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博上一个妈妈随意的一个“心情分享”引起了轩然大波。“今天带她坐地铁,地铁上人很多,她上串下跳,一个不小心脚踢到了左边的阿姨,一个不小心又弄到了右边阿姨的头发,人家都直皱眉。看样子才是二十多岁的年龄,可能还没有孩子。当年我还是个单身青年的时候,如果旁边坐这么一个熊孩子也不爽啊,现在是孩子妈了多了一些谅解,谢谢我的七七,让我成长。”在我写下这篇推送的时候,转发量已经达到了6959,评论达到了2586,还获得了633个莫名其妙的赞。这位妈妈的关注了1968个人,粉丝有2345个,除了这条微博,基本评论转发量都不多。昨天对她而言,也算是一夜爆红了。 去评论她这条微博的网友都说了些什么呢? 
“我第一次见别人把没教养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理直气壮。” “po好棒,熊孩子就得惯着,惯大了就会被人打死了。”“别人没孩子的时候烦熊孩子,有了孩子教育孩子不要当熊孩子。你没孩子的时候烦熊孩子,有了孩子要求别人理解你的熊孩子。一如既往是一个自私的人。”我也转发了这条微博。因为我觉得,遇到这样的事,我会第一时间管住自己的孩子,不要打扰其他的乘客,随后立即向两边的乘客道歉,我觉得这才是理所应当的。而这位麻麻却觉得,别人理所应当的谅解她的娃,才是正常的。转发之后,我的朋友说,“嗯,看到大家的评论我就放心了。”确实,看到大家的评论,我也放心了,至少说明,这世界三观正确还是主流趋势的。这会让人在是非分明面前,觉得安全美好。上上周,我也遇到了一件这样的事,哎呦我去,当时可真想飙脏话啊。我带小马在商场里溜达玩耍,商场的大厅,架起了篮球架,有年轻人在中间的空地打篮球。等我们从楼上下来,走过去看时,他们已经都打完了,坐在场地边儿休息。 我高中和大学的时候都很喜欢打篮球,一时技痒,再加上小马也一直盯着篮球,很感兴趣的样子。我就带小马过去问问他们,如果现在不用的话,篮球是否方便借我们玩一会儿。几个年轻人很大方的就同意了。我和小马道谢之后,就一起拍着篮球玩。我当时身后背着双肩包,腰上系着小马的背带,双肩包的肩带上还搭着我的羽绒服。我跟小马一起在场地里,跑啊,跳啊,投篮啊,玩得非常high。在小马的注视下,我出手投了5个球,5个全中,也是有点小得意。场边上的年轻人看到5投5中,也有点傻眼,觉得,哇哦,那个胖子麻麻还挺厉害的嘛。还提醒我,投球小心打到小马。小马看到球还可以这样玩,更是高兴的摇头晃脑直拍手,满场的追着我跑。我们玩的正高兴,身后来了一个奶奶和他的孙子。孙子大概已经上小学了。带着小眼镜,斯斯文文的。听上去,孙子好像跟奶奶表示,想要拍拍球。奶奶说,那就去一起拍拍啊。一起玩呗。说了好几次,小孙子也没动。我回头,孙子躲在奶奶身后。我说,阿姨,这个球不是我的。我心想,我已经说了,球不是我的,我没有权利邀请你们一起玩。我就继续说,阿姨,这个球不是我的,是那几个年轻人的,你问问他们吧。那个奶奶立马变脸了,大声说,不是你的,我们拍拍不是更正常了吗?不是你的,你管什么?小孙子听完我的话,再听完他奶奶的话,有点不好意思,使劲儿推他奶奶,要走。那老太太来劲儿了,甩开小孙子的手。对我喊说,不是你的球,你就别管,我们拍拍怎么了?小孩想玩,拍拍都不行吗?又不是你的球! 小马这时看那老太太那么凶,有点害怕,过来紧紧的抱着我的腿。 阿姨,我告诉你了。这个球不是我的,是我问那几个年轻人借来玩的。没有经过人家的同意,我没权利把球借给你们玩。这就是为什么球不是我的,我也不能借你们的原因。你孙子要是想拍球,你们自己过去和他们说。他们同意了,你们就玩。老太太狠狠的白了我一眼,还要说什么,被小孙子使劲给推走了。然后回过头,像是对他孙子说,但实际上是说给我听的,走!咱们去问问,看他们借不借!小孙子现在似乎已经不想拍球了,一直说,咱们走吧,咱们走吧,但硬是被奶奶拖着过去了。