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爰初经略,杖策孤征。入涧水涉,登岭山行。陵顶不息,穷泉不停。栉风沐雨,犯露乘星。研其浅思,罄其短规。非龟非筮,择良选奇。翦榛开径,寻石觅崖。四山周回,双流逶迤。面南岭,建经台;倚北阜,筑讲堂。傍危峰,立禅室;临浚流,列僧房。对百年之乔木,纳万代之芬芳。抱终古之泉源,美膏液之清长。谢丽塔于郊郭,殊世间于城傍。欣见素以抱朴,果甘露于道场。【云初经略,躬自履行,备诸苦辛也。罄其浅短,无假于龟筮,贫者既不以丽为美,所以即安茅茨而已。是以谢郊郭而殊城傍。然清虚寂寞,实是得道之所也。】 爰,于是。经略,经营治理。杖策,谓策马而行征。孤,单独。陵,大土山。罄,尽。短规,普遍规律。龟,占卜用的龟甲。筮,占卜用的蓍草。翦,修剪整齐。榛,树名指小树丛。阜,小高地。危峰,奇峰。浚,疏浚。终古,久远;往昔,自古以来。膏液,动植物体内或植物果实内的油脂。殊,特别。见素,“见素抱朴”,语出《老子》。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果,果腹。甘露,佛教用语,在搅拌大海生是重新获得神的甘露。梵文有“长生”或“不死”之意。道场,原指佛成道之所。梵文音译为菩提曼拏罗。躬,弯曲身体。履行,实践。罄,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古同“磬”,打击乐器;显现。假,借助。龟筮,古时占卜用龟,筮用蓍,视其象与数以定吉凶。茅茨,亦作“茆茨”。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指简陋的居室。谢郊郭,告别城外,郊外。殊,不同。殊城傍,不同于城市附近。得道,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
于是,(谢灵运)开始筹划和治理始宁墅。先是单独策马而行远近考察,后果一路柱杖仔细堪察。涉水于河涧,攀爬于山岭。就是到了山顶也不作片刻休息,找到了源泉也不停止脚步。冒着风雨,踏霜踩露,披星戴月。研究好初步的方案,制定出简短的规划。也不用卜卦占龟去定什么凶吉,只选择其中美好和新奇的地方。砍伐小树丛以开辟道路,并寻找奇石绝境。在四面山岭的包围之中,这里有两条河流逶迤蜿蜒。于是决定面对南面山岭,建造一方读经台;在背靠北面山丘坡地上,筑建一座讲学堂。依傍边那危山孤峰,建筑一座参禅室;面临疏通好的河流,在河畔建设一排僧人宿舍。面对那些百年大树,可呼吸其万年的芳香。拥有那终身不竭的泉源,可品赏那清淳隽永的瑶浆甘霖。告别了郊区壮丽的浮屠宝塔,完全不同于都城傍热闹的繁华世界。只欣赏这里所呈现的那种朴素,饮用这里只供佛祭祀与修行学道之处的甘露。(谢灵运自注):说起了初始的筹划治理,还得亲自去执行,这样就历尽了诸多辛苦。排除了其中所有的浅薄和短缺,却没有去借助于占卜的龟筮。清贫者既然不以华丽为美,那么就只安排些茅庐而已。是以此来告别郊区而不同于城边。虽然这是个清虚寂寞世界,但实在是修行得道之所在。
谢灵运为了建造一方清虚寂寞世界,不惜爬山涉水、栉风沐雨。作者经过精心策划,长途考察,寻觅奇乡异境,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有初步方案与打算。即在“四山周回,双流逶迤”处,“面南岭,建经台;倚北阜,筑讲堂;傍危峰,立禅室;临浚流,列僧房。”严然一处佛教禅院。 |
|
来自: 碎玉h43ve28g9l > 《越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