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族·企业 | 纵横中欧三个世纪,坐拥200 国际大牌,这就是捷成坚守中国125年的底蕴

 崤山老乔 2020-07-11

作者:贝果世家
来源:贝果财经(ID:beiguoshipin)

世代微评

家族文化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它是一种能把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展现在一个画面中的载体——汲取了历史的精华、肩负着当下的创新、承载着未来的希望。捷成身后的家族,坚守对中国文化充分尊重与融入的原则,并在家族内部代代传递,造就了今日的百年企业,这是家族文化赋能于家族企业最重要的价值体现。

洋行,一个听起来陌生又久远的词。也许很多人对曾享誉东南亚的捷成洋行并不了解,但它代理的品牌你绝不陌生。比如风靡一时的戴森、卡西欧自拍神器等。捷成还在65年前将保时捷引进国内,后来成立的保时捷中国为感谢捷成,将中文取名为保时捷(成)。

 
捷成的创始人,雅各布·捷成和海因里希·谢逊是一对表兄弟。表弟雅各布生于航海世家,骨子里充满着冒险基因,而表哥海因里希精通与中国人做生意的门道,两兄弟迫不及待地想加入生机勃勃的海运贸易。在1895年3月1日,捷成洋行正式成立。时至今日,125岁的捷成集团,已经向中国市场输送了超过200个品牌,涉及消费品、饮料、工业产品、汽车等领域。

捷成奉行的原则及主要成功因素,在于不同背景的人为一个目标共同奋斗,这制胜法宝得自孟子说过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不仅在创始人家族中被奉为圭臬,甚至捷成的员工也在其力量的感召下融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刚刚卸任集团董事总经理的海宁,他在捷成奉献了37年,而其父也曾效力于捷成洋行,父子俩陪伴了捷成家族两代掌门人。

不仅如此,捷成做代理品牌时也很注重“长远性”,合作关系往往超过十年甚至百年。比如与卡西欧合作20多年、与保时捷合作65年、与博世集团合作超过100年。


1953年,捷成将首批大众汽车运抵香港,这款甲虫车后来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车型。1954年,捷成找到保时捷设计者费里·保时捷,但对方却是拒绝的,因为香港道路总长度不超过700公里,时速限制在50公里以下,坚持只做高速跑车的保时捷在香港不会有市场。但捷成却认为香港有很多汽车发烧友,他们的诉求不单是享受驾驶的快乐。事实证明捷成是对的,目前香港是全世界保时捷占有率最高的市场之一。
 
2001年,捷成又把第一辆保时捷引入内陆。这在当时风险极高,第一年,保时捷在内陆全年只卖了27辆,到2004年销量也才增长到386辆。但在2005年,保时捷参加了上海车展,人们被保时捷SUV流畅的外型和强悍的动力所震惊。

当时的业务人员回忆说:“现场围着很多观众,这场面至今都忘不了。”因为敏锐洞悉中国市场的需求,保时捷的销售实现了翻倍增长。至今捷成仍是保时捷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集团之一。


125年来,捷成的经营活动从未离开过中国。对中国的坚守,是捷成传承延续的关键。而两个家族连续四代人对亚洲市场的持续承担是其最大的骄傲。

捷成总部办公大厦的走廊里,摆放着明代花梨木家具。在集团第四代掌门人捷成汉的办公室里,有徐悲鸿大师赠送给他父亲的骏马图水墨画。捷成汉说:“中华文化是我们在香港和内陆生活、经商的桥梁。尊重和融入当地文化是我们公司创始时就确定的最重要原则之一。”对未知的开拓、对传统的尊重、对信誉的坚守,让捷成这条鲭鱼在海洋里游弋了百年又百年。

[来源:贝果财经(ID:beiguoshipin),作者:贝果世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