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贴】DELL Precision 7750评测连载3:机本正测

 Budiye 2020-07-10
 本帖最后由 tenshow 于 2020-7-10 12:51 编辑

各位见谅,因文中图片太多,上传之后逐一插入操作实在繁琐,于是我直接从51nb全文复制粘贴,所以图片不是原版高清的……所以特意自己加上了【转贴】的题头……


本评测为连载方式,如有延误或太监,可能不会及时通知,敬请谅解!

连载1:速度第一 !
连载2:性能如何 ?
连载3:本文

本文内容,在连载2结尾时有所预告,主要是对Precision 7750的端口连接、键盘鼠标、屏幕显示、稳定性与舒适度、以及环保排放,进行力所能及的全面评测。
实际上,对于一般的评测文章和通常需求的读者来说,有了连载1和连载2的内容,已经完全满足了----只有像笔者这种吹毛求疵的作者、讲究寻根问底的重度读者,才需要连载3和之后连载4的内容。
还有一点,那就是:对于像DELL Precision 7750这样的移动工作站,追求性能至高功能丰满,类似于笔电界的重型战列舰,笔者觉得全面阐述(使用几百张图片表格和上万文字)的作业才有意义。
当然,笔者并不否认短平快作品(快速的、短小精悍的评测文章)的价值和意义,笔者也有写过短平快作品,如6年前的《ThinkPad E531评测:我想做个好机》(有兴趣有时间的读者可往查看)。


以上,是笔者用来应付部分读者的部分质疑的:为何你写一篇评测,总是喜欢使用连载的方式,而且时间跨度长达一个月乃至更多?而且不少文章无疾而终简直是无视读者……
好了,回到正文!



机身概述
DELL Precision 7750其外观和轻度拆解在连载1中做了介绍,作为一台17英寸性能机型,其尺寸和重量,在上一代的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瘦身,下图是官方的数据:其中,高度常称为机身厚度,起始重量即最轻重量。


笔者当然承认Precision 7750瘦身所带来的好处:整机更轻更薄投影面积更小,外观上更为低调的同时,还保持了深邃与时尚。


下面3张图片,是Precision 7750和ThinkPad P71的外观尺寸对比图片----可见,7750在物理尺寸的三个维度上,都明显小于同是17英寸机型的ThinkPad P71。







然而,笔者认Precision 7750为此付出的代价很多,其代价的重要性依据笔者的习惯需求排列如下:
1.失去了底部维护舱盖的快速拆装功能(虽然有个SSD Roor),无法对内置电池进行快速断通操作,同时SSD和内存的拆装非常不便;
2.机身投影面积减少之后,无法再兼顾可以安装一个2.5英寸硬盘的可选自由;
3.失去了屏幕上盖实现180度的展开功能;
4.为了实现屏幕窄边框,WLAN天线被迫放置到机身基座的两侧,理论上对无线信号的收发有一定程度上不良影响;
5.在WLAN天线被迫放置到新的位置之后,原来在上代机身基座两侧的散热排风口,在7750上不再存在,理论上少了两个散热风道,使得整机散热机能有所受限。

上面第1点不用多说,DELL无法抵赖;
第2点的话,笔者去年测试上代7740时,就特意自行购买了64Wh的电池和M.2 to 2.5“SATA转换支架,这样可以在放弃高容量电池之下,7740实现内置3个M.2 SSD+1个2.5” SATA SSD,比只能内置4个M.2 SSD,种类上更为自由,容量上更为可观,价格上可以更低廉。


第3点对于部分用户也许是无所谓的,笔者就不多费笔墨纠缠,只用一句话描述----想不到DELL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
下图是2018年笔者评测HP ZBook 17 G5和DELLPrecision 7730时的屏幕展开角度比图。


