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官的代价:牺牲婚姻和自由的女官,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得失?

 思明居士 2020-07-11

图《女医明妃传》剧照

01 明代女官最为霸气的一刻

明英宗刚刚继位时,还是一个孩童。他的祖母张太后不满他身边的太监王振,装腔作势,打着皇帝的名义,作威作福。

有一天,张太后把王振叫到跟前,大骂王振:“汝侍皇帝不律多。赐汝死!”

意思就是:“你伺候皇帝太不自觉,作威作福,现在赐死你!”

张太后话刚落,身边佩戴刀剑的女官立即把刀架在王振脖子上,王振吓得浑身发抖。小皇帝吓得哭了起来。

女官的代价:牺牲婚姻和自由的女官,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得失?

女官就要杀掉王振时,皇帝和身边的大臣都下跪为王振求情。

张太后本来就是为了敲打一下王振,防止他干预政事。目的即已达到,就命令身边女官住手。

后来,张太后随时派身边的女官去查看王振的情况。一旦发现王振做事不规矩,立马叫来一顿大骂。所以,在张太后生前,王振一直活得很本分。

后人读到这里,常常感叹,天不助大明。如果此时张太后下狠心杀掉王振,也许就没有后来成为大明朝国运拐点的土木堡之变。

02 女官制度的缘由

引用这个故事,是因为这里面我们可以一窥明代女官,这个背影模糊的女性群体。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对朱氏江山进行了多重的制度设计,最大限度的保障朱明江山能够千秋万代。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对后宫制度进行设计。这一环的目的是防止中国历史上最为常见的一个权力威胁——后妃干政。

女官的代价:牺牲婚姻和自由的女官,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得失?

朱元璋规定,后妃只能来自于家世清白的平民之家。

同时规定,后妃及宫廷妇女,衣食、金钱、钱帛都必须通过尚宫先行报告,然后内监再把东西发过来。这就杜绝了后妃和外界有任何联系的可能。

即使是生病了,也只能向医者描述症状,按照症状进行抓药。医者和病患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皇后只能管理后宫妇人。宫外的一切事务,皇后都无权插手。

为了达到肃清宫闱的效果,明太祖还制定了女官选拔的制度。选取有妇德的女子,进入后宫,辅佐妃嫔,尽最大可能保证后妃的言行符合传统,不违规,不违制。

03 女官的来源和选拔

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女官制度在明朝前中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成为女官,有以下一些硬性条件:

(1)必须出生平民之家,身世清白。家族中人没有从事乐籍等贱业;

(2)能够识文断字,最起码熟读《孝经》、《内则》、《烈女传》、《女戒》等女德书籍;

(3)年龄在二十岁以下,或者三十岁以上。

女官的代价:牺牲婚姻和自由的女官,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得失?

这里分为两种年龄段,是为了满足两种需求。二十岁以下的女子,会比较注重外貌,这些女子成为后妃的可能性更高;三十岁以上的女子,主要是担任宫廷女官,负责掌管各处事宜。她们主要是为了填补后宫各项管理岗位的空缺。

女官选择的地域范围颇广,明朝中前期采选范围包括江南地区和东南地区,就连福建和广东都会涉及到。

纯粹的宫廷女官,喜欢选择一些无家事拖累的守寡妇人。这些妇人比起未婚女子,有过操持家庭事务的经验,处理过夫家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更有经验,更加沉稳,能够更好地帮助妃嫔在宫廷内生活。

女官选拔中入选的比例很低。有些时候动用几个省的力量,只能选出几十名女官。因此总体来说,能够通过选拔成为宫廷女官的人,个人素质出众,熟悉各种礼仪制度,尊崇忠孝节烈的思想,又通晓文史,是出色的妇德代表人。

04 成为女官的代价

很多读者都知道清朝的宫女可以在二十五岁出宫。但是明朝的女官没有这个福气。

明太祖规定:“妇人入宫后年至五十,愿还乡者听。”

意思是入宫的妇女年纪到了五十岁,如果愿意返回家乡,就要尊重她们的意愿。

这条规定就意味着,如果没有上位者特殊的允许,宫女要把一生的时光都贡献给宫廷。

五十岁再出宫,宫女再无缔结婚姻的可能。

女官的代价:牺牲婚姻和自由的女官,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得失?

