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州风灾

 祥宏讲夷坚 2020-07-11

宋代段子:这个故事经常被研究者引用作为温州夏季台风的历史记录。故事中提到的麻行,就在瓯江边。麻行码头,估计所有温州人都知道,它正对着江心寺。故事说到的神灵,从江心寺过瓯江到麻行这边参加一个水陆法会,这一切都太真实了!

【原文】


绍兴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温州大风震地,居人屋庐及沿江舟楫,吹荡漂溺,不胜计。净居尼寺三殿屹立,其二压焉。天庆观钟楼亦仆,唯江心寺在水中央,山颠二塔甚高峻,独无所损。

先是两日,有巨商檥舟寺下,梦神告曰:“后日大风雨,为害不细,可亟以舟中之物它徙。吾今夕赴麻行水陆会,会罢即来寺后守塔矣。”商人如其戒。麻行者,村中地名也。继往侦问,果有设水陆于兹夕者。

初,郡有妇人,年可四十许,无所居,每乞食于市,语言不常,夜则寄宿于净居金刚之下。诸尼皆怜之,不忍逐。风作之前日,指泥像语人曰:“身躯空许大,只恐明日倒了。”去弗宿。已而果然。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华阴小厅子||水斗||天台士子||建昌大寺塔||真如院塔||连少连书生


(现在江心屿上的双塔)

【白话语音文字版】

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七月十三日,温州台风来袭,大风震地,居民的房屋和沿江的舟船,吹跑的,吹翻沉没的数不胜数。净居尼寺有三间殿屹立不倒,另有两间殿垮塌了;天庆观钟楼给吹倒了;唯独江心寺在江心屿(岛)上,山顶上的两座塔特别峻,屹立不倒。

刮台风之前两天,有个大商人带着船停在江心寺下面,那晚他做了个梦,梦中有神人告诉他:“后天有大风雨,灾害会非常严重!你赶紧把船里值钱的东西转移地方,我今天晚上要去麻行参加一个水陆法会,等法会结束后,我会回到寺庙守护江心寺塔。”商人听了神人的梦中告诫,赶紧把自己的东西转移。麻行是当地村庄里的一个地名,商人到麻行去打探情况:那天晚上,真有人家搞了一场水陆法会。

说台风来之前,温州城里有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本来没地方住,每天在市面上行乞,平时说话颠三倒四。每天夜里,她会寄居在净居尼寺一座金刚像底下,寺庙的尼姑看这女人比较可怜,不忍心赶她。就在刮大风前一天,这妇女指着金刚塑像跟别人说:“空有这么大一个身躯,恐怕明天也得倒了!”那天晚上,这女人就没在这儿住。后来大风起后,金刚像果然倒了。

【祥宏点评】:估计这女人是个异人,有预言能力;这个故事经常被研究者引用证明温州夏季的台风天气;江心屿,现在依然是温州名胜,在瓯江中,现在岛上的二座塔依然屹立,这两座塔一直作为瓯江行船的灯塔。江心寺宋在代就很有名,宋高宗当年避难还在此落脚;麻行码头,现在依然是瓯江边上的地名。看来麻行这地方在宋代已有。如果那神灵是江心寺的护塔神,它从江心屿直接过来,正是麻行码头,太真实了,简直是今夕重来。


(从麻行码头看对面的江心屿;文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3-《夷坚志》中“梦境”的东西方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