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灵运《山居赋》浅读之三十四

 碎玉h43ve28g9l 2020-07-11
原文:

因以小湖,邻于其隈。众流所凑,万泉所回。氿滥异形,首毖终肥。别有山水,路邈缅归。氿滥、肥毖,皆是泉名,事见于。云此万泉所凑,各有形势。】

碎玉浅注:

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角落。凑,聚合。氿滥,小泉水名。氿,泉水从旁流出。滥,流水漫溢。首毖,泉水名。毖,谨慎。肥,扩大。缅,微丝。肥毖,即首毖。


碎玉意译:

因为这里还有一些小湖泊,比邻于山弯水曲的各个角落。此乃诸多水流所汇集聚合,万股源泉所回归。其中名叫“氿滥”的泉水,从山旁泌出而漫溢或泛滥出不同的形态。名叫“肥毖”的泉水,开始谨慎收敛后来却大胆奔放。别有风韵的山山水水,路途虽然遥远,转过身来却都到此处汇集(谢灵运自注):氿滥、肥毖,都是泉水名,事见诸于《诗经》。说这些江河为万泉所凑集,且各有形势。


碎玉引

泉山涧幽,清风朗月明。别看谢客着墨的只中些汩汩清泉,涓涓细流,小小湖泊。别有风韵的山山水水,格外让人迷恋。真正的安静,来自于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闹市,都无法真正安静下来。在这氤氲的湖光山色之中,面对浮躁世界红尘滚滚,谢灵运惟愿内心如清泉汩汩


原文:

求归其路,乃界北山。栈道倾亏,蹬阁连卷。复有水径,缭绕回圆。弥弥平湖,泓泓澄渊。孤岸竦秀,长洲芊绵。既瞻既眺,旷矣悠然。及其二川合流,异源同口。赴隘入险,俱会山首。濑排沙以积丘,峰倚渚以起阜。石倾澜而捎岩,木映波而结薮。径南漘以横前,转北崖而掩后。隐丛灌故悉晨暮,托星宿以知左右。往反经过,自非涧,便是水径,洲岛相对,皆有趣也。】

碎玉浅注:

栈道,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倾亏,残破倒塌。弥,满,遍。泓,水又深又广。澄,水静而清。渊,深水。竦,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竦秀,挺拔秀丽;庄重文雅。芊绵,草木茂盛的样子。芊,碧绿色。瞻,向远处或向高处看。眺,往远处看。旷,宽广,宽阔,心境开阔,荒废。隘,狭窄,狭小。濑,从沙石上流过的水。澜,大波浪。捎,掠拂。薮,沼泽地带多长草,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漘,水边,临水的山崖。往反,即往返。水径,水路。

碎玉意译:

寻找回去的道路,乃在北山分界处。那里残存的栈道已残破倾斜,攀登时用来休息的栈道小阁楼,也如同卷起变得十分扭曲。虽然另有水路可以通行,但得绕上一个大弯。这里淼淼的湖水平静如镜,宽阔的潭水澄清似渊。圆弧形的堤岸显得挺拔健美,苗条的小陆洲因草木茂盛而得神秘。登高远望,空旷悠然。逆流而上可追溯到二江合流之处,这二江的源头既不相同,还在下游派生出水而分流,然而它们在水口的地方合二为一,再奔赴于山隘而进入天险,最后聚会于山脉之谷。溪水在沙石滩上流淌,细沙沿着水流方向推搡,从而堆积起一座座小沙丘,那尖峰倚借沙洲而部分隆起成高地。岩石倾斜似俯身狂澜,匆匆水流则稍微掠过岩隙。树木的倒映在波浪之上,连结着那一片片水草滩。水流在经南边的山崖时突然横断向前,在折转北崖之后又被掩蔽在岩崖之中。只有观察那灌木丛的隐没与出现,才能分辨出是清晨还是黄昏。依托天上星宿的方位,才能确定自己是身处山左或是山右。谢灵运自注):往返经过的,不是石岩山涧,便是水路。陆洲岛屿相互对立,皆很有情趣。


碎玉引

《山居赋》这一段说的是“隐丛灌故悉晨暮,托星宿以知左右”。在这块晨昏难分,方位莫辨的神秘地方,谢灵运将山水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生动到家。谢客是山水诗人,也是写游记的高人。
    作者在《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说:“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川渚屡径复,乘流翫回转。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诗似游记,游记如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