第4点,据笔者所知,现在不少品牌的机型也如此,比如说ThinkPad X1 Carbon的某一代开始也是如此类似安排了。笔电内置WLAN天线在高度上降低20厘米,其收发信号是否一定严重受损,使得日常使用受限,这点笔者倒毫不担忧,毕竟各大厂商都是经过严禁设计和严格测试的,日常使用必定看不出较大差异。但收发信号不如安排在屏框两侧(或上方),那是一定的。
第5点的性质,其实和第4点的一样。具体的测试表现,将在后文稳定性测试和环保排放测试部分看到。

Precision 7750付出以上代价之后,新设计之下的机体刚性又如何呢?
由于整机外壳使用了金属材质制造,所以笔者使用双手对其机身基座,施加对各种角度和各个方位的大力挤压和搓揉,都没有发现有任何形变和异响;使用单手大力抓住掌托的一角,然后平端着其移动,也没有观察到机身基座有任何变形,完全好评!
笔者尝试单手开启上盖,非常完美:动作流畅而又不失稳重,合上上盖时也做到了如此。
在展开屏幕上盖之后开机点亮屏幕,在屏幕后方(A面)大力按压,是能肉眼发现有形变,但屏幕显示难以出现波纹;只有把双手分别放到屏幕上方左右边缘部位,再施加大力反方向进行扭曲,才能看到屏幕显示出现明显的波纹。
而且Precision 7750的机身基座边缘进一步圆角圆滑化,手持其移动时,无论是合拢上盖的状态,还是开启上盖的状态,手感都非常舒适,有一种“神器在手,天下我有”的错觉。


至于Precision 7750在遇上暴力意外----比如说从高处跌落----其新设计的机体之下的内部构件,是否能受到较好的保护,由于笔者没有宽裕的经济条件,不能做出测试(虽然这台Precision 7750带有三年意外保险,意外跌落损坏也在保修服务范围之内,但是不道德没良心的事情笔者是不做的)。在连载1的轻度拆解内容中,各位读者应该可以看出,Precision 7750的内部架构,没有使用类似防滚架的框架设计,在笔者拆装过程中,感觉其非常紧凑工整,没有松散零乱的现象,所有部件的固定都非常牢靠。
但是,笔者依然担心,由于Precision 7750的屏幕不能实现180度展开,在下面这个状态时,如果有人不小心从上方一脚踩下……那么,就只有DELL的意外保发挥作用了。



端口连接
Precision 7750和其上代比较,在端口方面没有做出妥协,依然保持了丰富而又数量足够的各种端口插槽。下面是官方的说明图。


不过,如下面2张图片所示,和体积明显要大一号的ThinkPad P71比较,其端口和插槽在数量和种类上,还是有所不如。P71凭借尺寸劣势,在端口插槽上多了1个USB-A和1个ExpressCard 34插槽。





同时,这种情形同样体现在内部结构上,P71的电池是直接简单的快速拆装,存储组合是2个M.2 2280 SSD插槽+1个2.5英寸SATA 仓位+1个光驱仓位(可换装为2.5英寸SATA 仓位)。而且,笔者有时候会幻想:ThinkPad P71的2.5英寸SATA 仓位和光驱仓位的物理空间,完全足够设计为并列的2+4=6个M.2 2280 SSD插槽啊!这样整机就可以实现内置合计8个M.2 SSD……


停止幻想,回到Precision 7750上面来。
Precision 7750拥有3个USB 3.2第1代端口(支持 Powershare)----笔者简称为USB-A 3.2.1(USB联盟的命名方式很万恶),还拥有2个USB 3.2第2代 Thunderbolt™ 3.0 Type C端口----笔者简称为USB-C 3.2.2+TB3。
其中,USB-A 3.2.1支持最高10Gbps的传输速率,USB-C 3.2.2支持最高20Gbps的传输速率,TB3方面,当然支持40Gbps的传输速率,并似乎、应该、还可支持DELL理论上的2*130W=260W的电力输入,以及必不可少的连接各种TB3外设的功能(包含eGPU和有限的菊花链),这部分测试内容,笔者安排在连载4中展开,此处略过。
同样,其SD卡读卡器、智能卡读卡器和NFC感应功能的测试,笔者也安排在连载4中。

