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渊源:黄芪、红芪

 jiezhukuaile 2020-07-11

本草渊源:黄芪、红芪

1、黄芪,《神农本草经》(汉,约公元前32—公元5年之间)

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

PS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记载了其性味、主治范围、别名、生境。

PS黄芪,戴糁者,《说文》云:“糂,以米和羹也。糁,古文糂从参。”又曰:“糂,粒也。”《本草经考注》云:“浅黄小花簇簇成丛,似上戴饭糁之状,故名。”

PS黄芪,没有形态表述,虽“生山谷”,但具体指向不明。

2、黄芪,《名医别录》(南朝,约492-500年)

无毒。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生白水者冷,补。其茎、叶,治渴及筋挛,痈肿,疽疮。一名戴椹,一名独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生蜀郡、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恶龟甲)

PS对黄芪的药用范围进行了补充;

PS记载了当时黄芪的其他别名。

PS记载了产地:蜀郡(今四川旧成都、龙安、潼州、雅州四府)、白水(今四川广元与甘肃陇南一带)、汉中(今陕西汉中),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毗邻地区是我国黄芪最早产地。

3、黄芪,《本草经集注》(南朝,约492-500年)

味甘,微温,无毒。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生白水者冷,补。其茎、叶治渴及筋挛,痈肿,疽疮。一名戴糁,一名戴椹,一名独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恶龟甲。)

第一出陇西、洮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白肌肤粗,新者,亦甘温补;又有蚕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痈肿,世方多用,道家不须。

PS将《神农本草经》与《名医别录》中对黄芪性味、功用、主治的记载合并连贯起来。

PS对黄芪的别名进行了记载。

PS对黄芪的产地进行了记载,与《名医别录》相同。

PS通过外观及口感对黄芪的质量进行了评价,认为陇西(今甘肃陇西)洮阳(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所产黄芪最佳;所提的陇西洮阳、黑水(今四川黑水)宕昌(今甘肃宕昌)、蚕陵(今四川茂汶西北)白水等处黄芪在性状、性味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文中提及“又有赤色者”很可能指的是今甘肃地区分布的红芪,即多序岩黄芪 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 -Mazz. 。

PS“世方多用,道家不须”说明当时黄芪在民间多为使用,但是道家不用之。

4、黄芪,《新修本草》(唐,659年)

味甘,微温,无毒。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生白水者冷,补。其茎、叶疗渴及筋挛,痈肿,疽疮。一名戴糁,一名戴椹,一名独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

恶龟甲。第一出陇西、叨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次用黑水宕昌者,色白肌肤粗,新者,亦甘温补;又有蚕陵、白水者,色理胜蜀中者而冷补;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痈肿,俗方多用,道家不须。

〔谨案〕此物,叶似羊齿,或如蒺藜,独茎或作丛生。今出原州及华原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之。

PS苏敬引用了《本草经集注》的全部内容。

PS苏氏记载了黄芪的植物特征“叶似羊齿,或如蒺藜,独茎或作丛生”。

PS苏氏记载说“今出原州(今宁夏固原)及华原(今陕西熎县)者最良”且“蜀汉不复采用之”,说明此时的黄芪产地已经北移。

5、黄芪,《本草图经》(宋,1057-1061年)

黄芪,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根长二、三尺以来。独茎,作丛生,枝秆去地二、三寸。其叶扶疏作羊齿状,又如蒺藜苗。七月中开黄紫花,其实作荚子,长寸许。八月中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芪。然有数种:有白水芪、有赤水芪、有木芪,功用并同,而力不及白水芪。木芪短而理横。今人多以苜蓿根假作黄芪,折皮亦似绵,颇能乱真。但苜蓿根坚而脆,黄芪至柔韧,皮微黄褐色,肉中白色,此为异耳。唐·许裔宗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柳太后感风不能言,脉沉而口噤。裔宗曰:既不能下药,宜汤气熏之,药入腠理,周时可瘥。乃造黄芪防风汤数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其夕便得语。药力熏蒸,其效如此,因附著之。使善医者,知所取法焉。

PS“黄芪,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今河东(黄河以东的山西境内区域)、陕西州郡(今陕西大部分地区)多有之。”这是黄芪产于山西的最早记录,由此可见黄芪的产地进一步北移。

PS记载了黄芪的形状,又说“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芪”,这是本草著作中提到的山西绵黄芪的由来。北宋首次提出绵黄芪质量为佳,影响至今。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如《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北宋,1092年)言“黄芪本出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为良,故名绵黄芪。今《图经》所绘宪水(今山西省娄烦县及静乐县部分地)者即绵上,地相邻尔”,《汤液本草》(元,1298年)载“河东者,沁州绵上是也,故谓之绵芪”;《本草易读》(清,约1694年)“山西绵上者良,紧实如箭杆者佳”;《药证》(日,1771年):“黄芪,汉土、朝鲜、本邦皆产也。汉土出绵上者,以为上品,其他皆下品也。其出朝鲜、本邦者,亦皆下品也”;《增订伪药条辨》(近代,1928年):“黄芪以山西绵上出者为佳,故一名绵芪,色黄带白,紧实如箭竿,故又名北箭芪”。足以说明,自北宋以降直至清末民国时期,尽管黄芪产地较多,但道地产品应该是产于山西的绵黄芪。

PS“然有数种:有白水芪、有赤水芪、有木芪,功用并同,而力不及白水芪。木芪短而理横。”这里提到的赤水芪(今甘肃岷县),一般认为即是红芪。《本草原始》(北宋,1092年)中也记载:“根长二三尺,生赤水乡,名赤水耆。生白水乡,名白水耆。生山西沁州绵上,名绵耆。”

