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才严世蕃的结局细思极恐:聪明绝顶有领导力,被杀只因太“作”

 思明居士 2020-07-10
鬼才严世蕃的结局细思极恐:聪明绝顶有领导力,被杀只因太“作”

“鬼才”严世蕃

明嘉靖年间,出过一个遗臭万年的大奸臣--严嵩,说起他的罪名,可谓是罄竹难书。他结党营私、贪婪奢靡、陷害忠良、狡猾残暴,总之,我们能想到的所有形容恶人的词,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

可是,你可能不知道,他本人远达不到这种坏,并不是要为他辩白,而是因为他不够聪明,他所有的恶行,其实都来自于幕后的这个人,他的儿子--严世蕃。

鬼才严世蕃的结局细思极恐:聪明绝顶有领导力,被杀只因太“作”

严世蕃很聪明,是明朝时期有名的鬼才,他博闻强记,熟悉各种典籍,还精力旺盛,精通政务,最重要的是,他特别擅长窥察人心,比如非常能揣摩嘉靖帝的心思,深得嘉靖帝欢心。

但遗憾的是,严世蕃此人,“短项肥体,眇一目”,也就是说,他身有残疾,而且还是个大胖子,在当时的环境下,他是无法通过正常的科举制度登上政治舞台的,因此,尽管他这么聪明,最后也只能“由父任入仕”,即通过他父亲的关系,出任一些不太重要的官职。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自负的严世蕃心理上产生了扭曲,开始作天作地。看过明史的人,会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变态。

由于嘉靖帝沉迷修道之术,当时的朝堂基本上掌握在严氏父子手里。朝堂上乌烟瘴气,一大半的人都是严党,他们父子成了隐形皇帝,很多忠良死在他们手里。

鬼才严世蕃的结局细思极恐:聪明绝顶有领导力,被杀只因太“作”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有两位:

  • 沈炼

曾任锦衣卫的沈炼冒死给嘉靖帝上了奏章,陈述严氏父子的恶性,但被嘉靖帝认为是恶意诽谤朝廷忠臣,不仅给撸了官职,还被打了一顿,后来,又遭遇了严氏父子的报复,自己被斩,三个儿子两死一流放。

  • 杨继盛

杨继盛可谓是明朝第一直臣,他当庭向皇帝陈述严氏父子的恶性,言辞激愤,证据确凿。就在严嵩以为自己这回一定完了时,严世蕃却抓住了杨继盛的把柄。杨继盛在奏章中提到,如果皇帝不信自己的话,可以去问问裕王和景王。严世蕃说杨继盛这是在串通两王,短短一句话,就让嘉靖对杨继盛起了杀心,因为他最痛恨的就是谋逆。最终,杨继盛死在狱中。

以上两位,虽死犹荣,在之后漫长的倒严路上,他们仍旧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权利和欲望的推动下,严氏父子终于开始走向灭亡,嘉靖帝念旧情,没有杀他们父子的头,只让严嵩回了老家,把严世蕃发配到了雷州。

但严世蕃怎么肯去?他大摇大摆地回到了祖籍,开始大张旗鼓地修缮大别墅,被御史林润知道后,批斗到了皇帝那里。

鬼才严世蕃的结局细思极恐:聪明绝顶有领导力,被杀只因太“作”

按理说,这不会影响到严世蕃,毕竟他就算倒台了,朝廷里还有大批根深蒂固的严党在。怀就坏在,他有个好兄弟叫罗文龙,在发配途中逃跑了,逃跑就逃跑吧,这家伙还投奔了倭寇,做了汉奸,不仅如此,他还每天叫嚣着要杀掉推倒严党的首辅徐阶。

本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罗文龙出事,就等于严世蕃出事,于是俩人都被押解回京,等待皇帝裁定。

押是押回来了,可怎么定罪呢?

狡诈的严世蕃对罗文龙说:“你不用怕,他们怎么抓的我们,还得怎么放了我们。”他故意对外宣布散播自己最怕沈炼和杨继盛的事被揭发,于是,负责给他们定罪名的三司就想用这两个人的事,来给严世蕃定罪,却被徐阶拦下。

最后,徐阶在给皇帝的奏章里,给严世蕃定了三条罪:

  • 勾结倭寇,等同叛国
  • 暗中训练武装力量,图谋不轨
  • 在有龙气的地皮上给自己盖房子,罪大恶极

皇帝看了以后,果然勃然大怒,当即下令要杀了严世蕃。

至此,严世蕃大势已去,严党的势力才算真正土崩瓦解。失去严世蕃以后的严嵩,孤独地死在老家的暮所里,无人凭吊。

以古为镜,借鉴职场经验

伟大的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讲了这么长的故事,咱们就来看看,以严世蕃为镜,我们可以找到哪些职场经验来借鉴?