下面开始,是笔者认为对人日常使用体验舒适度非常重要的部分----输入输出部分----输入:键盘鼠标,输出:屏幕显示。

输入:键盘鼠标
先看看DELL官方在中文页面对Precision 7750键盘的介绍----体验升级,键盘设计更新:凭借1.6毫米的键程、全新的时尚外观和可选的指纹读取器,轻松开展工作。


笔者使用了Precision 7750的键盘大约2小时,用来完成之前连载2的文本内容的编辑工作。笔者的个人体验结果是:可以、还行,过得去、算流畅,键馈合理、声音适宜。其中,位于键盘最右上角的、可选和指纹一体化的电源按键,其触发所需要的按压力度和质感,给人的感觉是超一流的。
但是,当笔者从箱底下翻出5年前Precision 7510的键盘框(为何留有7510的键盘框,这个说来话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论坛,查看笔者当年写的Precision 7710评测即可了解),再放到Precision 7750的键盘上时,就发现……


发现Precision 7750瘦身策略下,连带键盘也缩小----除了在连载1中笔者就评价过的指点杆系统消失,Precision 7750键盘的每个按键面积都有所缩小,键距现在是X轴18.70毫米Y轴18.05毫米,方向键被压缩,还被电源按键抢了一个小键盘的位置。呵呵!西汉赵飞燕的追求啊……


再看看DELL官方在中文页面对Precision 7750触摸板的介绍----触摸板尺寸更大:配备尺寸更大的触摸板,让您更自由地完成创作----官方具体相关参数如下图所示:


触摸板尺寸更大,笔者无可指责只有点赞,相信这点所有读者也是认同吧?
不过笔者的日常习惯更愿意使用外接鼠标,其次是ThinkPad的指点杆鼠标,最后才会考虑触摸板。


输出:屏幕显示
官方在中文页面对Precision 7750屏幕的用词是----生动逼真的视觉效果,屏幕设计精良,采用更窄的 VESA显示屏、InfinityEdge®边框、超小挡板和PremierColor®。
笔者此台Precision 7750配备的是可选屏幕的最高配----如下图片中最右边的Option three,几个重要的参数是:亮度可达500nits、色域达100%Adobe、对比度高达1200:1,从而功耗在可选三者中是最高的12W----17.3英寸16:9 4K UHD广视角广色域高亮度雾面屏。经检查此屏幕使用的面板是AUO 329B B173ZAN,DELL PN为44TRN。


笔者使用SpyderX Elite对其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如下:
色域实测结果为100% sRGB、100% AdobeRGB、93% P3、95% NTSC,非常优秀:


色调响应实测曲线离光度2.2的中段有所偏离,灰阶在22~90之间能维持在6350左右,也属于良好范围。


亮度与对比度实测结果为:最高亮度达到492.8nits,离官方宣传的500nits只差1.6%;亮度则突破官方宣传的1200:1,达到1320:1!


色彩的均匀度如下,最大Delta E值没有一个大于3.2, 也很优秀:


亮度的均匀度如下,最大亮度差异是11%, 属于良好范围:


色彩精确度(色准)的实测结果如下,最大Delta E值仅仅只有1.48,平均值为惊人的0.65,非常优秀!


综上,SpyderX Elite对此台Precision 7750的屏幕的评价,在色域、对比度都给出了满分(5),在色彩均匀度和色彩精确度上,也给予了4.5的优秀评价;
但是亮度均匀度上只给了3.5分的评价。最差的是色调响应,只有3.0的及格分。


笔者测量时没有勾选“采用不同OSD设置时的白点”,所以测量结果中白点部分的得分为1.5,仅供参考。


另外,Precision 7750还预装有PremierColor(即完美色彩,和HP的DreamColor/梦幻色彩对标竞争的TM)进行加持,可以对屏幕的显示效果进一步优化,同时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显示效果来应对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笔者以上测量时,特意没有启用PremierColor软件,可以使得测量结果就是出厂的调试效果。


综上看来,此台Precision 7750的屏幕和官方宣传的参数几无差异,甚至对比度还高出10%,表现实在非常优秀,其测量成绩,在近些年来笔者测量过的屏幕中名列榜首!