那些未婚就步入宫门的人,注定一生无婚姻之爱,子女之缘。

而那些寡居的妇人,在入宫之后,就要斩断和子女的关联和牵绊,做一个和家庭割裂的人。

现代的职业女性,有兼顾家庭的可能和现实条件。而明代宫禁森严,通讯和见面都极为困难,一不小心就会触犯宫规。

一旦入宫,从此是路人。

成为女官的代价,就是要舍弃婚姻、家庭和自由,一生都活在高高圈起的宫墙之内。

宫廷的生活,看似繁花似锦,五光十色,其实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不得自由。

这可能是天下最为富贵的囚笼,更不要提动辄惹祸,一不小心就会祸及家人乃至族人。

这是顶着风险在干活。

05 成为女官的荣耀

毫无疑问,入宫成为女官,个人要做出巨大的牺牲,但是这也会带来巨大的好处。

宫廷女官并不是简单的杂役宫女。她们不负责打扫、浆洗等体力活,而是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是女版大管家。

明朝的后宫女官承袭唐代制度,分为六尚和宫正司,分别是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和尚功以及宫正司,全盘负责后妃的吃、穿、住、行、娱乐以及礼仪等各项事宜。

在各个部门中,又分为女史、掌、典、司和尚宫五个级别。按照前期定制,所有部门加起来,人数大约在300人。

这些女官,在宫廷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的地位低于后妃,但是可能比不得宠的后妃还要体面。

毕竟,后妃只能靠宠爱和子嗣才能赢得实打实的尊重和地位,她们则是有实权在身的人。

这些女官有些甚至会成为皇室核心成员的左膀右臂。有些会凭借岗位,代管公主府、王府或者一宫的事宜,出谋划策,左右腾挪,令在手,权在握。

女官的代价:牺牲婚姻和自由的女官,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得失?

因此,明朝对出色女官的封赏颇为大方。

在入选之初,就会赏赐财物给女官,用来安顿亲属。入宫后获得职位,还会赏赐田地,免除家族劳役和税务,这对于古代平民家庭是很大的实惠。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洪武二十年选入宫廷的广东籍女子陈司彩。

司彩是职位名称,六品女官,属于尚功。尚功部门负责女红事情,司彩主要负责绸缎等女红原材料的保管和分发。

陈司彩的家族凭借她的关系,不仅免除了徭役,得到了官府赏赐的土地,每个月还可以得到朝廷颁发的大米十石。

陈司彩一生未婚,逝世于永乐四年,死时大约四十岁。但是因为她的贡献,她在家族中地位很高,死后也受到家族的祭祀。

而她的母家陈家,则以此为契机,成为当地的望族之一。

06 女官的沉浮

回到开头,张太后要收拾王振时,拔刀出鞘的人是太后身边的女官。

这说明一点,女官在明朝前中期,在宫廷的生活中较为体面。

在辅佐后妃肃清宫闱上,她们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女子贤不贤惠,能不能发挥到安定大后方“齐家”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她们是否遇到对的人。

这直指一个核心和本质:女子在古代,是依附在父权和夫权上的。这一点在宫廷生活中最为明显。

明代后妃有一个特点,前中期皇后地位很高,虽然无法干涉政治,但是基本上受到皇帝尊崇。

后期宠妃强势压过皇后。皇后活得很憋屈。

明太祖和发妻马皇后、永乐皇帝和许皇后,明仁宗的张太后,都有和丈夫一起共渡时艰的经历,而且都是下一代皇帝的生母,因此得到丈夫尊重,地位尊崇。

这三代皇后,刚好又是传统教育下出来的贤惠女子。地位稳固,加上丈夫尊重,她们就有机会发挥能力,好好地管理后宫。

而到了明宣宗之后,宠妃当道,羞辱中宫。明英宗很喜欢他的发妻钱皇后,但是钱皇后一生无子,被妃嫔上位的周贵妃逼得节节败退。

女官的代价:牺牲婚姻和自由的女官,会经历怎样的人生得失?

甚至有人说,明朝嫡庶之别,在周贵妃开始,不复存在。

明宪宗的万贵妃,更是站在皇后之上,成为不冠名的后宫之主。

后期宦官掌权,女官的职能和权力基本上转移到宦官手中。出生民间的后妃本来就无根基,而和她们一体的女官,地位自然不能同前辈们相比,只能成为依附了。

有些时候,她们可能会和太监结为菜户,身份和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明宫之中,自诚孝张太后之后,再也无法出现后妃训斥权阉整顿后宫的一幕了。

因为女官的才能,能不能得到施展,要看后妃的权力。而当后妃的权力被皇帝和宦官剥夺时,她们除了努力自保这条路之外,再也不能有所作为了。

她们的经历充分说明,任何依附,都是水上浮萍,毫无根基。她们的浮沉,首先是以牺牲婚姻和自由为前提,换来的一场赌博。

能不能成功,成为“陈司彩们”,太难说得准了。毕竟,能够活到五十岁的宫女,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前几年言情小说,特别流行女主穿越到宫廷当宫女,赢得一众皇子爱慕的情节设定。只是,当我们知道宫廷生活背后的真相后,可能会觉得第二天能起床去上班,也蛮好的。

起码,炒掉老板的权力,我们可是握得牢牢的,而且这种权利,不可剥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