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灵运《山居赋》浅读之十五

 碎玉h43ve28g9l 2020-07-11
原文:

徒观其南术之[][][]生[][]成衍[]岸测深,相渚知浅。洪涛满则曾石没,清澜减则沈沙显。及风兴涛作,水势奔壮。于岁春秋,在月朔望。汤汤惊波,滔滔骇浪。电激雷崩,飞流洒漾。凌绝壁而起岑,横中流而连薄。始迅转而腾天,终倒底而见壑。此楚贰心醉于客,河灵怀惭于海若南术是其临江旧宅,门前对江,三转曾山,路穷四江,对岸西面常石。此二山之间,西南角岸孤山,此二山皆是狭处,故曰生?勇门以南上便大阆,故曰成衍。岸高测深,渚下知浅也。江中有孤石沈沙,随水增减,春秋朔望,是其盛时。故枚乘云,楚太子有疾,客问之,举秋涛之美,得以瘳病。太子,国之储贰,故曰贰。灵,河伯居河,所谓河灵。惧于海若,事见庄周秋水篇。】

碎玉浅注:

徒,步行衍,水沿河道流汇于此而溢,水满而出。相,省视沈,通“沉”。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凌,接近。岑,小而高的山。横,横贯。薄,微小琐碎的沙洲。迅转,迅速转变。腾天,飞腾天空。倒底,见底。壑,原义山沟,借指溪涧之底。楚贰,楚国的储君。河灵,泛指河川之精灵。海若,古代中国传说中北海的海神,指代为东海的海神。阆,意思是门高大的样子;空旷;没有水的城壕。衍,引申为平坦之地。瘳,病愈。储贰,亦作“储二”,储副,太子。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原名冯夷,也作“冰夷”。海若,庄子所说的是东海的海神海若,海神的名字,《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楚辞·远游》:“海若,海神名。”又有“若水”之名,“帝颛顼出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立为帝。”


碎玉意译:

步行沿途观察一番南术临江旧宅的风光吧,勇门以南为平坦之地。北岸边测水甚深,省视沙洲那儿才方知是浅水的地方洪水暴涨之际浪涛很高则曾山的石岩将被淹没,而潮水、波澜退走之时沉积的河沙滩又会显现出来。当风兴浪起之时,水势格外汹涌澎湃而壮观。每年的春秋二季,每月的朔望之日。浩浩荡荡,淼淼茫茫。洪波涌起,惊涛骇浪。水势犹电闪雷鸣轰鸣,仿佛山崩地裂。飞驰的水流象脱缰的野马,洒脱狂放,一泻千里。水浪冲上悬崖绝壁而隆起高高的小山,横贯中流而淹没连接起来小沙洲水浪开始迅速旋转而腾跃天空,最终翻江倒海似的时而显露出道道涧底的道道深沟大壑。至此我才相信当年楚国太子为何醉心于吴国的宾客,为何黄河水神河伯冯夷也因此而怀惭愧之心而羞于去见海神海若。(谢灵运自注):南术是“始宁始”的临江旧宅,前门正对江水,江水经过三个大转弯便到了曾山,路穷途于四江,对岸西面便是常石。在这二座大山(曾山与常石)之间,西南方向河岸是孤山,这二山(曾山与常石)皆在江水狭窄之处,所以叫做“生(门?中国古代玄学有生生不息的意思)”。勇门南面上游便是大阆,为平坦之地,所以叫“成衍”。观测江岸高度可略知其深,观察江水中的小陆洲下方便可知略其浅。江中有孤石沉沙,且随剡溪水涨水退而有增有减,春秋二季或朔望之日,均是其盛旺之时。所以枚乘说,楚太子有疾病,吴国客人去问候于他,曾列举吴国那里秋季波涛之美,使得太子听后竟治愈了疾病。太子,国的储,所以叫“楚”。河灵,河伯居住在河中,所以叫河灵。他为什么惧怕海若,此事可见诸于庄子《秋水篇》。


碎玉引玉

始宁始南术临江旧宅的风光,曾山与常石生江水狭窄之处,犹二扇巨大的石门,所以叫做“生(门?)”也就是后来又被称之为“石门”。文中对此不厌其烦地描述“汤汤惊波,滔滔骇浪。电激雷崩,飞流洒漾。凌绝壁而起岑,横中流而连薄。始迅转而腾天,终倒底而见壑。”作者把剡溪水写活了。从“终倒底而见壑”可知,溪涧水在退潮之时,依然可见涧底的道道深沟大壑。面对名山大川,让人心旷神怡;面临洪波涌起,惊涛骇浪,犹似人生之起伏。列举秋天剡溪水潮涌之美,可开阔世人情怀。故假借枚乘的“吴国客人探望病中楚太子听潮涌,以治愈了他的疾病故事,诉述自己的心声。

       《奇门遁甲起源于四千六百年前,我们的祖先黄帝大战蚩尤之时假托天神所传授的。相传为鬼谷子整理,再经过黄石老人,张良等先贤改良之后流传至今。“八之名称、方位或与之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