拆装维护
Precision 7750的拆装维护,其实在连载1中基本描述了。
笔者只进行了两个实际操作:加装M.2 SSD和WWAN卡。
为了验证Precision 7750 拥有4个M.2 SSD插槽带来的灵活性和复杂性,笔者准备了多个M.2 NVMe SSD和M.2 SATA SSD。


于此同时,也自行购买了Precision 7750标配的WWAN卡----DW5821e以及一张开通了5G LTE的中国电信的SIM卡。经查询DW5821e的参数如下,高通骁龙X20 LTE是2017年发布的产品,顶多能算是4.5G,好处是全网通,还支持目前所有的卫星定位系统(包含北斗)。


首先安装WWAN卡,由于其带有四根天线,笔者看着官方手册上的彩照,好不容易才把四根天线一一安装上去。


WWAN安装好之后,安装SIM卡――――注意,Precision 7750的SIM卡槽是micro SIM规格的。


之后开机Windows 10自动在线安装好了驱动,4G上网使用一切正常,根本不用安装DELL官网提供的驱动软件。鉴于DELL笔电对WWAN卡的开放性,将来有5G WWAN卡出现时,也应该使用正常。


此时,笔者可以解答连载1中提出的2个问题了:
1. 在下单时,为何不选择预装WWAN卡?
答:自己购买比官网的价格便宜很多,而且可以等待支持5G的WWAN卡出来。
2. 在下单时,为何不选择预装红外摄像头?
答:预装了红外摄像头,Precision 7750的屏幕边框就没空间安装WWAN天线。还有一个原因是,笔者个人不喜欢红外摄像头配合 Windows 10 Hello而产生的自动身份验证的登录方式。


接着加装M.2 SSD,这个操作比较简单。Precision 7750的每1个M.2 SSD仓位都配有散热片,散热片都附有散热硅脂垫,机身底部中央部位支持快速拆装SSD仓也同样如此。


完成以上两个加装的Precision 7750看起来很令人愉悦,但拆装底盖的繁琐又令人烦恼。


安全设备
Precision 7750的安全设备,为下面几个可选,笔者直接使用官方描述并加上短注释,不想深究。
ExpressSign-in 智慧感知登录----就是红外摄像头的功能
借助新型待机功能,接近传感器和红外摄像头可识别您的身份,并自动锁定和解锁以提高生产力。可选红外摄像头与 Windows 10 Hello 自动身份验证协同工作。
精准满足隐私需求----摄像头物理遮挡设计
如果您希望他人听到您,但不要看到您,摄像头快门可满足您的隐私需求。关闭快门能以物理方式阻止摄像头,当您想进行视频会议或拍照时,可以再将其打开。
更高工作效率,尽在指尖----就是指纹识别功能+红外摄像头功能
可选的 Windows Hello 指纹读取器可确保只有您可访问您的工作内容。只需将手指放在传感器上,即可着手进行下一项任务 — 就是这么简单!您还可以升级至 Windows Hello 红外摄像头,只需看上一眼即可完成登录。
Dell Reliable Memory Technology Pro----这个需要选择至强处理器和ECC内存才能有效
Dell Reliable Memory Technology (RMT) Pro 可防止计算机崩溃,为您的工作内容提供保护。戴尔专属 RMT Pro 与 ECC 内存协同工作,可实时检测和纠正内存错误。


