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加节制玩手机——暑假欠下的账,开学是要还的

 思维导图干货集 2020-07-10

欢迎阅读我的第1190篇日更文

暑假来了,孩子们高兴,家长却开始担忧:别人家那些有自控力的孩子在这个暑假里会加倍努力,而自律性差的孩子,一不留神就会养成许多坏习惯,比如熬夜赖床、狂吃零食、拖延不写作业、最要命的是沉迷网络游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低头玩手机”。如果这样,孩子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已经输了。

目标感强的孩子刚一放假,就会拟定好悠长假期里的学习计划,打算弯道超车开学上一个新台阶;还有很多孩子准备到远方去看一看,领略不同的人文风景,在旅行中学习。

长长的两个月下来,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暑假第一“杀手”——手机瘾

1

手机瘾正在侵蚀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力。网络和游戏成瘾都会对青少年的大脑带来功能和结构上的改变。

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人们在玩视频游戏的时候,大脑会释放出大量的多巴胺。长期释放大量多巴胺,其他活动对孩子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例如,沉迷游戏的孩子很难对攻破一道数学难题、阅读一本好书再上瘾。
另外,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大脑白质会出现结构性变化。白质纤维负责在神经元之间沟通传递信息,它的减少会导致神经元信号传递速度减慢,回路变短甚至紊乱,进而引起记忆功能的减弱与认知情绪功能的紊乱。

网瘾青少年的大脑层厚度也是显著低于无网瘾的青少年,这一变化也会引起认知功能的下降。
网络成瘾,沉迷游戏,会让大脑正在发育期的孩子慢慢变笨,作为父母怎能不着急?

父母需以身作则

2

父母自己都控制不了手机瘾,又怎能教育好孩子?边玩手机边陪孩子,是许多家庭亲子相处的常态。爸妈低头刷朋友圈,看资讯,孩子在一旁做自己的事。研究表明,长期受到忽视的孩子易发生心理、行为或情感的异常问题。

父母玩手机是对孩子的“冷暴力”。因为父母爱玩手机不与孩子沟通交流,导致了亲子关系的淡漠,阻碍了生命中本来应有的乐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首先要做到。低头族的父母,教会了一群低头族的孩子,如果想让孩子改变,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科学引导孩子使用手机,有以下几个小贴士:

限时间:越小的孩子每天看手机的时间应该越少,美国科学家给出的建议见思维导图第一条分支。

限地点:餐桌和睡觉的床上都不适合看手机。吃饭的时候玩手机会导致心不在焉且影响身体,也是非常不礼貌的表现;睡觉前看手机会影响睡眠质量及视力问题。

限内容:智能手机经常会跳出一些不健康的链接,对孩子的身心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家长应引导孩子选择积极向上、经典益智的内容,帮助孩子下载一些非常有意义的APP。

选替代:告诉孩子,除了玩手机,你可以做很多对身心都有好处的事,比如看书、运动、户外活动,或玩其他益智类游戏,不一定非得是手机和IPAD。

延迟满足,养成好习惯

3

还记得那个持续观测了30年的“棉花糖”实验吗?当年忍住没吃棉花糖的四岁孩子,后来在学校的表现要比几分钟后就大口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好得多,在13年后的SAT测试中他们的分数更高,在20年后他们的大学毕业率也更高,而在30年后,他们的收入也更加丰厚。

能够控制自己冲动的自律个体,能够构建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就是让大部分日常行为按照合理的路径规划,让自己用健康而长远的方式与世界相处。

当孩子们目标笃定、能够自己主动构建积极可靠、富有能量的好习惯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能够用自己最精彩的方式度过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