含现代文明眼光来看,生活在这样社会氛围中的女性毫无疑问是不幸。

纲常礼教像枷锁一样固化着她们的思想,顺从、寡欲成为了理应恪守的本分,在诸多专为女性设定的条框中,"宁穷死,别娶生妻"似乎是一条不宣于口的约定俗成。

要知道古代繁琐的结亲流程,使得许多穷人因为没有办法给媒婆说亲的钱而无法娶妻生子,假若有了娶妻不打光棍的机会又为什么会放弃呢?

为何"宁穷死,也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薛宝钗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何为生妻

"生妻"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大臣李陵的《答苏武书》中,天汉元年汉武帝刘彻命中郎将苏武持节出使匈奴,苏武在被匈奴单于扣押19年后仍持节不屈的故事一直广为称道,但在匈奴人的高压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苏武那般通过刚毅守正就重见天日。

与他一道前往匈奴的将军李陵就在浚稽山苦战8天8夜被迫兵败投降,后来远在长安的汉武帝轻信小人进言误以为李陵以一心向敌,一怒之下便下令斩杀了李陵的家人,听闻皇帝此举李陵悲从中来,彻底断了回朝的念想。

直至汉昭帝继位,李陵少时幕僚同苏武一起力劝李陵回汉,可李陵只在《答苏武书》中言道:"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短短十六个字,写尽了他悲壮凄凉的前半生,而在这里我们也第一次见到了关于"生妻"的概念。

为何"宁穷死,也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薛宝钗就是典型的例子

早在汉武帝下令处死李陵家人时,他年轻的妻子逃过了一劫,由此可见所谓"生妻"惯指丈夫仍然在世,但早已无夫妻之实的女子。

在性别天平极度男权的时期传统礼教中有着"七出、五不娶"的说法,而"生妻"中有一类女子就包含在"五不娶"之列。同样是没有夫妻相处之乐,那么在寡妇都没有被针对的年代里,到底为什么"生妻"再嫁会被禁止呢?

二.《红楼梦》里看缘由

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荣府大奶奶李纨青年守寡,迫于守寡对象是家大业大的荣府李纨势必无缘另嫁他人,只得自愿守节。民间俗言"寡妇门前是非多",生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家庭,李纨并不是格外博学但她深谙在偌大的荣府怎样才能活下去,怎样才能活得更好。

为何"宁穷死,也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薛宝钗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繁花似锦,各怀心思的荣府李纨并不出彩,质朴的有些格格不入,低调的做人,低调的处世,谨小慎微带给她的是安稳有序的生活。她的精明用在了意想不到的地方,同时也值得庆幸她没有沾染荣府的软香红土。

她办诗社、爱酒、追求快乐,即使她不能穿华贵的服饰,在稻香村里的每一天都怡然自得,豪门大户的高院墙圈住了她的步伐,萦绕在心灵深处的活力却让李纨活出了自己的生活。可悲她年少守寡隐忍,可喜她心如鱼烛。

与李纨这样的可嫁但不嫁的寡妇不同,宝钗就是宁死勿娶的"生妻",在《红楼梦》的结局中宝玉稀里糊涂的娶了被偷梁换柱的新娘子薛宝钗。

为何"宁穷死,也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薛宝钗就是典型的例子

看似金玉良缘的家族联姻在黛玉泪尽而亡和抄家遭劫中逐渐走向终点,痴痴傻傻的宝玉终究是空梦一场,为尽早了解尘缘,看破红尘的他跟随一僧一道回到了青梗峰,独留未休新婚之妻薛宝钗无法另嫁他人。

在古代律法中明确的规定,丈夫未亡却也没有得到一纸休书的女子从名声上来讲仍然是妇人,倘若私自与其他男子结亲,原先的丈夫和婆家人都可以去官府状告,一定程度上等同于现代社会的"重婚罪",只不过古时候单指女方。

若是不顾法律迎娶这一类的"生妻",二婚的丈夫也会受到法律的惩处,这也就是不娶"生妻"的原因之一。

为何"宁穷死,也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薛宝钗就是典型的例子

还有另外一种"生妻"在《红楼梦》中也有对应的角色,她就是八面玲珑的王熙凤。一向懦弱的贾琏在经历了尤二姐吞金等事后,被大权在握的凤姐逼得走投无路,无可奈何之下一纸休书,风光无限的凤姐沦为了"下堂妻"。

在古代社会中"休妻"也是"生妻"的一种,但不同于宝钗的是如果有人娶,王熙凤也愿意嫁,并没有明文规定这桩婚事不可行。

可这样娇纵跋扈的弃妇,彪悍之名早已宣扬至五百里开外,又有谁会娶一个名声尽毁的妇人呢?卸去贾府管家奶奶的名声,王熙凤也不过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为何"宁穷死,也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薛宝钗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时而疯狂时而保守的"古人两性观"

"男尊女卑"的思想植根在每个古人的心里,似乎在严苛的礼教下古代女性的婚恋更像一锤敲定的买卖,实际上在宋代"程朱理学"出现前,两性关系并没有达到极致绝对的程度。从"程朱理学"中"男女授受不清"的理念伊始,产生了有男性制定的贞操理念,并强行的将它赋予女性。

明清时期,"贞洁烈女"上升到了以生命为标准的地步,以男权为主的社会甚至大肆标榜这种行为,女性生而为人的权利一点点的被剥夺,从开放自由一步步踏入封闭怪圈,这无疑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时代发展悲剧。

为何"宁穷死,也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薛宝钗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们追求的男女平权,不是一味地标榜两性其中之一,不是打造某种性别的独权社会,而是作为同等的人,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能成就自我。

现代文明的兴起一点点的剔除了"女性"这一名词被沾染上的腐烂蛆虫,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的选择,也都有权利在婚姻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及时止损,时间也终将证明类似"生妻"这样的糟粕观念势必会被人类良知所厌弃淘汰的。

文/史书百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