保修服务
此台Precision 7750所带有的保修,如下图所示,笔者觉得DELL的售后服务,只要用户有需求,还是比较有购买价值的。



压力测试
现在,终于来到部分读者最关心的部分了----那就是Precision 7750新机体之下,整机在各种高负荷工作下,其性能发挥的稳定性到底如何。

最省事的测试方法,是直接使用3DMark的压力测试。
笔者分别在双显卡状态和独立显卡状态下,对Precision 7750进行了多次压力测试,都安全过关(测试结果也可以上3DMark官网查询,这是正版软件的好处之一)。
双显卡状态下,使用3DMark进行压力测试的结果如下3张图片:






独立显卡状态,使用3DMark进行压力测试的结果如下4张图片:








以上可见,DELL Precision 7750表现优秀,一次性通过了以上7个压力测试,系统稳定性非常不错。

但是,其在高负荷、满负荷的压力之下,其CPU和GPU的具体表现,又将如何呢?
为此,笔者开始使用AIDA64里面的系统稳定性测试功能,开始对独立显卡状态之下的Precision 7750,逐一施加压力。

Stress TEST 1----AIDA64 CPU压力测试
Windows 10电源计划为DELL预设,设置为最佳性能,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模块中,只选取Stress FPU,运行90分钟之后,截图如下。提示:此测试中,
CPU Core 0、2、4、6,这4个Core的温度最高值达98摄氏度,都发生了Thermal Throttling;
CPU Core 1、3、5、7,这4个Core的温度最高值都没超过90摄氏度,都没有发生Thermal Throttling。
CPU Core 0到7,这8个Core的运行频率最高都不到4200MHz,平均值都为3270Mh左右。


Stress TEST 2----AIDA64 GPU压力测试:
同上电源性能设置,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模块中,只选取Stress GPU,运行60分钟之后,截图如下。提示:此测试中,
CPU Core 0、2、4、6,这4个Core的温度最高值达98摄氏度,都发生了Thermal Throttling;
CPU Core 1、3、5、7,这4个Core的温度最高值都稍低,都没有发生Thermal Throttling;
CPU Core 0到7,这8个Core的运行频率最高都为4790MHz,平均值都为4630Mh左右。



Stress TEST 3---- AIDA64 CPU+GPU双压力测试:

同上电源性能设置,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模块中,同时选取Stress FPU和Stress GPU,运行100分钟之后,截图如下。提示:此测试中,
CPU Core 0、1、2、4、6,这5个Core的温度较高超过90摄氏度,Core 0、2、4、6发生了Thermal Throttling;
CPU Core 3、5、7,这3个Core的温度最高值都没超过90摄氏度,没有发生Thermal Throttling;
CPU Core 0到7,这8个Core的运行频率最低在4200MHz左右,平均值都近2900MHz。


接着,再按照流行的国际惯例,使用Prime95和FurMark,再度重复三次压力测试。
Stress TEST 4----Prime95 CPU压力测试
同上电源性能设置,执行Prime95的Blend 压力测试,运行85分钟之后,截图如下。提示:此测试中,
除了CPU Core 7,其他7个Core的温度都不低于92摄氏度,除了Core 1和7,其他6个Core都发生了Thermal Throttling;
CPU 8个Core的运行频率均值,倒是很一致,都在3150MHz左右。


Stress TEST 5----FurMark GPU压力测试
同上电源性能设置,在FurMark中选择1920x1080,关闭Anti-aliasing,运行98分钟之后,截图如下。提示:此测试中,
CPU Core温度的峰值 ,只有Core 5低于90摄氏度,所以只有Core 3和5没有发生Thermal Throttling;
所有CPU Core温度均值没有超过85摄氏度,各CPU Core运行频率均值,都在4400MHz左右;


Stress TEST 6----Prime95 CPU + FurMark GPU双压力测试
同上电源性能设置,执行Prime95的Blend 压力测试,同时也执行FurMark(1920x1080,关闭Anti-aliasing)的GPU压力测试,运行243分钟之后,截图如下。提示:此测试中,
只有CPU Core 7温度峰值不高于89摄氏度,但所有Core的温度均值,都没有高于83摄氏度;
只有Core 1和3没有发生Thermal Throttling;所有Core的运行频率均值,都是2600MHz多一点。


