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为何说“宁穷死,别娶生妻”?“生妻”是什么意思?

 钰姐讲历史 2023-06-30 发布于四川

老祖宗留下的警示语,是智慧与结验的总结,有一定的道理,类似的还有“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宁娶亡人妻,不娶离婚女”等。

那什么是“宁穷死,别娶生妻”呢?这里“生妻”显然是一个生僻词,现代人基本不用。那古代的生妻指什么样的妻子呢?一起来看看。



一:生妻的由来

生妻一词由来已久,最早源自西汉李陵《答苏武书》中的一句:“老母终堂,生妻去帷”。这话意思:老母在家中亡故,妻子也改嫁了

提到李陵,大家并不陌生,也会想到西汉著名的“李陵事件”。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英雄善战,豪气干云,一度让匈奴闻风丧胆。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陵率5千精兵抗击匈奴,但被3万多匈奴骑兵围堵,虽拼死厮杀,却死伤无数仅剩十几人,李陵只得下马投降。

当时李陵面对惨景,堂堂七尺男儿流下热泪:“无颜见陛下,只能日后见机立功”。单于仰慕李陵,对他礼遇有加,把女儿嫁给他。

李陵投降震惊朝野,武帝盛怒S李陵全家。司马迁为其辩解被关入大牢,施以宫刑,艰难完成《史记》。李陵事件因司马迁更名垂于史。

李陵投降前一年,史上著名典故“苏武牧羊”主人公-汉朝著名使节苏武出使匈奴,但被扣留。匈奴对苏武威逼利诱,想要他投降。

苏武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因而被匈奴放到北海放羊。单于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摆明是想长期羁押。

这期间李陵投降了匈奴,作为苏武的好友,李陵被单于委派劝降苏武,但苏武仍未降,就这样孤零零在北海放了19年羊后才得以归国。

公元前81年,须发皆白的苏武被匈奴释放回到汉朝后,便修书劝李陵归汉,李陵便以《答苏武书》来答复苏武,书中有这样的句子:

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这话是李陵总结苏武遭遇的,说他壮年奉命出使匈奴,却被扣押19年之久,须发皆发回家时,老母亲已去世,年轻妻子也已改嫁离去

《汉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可印证:“子卿妇年少,闻以更嫁”,子卿是苏武的字,说苏武的妻子年纪还轻,就听说已经改嫁了。



二:“生妻”是什么意思?

从以上的典故,我们不难发现,生妻原意是指“年轻的妻子”。苏武在北海放羊,还在世时,年纪轻轻的妻子就已改嫁,离家而去了。

当然,这里不是说苏武妻子不守妇道,丈夫还在世就改嫁。很可能苏武被匈奴扣押牧羊北海后音信全无,妻子以为他已离世才改嫁他人。

“生”不是用来形容妻子,而是形容丈夫的,是说丈夫还活着。生妻简言就是指丈夫还没死的单身女人,这样我们对生妻就易于理解了。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及观念改变,“生妻”含义变更广了,生妻很多时候指被婆家休掉的女子,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也看到过古代休妻。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但也要符合“七出”条件,才能被婆家休,否则就是违法的。七出在唐以后才出现,内容源于汉代《大戴礼记》。

七出:不顺父母、无子、YIN荡、有恶疾、口多言、窃盗

古代符合“七出”被婆家休掉的女子,也叫生妻。而今天“生妻”一般大致理解为离婚的女子,但毕竟古今有别,我们一般也不说生妻。

还有一种生妻就是指偷偷离开了丈夫的女子,但是她与丈夫的婚姻关系依然存在;还有指丈夫因某些原因不能陪在身边而改嫁的女子。

综上,“生妻”在古代指年轻的妻子,后来指被婆家休掉的女子,再后来到我们现在大概率是指离婚的女子等,当然这仅为一家之言。



三:为什么“宁穷死,不娶生妻”?

