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痰湿与湿气的祛除

 新用户78164330 2020-07-10

喜欢中医的人经常会听人说“你湿气重”、“你痰湿太多”之类的话,现在的中医师也往往做此判断。然而对于湿气、痰湿,大部分人还是不甚了了。

先说湿气。

湿首先是一种气候要素。我们的空气中含有水汽,水汽比例越小,空气就越干燥,水汽比例越重,空气就越潮湿。现代气候学有空气湿度的概念,一般空气湿度为50%—60%时,人体会感觉舒适,低于40%时,人体就觉得干燥不适,超过70%时,人体就会觉得潮湿难耐。通常所说的湿气就是这种潮湿难耐的气候。

湿气作为一种气候,从时间上看,往往出现在夏末秋初,中医所谓长夏季节,以五运六气来看就是太阴湿土主管的四之气(约7月23日~9月22日)。这段时间降雨较多,空气湿度大,屋内潮湿,人们皮肤粘湿,肢体怠惰,胃口也不佳,会出现很多不适感。

湿气作为一种气候,从地理上看,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地势低洼,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是古人所谓“卑湿之地”,再加上终年多烟雨迷雾,空气中的水汽较重,这一地区的人也易受湿气侵袭。

最早古人对湿气的定义就是如此,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中的一个,因此湿气致病,是一种外来邪气。湿在五行中属“土”,在脏腑中对应“脾”。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空气中湿气过重,会渗透皮肤,侵袭肌肉,导致皮表体液代谢障碍,引起皮肤肿满,四肢也会感到沉重无力。这些与脾有关,需要健脾祛湿。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外来的湿气还容易顺着肌肤经络,沉积在关节间隙,《金匮要略》所说“湿流关节”,会影响关节经络的通畅与阳气的运行,导致关节疼痛。若与风寒相合,风湿、寒湿侵袭关节,那关节疼痛就比较严重且顽固,难以屈伸。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湿气还容易引起肢体痿软无力,湿气重的时候四肢阳气不够通畅,肢体怠惰,人不想动,再严重的话,四肢阳气难以通行,小筋弛长,无力收缩,四肢无力,这是古人所谓的“痿证”。

以上所说,都是中医“湿气”最原始的含义,也即湿气是外在之邪。然而到了宋代开始,“湿气”就与“痰饮”混为一谈了。

南宋的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

脾虚多病湿,内因酒面积多,过饮汤液,停滞腻物,烧炙膏粱过度,气热薰蒸,浊液不行,涌溢于中,此湿从内作。外因坐卧湿地,雾露阴雨所客,澡浴为风所闭,涉水为湿所郁,郁于表腠则发黄。

此段论述,后半部分“外因”乃是湿气本义。前半部分“内因”乃是出于痰饮,非湿气本义,很需要指明。

影响到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也说:

湿之为病,有出于天气者,雨雾之属是也,多伤人脏气。有出于地气者,泥水之属是也,多伤人皮肉筋脉。有由于饮食者,酒酪之属是也,多伤人六腑。有由于汗液者,以大汗沾衣,不皇解换之属是也,多伤人肤腠。有湿从内生者,以水不化气,阴不从阳而然也,悉由于脾肾之亏败。

痰饮是什么呢?简单说,痰饮就是饮食不当、消化不力,造成的病理因素。我们每个人的消化能力,吸收能力都有一个定量,超出这个定量,暴饮暴食,人体就难以消化吸收,身体当中就会有代谢残留。如果喝很多水,一部分水转化吸收,滋养血脉脏腑,剩余的未被完全转化停留于脏腑之间,组织间隙,甚或存留于气管肺叶、横膈上下、胃底肠弯。这些都叫痰饮,它会消耗身体的阳气,阻滞阳气的通行,久而久之,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

痰饮形成的原因也是与脾有关。说白了就是脾胃消化功能弱了,所以才有一些水液未能完全吸收。有些人是自小脾胃弱,后天饮食未加注意,很容易导致痰饮滋生。有些人年轻时有个好脾胃,但是饮食不加节制,胡吃海塞,脾胃超负荷运转,迅速衰弱,最终也导致痰饮滋生。

另外,有些食物本来就难吸收,会对脾胃产生很大压力,如牛奶、奶酪、奶油、肥肉以及甜腻食物等等,这些都与痰饮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宋代开始,湿气就与痰饮混在一起谈论了,所以经常听到“痰湿”这个词,而且,痰饮、湿气都与脾的功能相关,后世中医也多将二者放在一起治疗。

《景岳全书》云:湿证虽多,辨治之法,其要唯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湿热之病,宜清宜利,热去湿亦去。寒湿之病,宜燥宜温,非温不能燥也。

我们要去湿气,首先就要辨别寒热。以下是寒湿、湿热引起的症状,

寒湿:肢体关节肌肉重着、肿胀、麻木、酸痛,遇冷及阴雨天气加重,屈伸不利,得热痛减,以下肢关节多见,肌肉痿软无力,面色苍黄或浮肿,身体沉重,四肢困乏无力,四肢不温,胃口不佳,胃胀腹胀,时有呕吐,或有男子阳痿,女子带下清稀,大便稀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或沉迟无力。

湿热:头身困重,或有发热,发热多在午后明显,且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且并不因出汗而减轻,关节局部肿痛,脘闷腹满,烦躁易怒,恶心厌食,大便秘结,或大便通而不畅,粘滞难尽,或有急性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尿短赤色黄浊,皮肤湿疹疮疡,皮肤瘙痒难忍,眼屎耳屎分泌旺盛,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中医祛湿之法有三种:

解表祛湿:通过发汗,将体内湿气排出去。若有皮表湿气,或关节痹痛,可用中药发汗。若无明显症状,可用香辛调味料如生姜、紫苏、桂皮、罗勒叶等煮汤发汗,也可运动出汗以排湿。

健脾化湿:利用中药增强脾胃功能将湿气消化吸收,以祛湿。药食同用的可选择白术、茯苓、薏苡仁、白扁豆。若有明显症状需要找中医开方。

利水渗湿:利用中药通利小便,将湿气从小便中排出去。药食同用的可选择赤小豆、车前子、玉米须、冬瓜皮。若有明显症状需要找中医开方。

玉米须

以下是依据三种方法推荐的方剂,供大家参考选择,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解表祛湿方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炙甘草)

解表祛湿。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甘草附子汤(炮附子、白术、桂枝、炙甘草)

解表祛寒除湿。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

健脾化湿方

参苓白术散(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补脾,益肺,化湿。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平胃散(苍术、厚朴、陈橘皮、炙甘草)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胃苓汤(苍术、陈皮、厚朴、炙甘草、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

祛湿和胃,利水止泻。脾湿过盛,浮肿泄泻,呕吐,小便不利或癃闲,大便飧泄,濡泻。夏秋之间,中暑挟食不消,吐泻腹痛,或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

五积散(白芷、枳壳、麻黄、苍术、干姜、桔梗、厚朴、甘草、茯苓、当归、肉桂、川芎、芍药、半夏、陈皮)

散寒祛湿,化痰消积。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

四妙散(苍术、黄柏、薏苡仁、川牛膝)

清热燥湿。湿热下注引起的腰腿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利水渗湿方

五苓散 (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茵陈五苓散(茵陈蒿、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

利湿退黄。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萆薢分清饮(萆薢、黄柏、石菖蒲、茯苓、白术、莲子心、丹参、车前子)

清热利湿,分清别浊。湿热下注,尿有余沥,小便浑浊,气味难闻,舌苔黄腻。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柴胡、当归、生地、生甘草)

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阴部肿,阴部痒,阴部潮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