以上6个测试,图片巨大,数据众多,非常不方便查看、统计、对比和分析,所以笔者将以上6张图片的数据一一梳理,整合为如下一张图表。
填充了橙色的单元格,表示此单元格中,有此Y轴方向均值的最大值;
填充了黄色的单元格为次值;
红色加粗字体的数值,表示是此Y轴方向对应值的最大值;
蓝色单元格表示此单元格的数值,只能作为参考,不是测试时的关键数据,或是数据可疑。


依据以上数据,暂时可以对DELL Precision 7750作如下结论:
1.单独的CPU压力测试下,CPU的功耗,可以长时间稳定在63W左右;
2.单独的GPU压力测试下,GPU的功耗,可以长时间稳定在108W;
3.如果是CPU+GPU双压力测试,CPU的功耗,只能长时间稳定在48W左右,GPU则可以保持在105W左右。
4.以上6个测试中,由于记录软件的局限性(做不到连续微秒级别的记录),只记录到CPU功耗的最值为103.6W,并不能记录到135W的PL2,因为其理论维持时间仅为2.44ms;
5.以上6个测试中,同上原因,整机总功耗只记录到一次最大峰值为233.5W,笔者认为DELL Precision 7750使用240W的电源,在极端条件下(以上测试时,屏幕亮度只是50%,硬盘只安装了1个),如果能维持较低的外部环境温度,确保散热非常好,不排除DELL Precision 7750会出现超载运行的可能性----即短时间内同时使用电源和电池的供电;


Stress TEST 7---- CINEBENCH R15 Multiple CPU 持续循环压力测试
接下来,出于对此台Precision 7750中CPU工作稳定性的特别关注,笔者使用了CINEBENCH R15,对其持续压力运行时多核性能的测试,得到的结果和对比,如下图所示:对此台Precision 7750之上的i7-10875H的稳定性表现,不如笔者去年评测过的上代7740,也不如笔者去年评测过的ThinkPad P73----得分曲线有较明显的上下波动,和笔者2018年评测过的Precision 7730上的i9-8950HK类似。


这点,从上面Stress TEST 1~6中也可以看出:CPU的8个Core的温度并不是很一致,有较大悬殊,不同Core发生Thermal Throttling的几率也不一样。笔者判断此台Precision 7750的CPU的散热存在小问题----有可能是散热部件(如散热硅胶)的安装并不是十分良好。


工作温度
通过上面Stress TEST 1~6,还可以了解到Precision 7750各种运行状态时的内部温度:
1.CPU满载工作温度均值为90摄氏度左右,峰值可达101摄氏度,空载时在50摄氏度左右;
2.GPU满载工作温度均值为70摄氏度左右,峰值仅为72摄氏度,空载时在46摄氏度左右----表现远好于CPU;
3.Precision 7750拥有两个散热风扇,HWiNFO 64记录到的第1个的转速数值,笔者推测应该是GPU散热风扇,其转速依据笔者现有记录,最高应为3700RPM,第2个应该是CPU散热风扇,转速最高为3900RPM。

Precision 7750各种运行状态时的机体外表温度,笔者这次使用了菲力尔(FLIR)手机外接热像仪红外线热成像仪 FLIR ONE PRO来进行测量,工作强度得到太太减轻,而且得到的图片上温度状态一目了然,实在要点赞,只是价格实在有点贵。
下图为Precision 7750满载(Prime95 CPU + FurMark GPU双压力测试)运行时,环境室温为28摄氏度:


下图为Precision 7750满载运行时(Prime95 CPU + FurMark GPU双压力测试运行240分钟之后测量),其C面的温度:
温度最高处为C面靠近B面的键盘右上方(对应部位下方为GPU热管),高达55摄氏度!键盘区域的温度也不低,中央部位最高应达45以上;掌托温度也不算低,只有左掌托温度最低,为33.3摄氏度。