古人说“宁穷死,不娶生妻”,它是长辈们告诫那些没有结婚的男子:宁愿自己一个人受尽贫困、孤独终老,也不要去娶他人的生妻

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警示语,宁愿穷死都不娶生妻?他们对生妻为什么如此不待见呢?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娶生妻”易有纠纷

从上面文字中,我们知道,生妻在古代是丈夫还在世就改嫁或被婆家休掉的女子,即便现代娶离婚的女子,都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牵扯。

比如,一位女子的丈夫出差5年音信全无,妻子以为丈夫已故,就改嫁了他人。但3年后丈夫突然回家,那她后来的丈夫该如何自处?

因此,在没确定女人丈夫是否故去时,一般人还是非常忌讳娶生妻的。如果生妻与原丈夫感情好,又想要跟他回去,现任丈夫又该咋办?

《红楼梦》里薛宝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宝钗成功嫁入贾府,宝玉痛失所爱,万念俱灰,看破红尘而出家为僧,宝钗就此守了“活寡”,成为名符其实的“终身误”。

宝钗就成为一个可怜的“生妻”,一生不得改嫁,他人也不敢娶。宝钗聪明一世,表面上得到了至爱,却也逃不过旧时女子悲惨命运。

古人还说过“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寡妇与生妻相比,优势是死了丈夫没有牵扯,更为单纯,因而在两者相较时,自然会选择前者。

有意思的是,寡妇在古代原是不招待见的群体,但在与生妻相比时,却受到世俗偏爱,除了讽刺外,更说明封建理念对女子残害之深。



2、生妻或有品德等问题

前面提到“生妻”也指犯了七出被婆家休的女子,七出包括:不顺父母、无子、'Y荡、恶疾、口多言、偷盗,在古代被当作“铁律”。

在现代情节严重也会导致离婚,古今价值观虽有不同,但某些观念还是一致。如果出现品德、盗窃、出轨等问题,还是难以让人接受。

比如不孝顺父母,在古代父母是天,不孝顺就是天大的事,在现代如果虐待公婆,情节恶劣等,这样的女子离婚后,又有几个人敢娶?

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子不能生子被休就很难再嫁,娶了也会遭人非议。现代人们观念发生转念,无子可领养,但也忌讳。

还有犯Y荡、盗窃的,古今都不能接受,这涉及到人品、作风等问题外,一个家庭如娶这样的女子,不仅自家遭罪,还会被人戳脊梁骨。

“有恶疾”古今大多会敬而远之,谁家愿意娶一个病秧子在家伺候呢?除非有真爱,不介意对方的身体健康状况等,不过那种情况很少。



3、古人的偏见

“生妻”一词原本就是古代衍生的词汇,现代人基本不用。既然是古代产生的,难免有旧时偏见,比如对女子“七出”的标准就很严苛。

古代女子地位本就低下,男女不平等。在古代好些品德高尚、贤惠端庄的女子都是“被生妻”的,比较有名的是陆游的前妻唐琬。

唐琬20岁时与陆游结婚,婚后两人伉俪情深,引陆母不满,认为陆游囿于情爱,耽误前程,后又说唐琬婚后1年无子,令儿子休她。

陆游只得另置别院安置唐琬,被其母发现后,棒打鸳鸯,命陆游另娶王氏为妻。多年后,唐陆二人在沈园相见,感慨万千。

陆母对唐琬就是一种偏见,一是认为儿媳儿子感情不能太好;二是认为儿媳1年未生子也不行;三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陆母生生拆散了一对感情缱绻的有情人,让儿子休了唐琬,唐琬就成了“生妻”。在那个年代里女子被休,要遭受多少人的指指点点。



“被生妻”的唐琬失去竞争力,后来嫁给了大自己10多岁的嗣濮王第七子赵士程为继室。《三山志》里曾记载,唐琬生了一儿一女,可见她并非不能生,只是时间问题。

古代对女子的偏见,何止唐琬?封建社会下男女不对等,女子被休实在是那个社会最大的“误会”,让女子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生妻一词也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与歧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没有“生妻”一说,而只存在于古代,就是因为现在男女平等,懂得尊重女性。

所以,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有历史和社会局限性,需结合一定社会背景来理解,摒弃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真正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大家怎么看呢?你认为什么是生妻?古人为何说“宁穷死,不娶生妻”?欢迎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