老太太似乎是咽不下这口气。我心想,人家同意了,也有先来后到是吧,我们玩够了,才能借你们是吧?可实在不愿意在那样的老太太的注视下,带着小马不开心的玩。于是,我就把球给他们,带着小马过去向那几个年轻人道谢,说谢谢他们借我们玩球。抱着小马就走了。小马其实很难理解,为什么玩得正高兴,我们停了下来,把球给了别人,然后妈妈抱走了他,一直在我肩上盯着篮球,嘴里还喊着,jiu,jiu。我回头看看那个小孙子,经过了这样的事,借到了球,他并没有很开心,闷闷不乐的在那儿拍球,拍了几下,就不想玩了我听见奶奶吼他说,你这孩子,借来了,又不玩了,费那么大劲借的,不行!好好拍,奶奶给数着。我不知道这个小孙子这个阶段,是不是已经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但他明显在奶奶和我交涉中,对那种冲突感到很不安。在这次的事情中,小孙子的表现,称不上熊孩子,但他的奶奶,肯定是我标题中写到的作妖的熊家长。别人正在玩得开心,因为自己的孙子想玩,上来就能打断,自己不懂得先来后到的等待,也不去告诉孩子先来后到的等待,不尊重甚至无视规则;觉得只要我孙子想玩,开口问你借,你就得大方的借,借,合我的心意,是理所当然的,不借,不合我的心意,就是天理不容的;完全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替孩子出头,因为咽不下气,就勉强孩子去做给别人看的事。这样的奶奶,我真不知道,她是爱孩子,还是更爱自己。我也真是不知道,一直让这样的奶奶带出来的孩子,最后会长成什么样。我家小区有个熊孩子。他在秋千上玩,我和小马在等待的时候,他就大喊,就不下来气死你。熊家长在一旁只是呵呵呵呵的笑。小马在秋千上玩的时候,他来了,就指着小马大喊,你下来,我要玩。熊家长,也是呵呵呵呵呵的笑。打滑梯,不等下面的小朋友站起来,就滑下去,直接把小宝宝踹倒,熊家长也不吱声。我婆婆完全不惯病。有一次,我们和小马正在等待着打秋千,上一个小朋友下来之后,我们正把小马放到秋千里,他冲上来说,你下来,我要坐。我婆婆扒拉开他拉住秋千的手说,要坐,你去排队,现在轮到我们了。熊家长白了我婆婆一眼,冷冷的说,宝宝过来,咱们排队。小马正玩得高兴,他冲过来,站在我身后,大喊,你下来,我要坐,我要坐!我回头跟他说,哎?平时你坐秋千上的时候,都怎么说来着,是不是说“就不下来,气死你?”(嗯,随你们怎么说,我就是爱手撕熊孩子。)熊家长平时呵呵呵呵的笑,这一阵儿,脸一阵白一阵红,强行拉着熊孩子走了。回过头看微博上那位妈妈。很多人在骂她智障,骂她生小孩把智商和胎盘一起排出去了。这样的话虽然恶毒,但确实反映了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个作妖的熊家长的真实情况。别人的孩子,就是没教养的熊孩子,我的孩子,做出同样的事,就是我给的“爱和自由”,所有人都得给我的孩子让路,所有人都得包容体谅我的孩子,所有人都得因为我的孩子给我们帮助,并且把这当成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些熊家长混淆是非,三观不正,言传身教,让熊孩子以为,整个世界都得给他们让路,出了问题,就是别人的不对,别人的错。教育是比喂养还要艰难和复杂的事情。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家长,我们才能有机会不让娃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孩子。加油吧。如果身边有熊家长,熊孩子或者有这个倾向,就偷偷转发给他们学习自省一下吧~(偷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