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当别人欺负我妈妈的时候,我恨不得杀了那个人,可是与此同时,我似乎总是能够想到还有无数个人,我爱他们胜过我妈妈…” 这是片中主角在拍摄DV时的一段独白,毫无疑问,任何一个男孩在成长的经历过程中,都经历过叛逆期,父母呵护备至的关心会在男孩心里滋生为严酷的教条,自己的想法和自由全都被家中的大人所压抑。这个阶段,我们每个人自以为长大了,其实都还是懵懂的小少年,对自己的父母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就好像和他们在一起会很丢人,自己的心里话都不会跟他们讲,而是告诉自己的死党或者是自己中意的女孩。这句独白揭示了无数人童年的真实想法。 主角杀死了他妈妈,但并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杀死妈妈”只是男主角于贝尔内心想要脱离自己唠叨母亲的内心想法的极度扩展。影片一开始那句莫泊桑的言语,已经揭示,这对母子到最后仍然是会以爱来收场。即便如此,在整部影片的过程中,那些犀利激烈的言辞仍然能够刺痛每一位观者的心。片中没有给出谁对谁错的立场,也许母子之前的战场本身就不是单方的错误,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 16岁的于贝尔也许是由于进入了青春期,他自身也热爱艺术文学方面的知识,天性浪漫,而且爱上了同性男子安东尼,这些都导致了他想要逃离传统家庭的束缚,摆脱单亲母亲,因为每日与母亲在餐桌前,轿车内喋喋不休的争吵已经让他厌烦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可能正是由于长时间与母亲的隔阂才造成了他如今同性恋的爱情观。换到母亲这一方面,她的确正如主角所说,平日里经常精神恍惚,不过我倒是完全可以理解:一个女人嫁给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离婚后一个人十几年来努力工作养活自己和儿子,其中的辛苦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没有人倾诉,甚至片中都没说她有一个真正能够称得上朋友的人,工作的压力造成与自己儿子的沟通缺失。不过这位母亲倒是那位一直在努力想改变现状的人,在儿子听音乐时会主动提出聊天的申请,会主动开玩笑,但是这些插曲性质的交谈完全不能跨越十年来沟通障碍的鸿沟,当儿子在商店里逛了15分钟后,她就开始不耐烦地大声叫嚷,为了自己的工作将儿子半路赶下车等等。天天影院 片中,儿子每每说出“我恨你”这三个字的时候是多么的镇静坚决,他甚至真的以为自己已经完完全全对母亲恨之入骨,只有当自己嗑完药处在迷乱之中的时候,才能思索自己的对母亲的冷漠。父爱是沉默的,但片中的母亲也许也是以为内向的人,她很少直面表达自己对于儿子的爱,而是通过行动去向他证明,可处于青春期的儿子怀着一颗向往艺术的心,无法感知自己母亲的良苦,而当传统的母亲得知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之后,我们也发现,其实母亲的愤怒反应不是儿子对于传统的离经叛道,而是这么大的事情居然不告知自己,她对于儿子,已经是一个完全不能被信任的角色,一个为了儿子打拼十多年的母亲,恐怕是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母亲对于儿子生活中一而再再而三的羞辱只是用闪烁的言辞回避,很少直接冲突,而当儿子踏向寄宿学校大巴之前的那一句“如果我死了,你又会怎么样呢?”的反应,更是证明了顽固、叛逆、一点都不可爱的于贝尔仍然是妈妈的心头肉,“那我明天也死了。”,只是这句话的对象是一个在愤怒中走向巴士的少年。校长与母亲的对话中,母亲终于崩溃了,是的,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她可以为了生活卑躬屈膝,为了家人餐风露宿,为了能够让儿子成为一个被现代社会接受的人而去选择让儿子记恨,不被人理解,不被人原谅,甚至学校也要怪罪她管教不力,可怜的女人,如果连相依为命的儿子都不能理解他,那我相信她就是真的死了。 于贝尔由于是同性恋,在学校受到流氓的欺负,辱骂恶打,一个人和男朋友搬到了儿时和妈妈经常去的湖边小屋。握着妈妈形象的小人偶,他扣掉了妈妈脸上的泪水。结尾是光明的,给人希望的,也是导员(即饰演于贝尔的演员)所期望的,儿子不应该让母亲伤心,那些儿时美好的童年时光仍然可以变成如今与母亲的相濡以沫。曾经赐予我们生命的人,是我们至亲的人,正如片中女老师的短信“我真没想到,10年的沉默,只用10秒钟就打破了。”用心沟通,才能够发现对母亲的爱早已在时间的打磨中泛滥。 当片尾主角儿时与母亲快乐相处的一幕幕跃然屏幕之上,我已经是泪流满面,草草几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