PS“今人多以苜蓿根假作黄芪,...,此为异耳”首次指出在当时出现了黄芪的伪品。

PS引用唐·许裔宗的故事说明黄芪防风汤的功效,《本草衍义》(宋,1116年)中也有这一记载,并说“防风、黄芪世多相须而用”;《本经逢原》(清,1695年)讲:“此义惟玉屏风散得之。黄芪性畏防风,然得防风,其功愈大,盖相畏而相使者也”。

6、黄芪,《本草蒙筌》(明,1565年)摘引

味甘,气微温。气薄味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无毒。种有三品,治无两般。木耆,茎短理横,功力殊劣;(此为下品。)缺岁多收倍用,煎服亦宜。(《本经》不载州土,必出黄耆处并有之,如稊秡之贱,自产谷田,凶年多收,亦可代粮也。)水耆,生白水、赤水二乡,(俱属陇西。)白水颇胜;(此为中品。) 绵耆,出山西沁州绵上,(乡名有巡检司。)此品极佳。(此为上品。)咸因地产佥名,总待秋采入药。久留易蛀,勤曝难侵。务选单服不歧,直如箭干,皮色褐润,肉白心黄,折柔软类绵,嚼甘甜近蜜。如斯应病,获效如神。市多采苜蓿根假充,谓之土黄耆媒利。殊不知此坚脆(音翠)味苦,能令人瘦;耆柔软味甘,易致人肥。每被乱真,尤宜细认。

夫耆者,恶白鲜、龟甲,制去头、刮皮。生用治痈疽,蜜炙补虚损。入手少阳,入足太阴。主丈夫小儿五劳七伤,骨蒸体瘦,消渴腹痛,泻痢肠风;治女子妇人月候不匀,血崩带下,胎前产后,气耗血虚。益元阳,泻阴火。扶危济弱,略亚人参。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以司开阖。固盗汗自汗,无汗则发,有汗则止;托阴疮癞疮,排脓止痛,长肉生肌。外行皮毛,中补脾胃。下治伤寒,尺脉不至。是上中下、内外、三焦药也。性畏防风,而防风能制黄耆,黄耆得防风,其功愈大。盖相畏而相使者,故二味世多相须而用。《衍义》又云:因多补益之功,药中呼为羊肉。久服勿已,耐老延年。

PS陈嘉谟指出药用黄芪有三种,以绵芪为佳,“绵耆,出山西沁州绵上,(乡名有巡检司。)此品极佳”。

PS陈嘉谟记录了当时有伪充黄芪的情况,“市多采苜蓿根假充”。

PS陈嘉谟对黄芪的药用功效进行了解读。

7、黄芪,《本草纲目》(明,1578年)摘引

【释名】黄芪(《纲目》)、戴糁(《本经》)、戴椹(《别录》,又名独椹)、芰草(《别录》,又名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

时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或作蓍者,非矣。蓍,乃蓍龟之蓍,音尸。王孙与牡蒙同名异物。

时珍曰:黄芪,叶似槐叶而微尖小,又似蒺藜叶而微阔大,青白色。开黄紫花,大如槐花。结小尖角,长寸许。根长二、三尺,以紧实如箭竿者为良。嫩苗亦可煠淘茹食。其子收之,十月下种,如种菜法亦可。

PS李时珍对黄芪的别名进行了总结,并解释了“黄耆”这一名称的由来。

PS李时珍记载了黄芪的植物形态。

8、黄芪,《植物名实图考》(清,1848年)摘引

黄芪,本经上品,有数种。山西、蒙古产者佳,滇产者泻,不入用。

PS吴其濬记载了19世纪中叶黄芪以山西、蒙古产者佳,此时的黄芪已经产于蒙古,至此,黄芪完成了现今以内蒙为主要产地的演变。

小 结

1、黄芪的产地演变。从陶弘景《名医别录》记录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毗邻地区是我国黄芪最早产地。但是,在唐代时期苏敬《新修本草》中记载“蜀汉不复采用之”此时黄芪的主要产地转变为陕西。至北宋时期苏颂《本草图经》记载以山西绵黄芪为道地药材,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清末。直到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记载以山西、内蒙为佳。可见汉医药中的黄芪产地有从西南不断向东北迁移的演变过程。今天的黄芪则形成了山西、内蒙、东北三大主流产区的格局。

2、红芪的药用记载。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的表述可以看出,当时药用黄芪或许有红芪入药使用,“又有赤色者”很可能指的是今甘肃地区分布的红芪。苏颂《本草图经》中提到的赤水芪(今甘肃岷县),一般认为即是红芪。陶弘景明确记载说“第一出陇西、洮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苏颂《本草图经》提到“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芪”,之后一直到清代也都是以绵黄芪为道地药材。可知,古时也有红芪入药,但是在古人视野下,红芪并不比黄芪更为正宗。关于红芪与黄芪的确切区别,需要进行研究说明。

3、黄芪药用品种的演变。已有不少专家对古今黄芪的基源进行了考证。认为自古至今药用黄芪种类较多,宋之前的黄芪品种难以有确切的答案,但是整体上有从陕西、四川、甘肃的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逐渐过渡到以山西、内蒙的蒙古黄芪 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为主的趋势。此外,今天的《药典》中已经将红芪、黄芪予以分别列条收录。

尊重真实的历史

是对古人的尊重

Beijing7788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