下图为Precision 7750满载运行时D面的温度:
依然是靠近GPU部位的温度最高,高达48.4度;
中央部位达45.5摄氏度;
掌托下方在36摄氏度左右;


下图为Precision 7750满载运行时,从上方俯视测量到的A面和后方温度图:
由于笔者测量时,在Precision 7750后方距离5厘米的地方,有放置一台关闭的显示器,可以看出显示器的屏幕,都被Precision 7750后方散热窗口排出的热浪,吹得温度上升了。同时也可以看到连接在机身上的电源插头,温度也很高。


下图为Precision 7750满载运行时,机身右侧方向的温度测量图:
可以看出,在靠近Precision 7750右侧的桌面,就算右侧没有散热窗口,在长时间的对流作用下,也连带升温。


综上,笔者认为,想把Precision 7750放置在大腿上,然后插电满载长时间运行,是绝对难以忍受的。
备注1:笔者运行以上6个压力测试时,环境温度在27.5摄氏度到32.5摄氏度之间(笔者有过敏性鼻炎,对剧烈的温度变化过敏,一般不开冷气)。
备注2:Precision 7750空载和一般负荷运行时,其机体外表温度表现很好,没有太多测量价值,在冬季使用时,笔者觉得恐怕会有点偏冷。
备注3:关于M.2 SSD时的工作温度,由于以上压力测试,对SSD的读写操作有限,并不能反应SSD极端工作状态时的温度,笔者将在连载4中,再对此进行测试。


电池续航
有着以上测试看到的功耗数据和温度,Precision 7750内置的95Wh电池,其续航时间又将如何呢?
笔者现有的条件,只能使用PCMark 8自带的电池续航测试功能来进行,分别测试了独立显卡状态和双显卡状态下、屏幕亮度最高+电源最佳性能和屏幕亮度最低+电源最长续航、Home、Work和Creative,一共6个电池续航时间,对比如下图。


时间最长的是双显卡+屏幕亮度最低+电源最长续航设置下Work的成绩:290分钟----近3小时;此时Work得分是3925分,和在连载2中,双显卡+外接电源+电源性能最佳设置时的Work成绩4961比较,成绩低了近20%。
时间最短的是独立显卡+屏幕亮度最高+电源最佳性能设置下Creative的成绩:128分钟----2小时多一点。此时Work得分是7037分,和在连载2中,独立显卡+外接电源+电源性能最佳设置时的Creative成绩8929比较,成绩也低了20%。

综上可见,Precision 7750在使用电池运行时,其整机性能,会下降为外接电源运行时的80%左右。
另外,此台Precision 7750使用的电池支持快速充电,官方用词如下,仅供各位参考:
QUOTE:
“借助ExpressCharge Boost,大约20分钟即可将电量充至 35%,可在一小时内自动将电量充至高达 80%。“
同时,其附带的电源管理软件,“如果无法立即为系统充电,它可以巧妙地调整设置,例如调低屏幕亮度或在蓝牙闲置时将其关闭,以便节省电量。”



行文至此,连载3使用的图片已经超过50张,篇幅过长极易造成读者阅读不便;
同时,这几天笔者所在地域下雨连绵不断,由于没有专业的静音室,就算是在深夜,本底噪音依然在40分贝左右,所以笔者现在决定:
1.放弃对Precision 7750运行时的噪音测量;
2.放弃对Precision 7750扬声器的相关测量。
这些,就希望有机会使用Precision 7750的读者,自行体验之后补充了。比如,官方宣称的QUOTE:
“智能音频:戴尔智能调优软件(Dell Optimizer)的智能音频将通过调节背景噪音、管理语音音量和改善总体音效来自动调整系统,让您随时随地尽享出色音效体验。”

----真的会如此美妙吗?

连载3全文到此结束,计划下周发出连载4,将对Precision 7750的卡读卡器、NFC、、安装多个M.2 SSD、连接多种雷电3等外设,进行测试。

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