1、戒骄戒躁、戒顾影自怜

严世蕃聪明绝顶,可惜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正常发挥才能,只能凭借父亲的权势,在尚宝司工作。尚宝司是什么地方呢?这里是明朝掌管宝玺、符印的机构,各种牙牌、鱼牌、令牌就是从这里发放出去的,等同于现如今管理通行证的部门,而且,尚宝司还要跟宫里的尚宝监一同做事,也就是说,聪明绝顶的严世蕃,不仅不能踏上政治舞台,还要每天跟一群太监们互相协作。

超级自负的严世蕃怎么能受得了这些?于是,他开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鬼才严世蕃的结局细思极恐:聪明绝顶有领导力,被杀只因太“作”

反观职场中,同样有不少这样的情况。比如:努力又有才华的人,比不上会经营关系的人;踏实能干的人,比不上会察言观色的人,再比如:明明成绩很好,却得不到重用和提拔;明明不是自己的错,最后却要背黑锅等等。

职场中的怀才不遇和忍辱负重,比比皆是。想要不被乱花遮望眼,误入迷途,就得戒骄戒躁、戒顾影自怜。具体做法如下:

  • 自信内敛,做一颗积极向上的“小蘑菇”’

初入职场会有一段灰暗的时期,不被重视,总被人批评和轻视,这个时期被称为“蘑菇期”,焦躁和顾影自怜会让人失去做“蘑菇”的耐心,进而失去获得阳光雨露的机会,夭折在成长之初。因此,踏下心来,做一颗积极向上的“小蘑菇”就非常重要,它会让我们摒弃掉那些消极的杂音,积极获取能量,用最快的速度长成“大蘑菇”,从而被人看到。

其实,严世蕃也有过“蘑菇期”,但他并没有好好利用,他的博闻强记和善于心计,都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上,让他最终长成了一颗“毒蘑菇”。

鬼才严世蕃的结局细思极恐:聪明绝顶有领导力,被杀只因太“作”
  • 三观正,有是非观,做好职业规划

严世蕃的三观就很扭曲,他本可以好好应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辅助严嵩的同时,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可是,他却走了另外一条路,他认为自己最聪明,天底下所有人都被他玩弄在股掌之中,就连皇帝也不例外,所以,他肆无忌惮地破坏规则,做最贪婪的人。

因此,想要在职场中走得远,走得稳,三观一定要正,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外界环境所困扰,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并达成目标。

2、不搞派系斗争

看到过一个讨论:我刚到一个单位,发现单位里有不同派系,我要不要加入一个派系呢?

这个提问者,很大程度上是个职场小白,总觉得自己进入公司后,无门无派没有根基,会被人欺负。

严世蕃倒是有派系,他还是派系中最大的头目,可到头来,他的死,却也是受派系连累。说连累其实不够准确,他本身就是始作俑者,但是,他原本是可以活命的,要不是派系成员罗龙文作死,把他拉下马,他也不至于被抓回京,或者还有机会翻牌。

鬼才严世蕃的结局细思极恐:聪明绝顶有领导力,被杀只因太“作”

由此可见,派系就是个双刃剑,而且很大程度上,它带来的伤害,远比利益更多。

既然不能搞派系斗争,那么该如何处理要不要加入派系的问题呢?

  • 做好本职工作

无论是谁,进入公司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等着看要加入谁的派系的,因此,工作才是我们立足的根本。

而且,做好本职工作,还是让我们保持中立而能不被派系牵连的法宝。对工作负责,拿成绩说话,不伤害任何派系的利益,也不依赖任何派系的权利,自自在在一身轻松。

  • 傍老板的派系,比任何派系都有效

优秀的人,一定是各个派系拉拢或者排挤的对象,这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找最大的派系来依傍。谁是最大的派系呢?当然是老板!

任何派系之间争斗的中心,都是老板权利的倾斜,大家既然都靠老板吃饭,那何不直接找老板来傍呢?这样做,既能表达忠心,还能两边都不得罪,让两边都对自己保持距离,何乐而不为?

鬼才严世蕃的结局细思极恐:聪明绝顶有领导力,被杀只因太“作”

如何才能让别人知道你是老板派系的人呢?方法也有两个:

  • 积极回应老板提出的想法,并能快速执行,给出结果。
  • 老板重视的工作,要及时主动给与反馈,让老板看到你的努力和能力,主动接近你,向外界传递认可你的讯息。

3、永远保持敬畏之心

严世蕃自诩已看透嘉靖帝,所以,即便他承认当初自己陷害沈炼和杨继盛,他也笃定皇帝不会杀他,因为,他知道,嘉靖帝最好面子,当初是嘉靖帝下令杀死沈炼和杨继盛,如果他现在又杀严世蕃,等于承认自己当初错了,这对于嘉靖帝来说,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因此,如果三司拿这个罪名来治他的罪,嘉靖帝不仅会放了他,还会问罪三司。

严世蕃确实考虑的不错,但他小看了徐阶。徐阶同样看透了嘉靖帝,所以他选择用嘉靖帝最痛恨的“通倭”和“谋反”来定严世蕃的罪,一击致命。

鬼才严世蕃的结局细思极恐:聪明绝顶有领导力,被杀只因太“作”

职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拼的不再是能力和技巧,而是再次回归到最平凡朴素的敬畏之心上。比如:做生产的,要对质量有敬畏之心;做销售的,要对客户满意度有敬畏之心。

作为管理者,想让员工对企业忠诚,对企业有归属感,那就要对员工的发展有敬畏之心;作为员工,想得到更好的待遇,就要对工作有敬畏之心,要爱岗敬业,要努力钻研。

敬畏之心,是职场发展道路上点石成金的那颗神奇的手指,失去它,职业发展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结语

不可否认,严世蕃确实是个人才,据说,皇帝随口说出的一段话,他都能很准确地说出出自哪本书,哪个段落。如果,他能把这份聪明才智用在正确的方向上,可能历史就会被改变,他会成为明史上不可多得的名臣。由此可见,职场中,才华并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三观正、明是非、有职业素养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