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浅谈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权衡

 十点历史君 2020-09-02

士族,就是古代的名门望族,又称门阀。可以理解为,父代当官,那么儿子也可以凭借这一关系,轻松入仕为官。而庶族,自然就是寒门,大多是没有关系,也没有实权的普通百姓。而庶族想要入仕为官,在最早的时期,都不是入仕有难度,而是根本没机会当官。由于这一巨大差距与不平等,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纷争,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可以感受到,庶族的地位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古代封建社会的局限,即便庶族地位提升,也仅仅是相对的,士族的势力一直到清朝,都占据了主要力量。看起来是士族与庶族的纷争,其实背后体现的是古代对人才选拔的态度。今天,我们就从古代的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浅谈一下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权衡。

从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浅谈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权衡

先说下士族和庶族是如何产生的?

士族的产生,最早要追溯到西周时期。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王朝,建立起了更强大的西周。而周武王继位后,的确是励精图治,将国家发展的十分富强,百姓的生活,也较之前的朝代,有很大改良。正如没有永远的霸业一样,西周到了公元前770年的时候,也就是周幽王时期,就已经走了下坡路。周幽王由于烽火戏诸侯,最终失去了将士们的拥护,最后被犬戎大军推翻了政权,西周彻底覆灭,建立起了东周政权。而东周政权,由于当时时政变迁,各方诸侯把握朝政,表面臣服,其实背地里都在养兵蓄锐。而这一局面,东周的皇帝根本无力去管理。最后随着东周政权被推翻,带来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做“礼乐崩坏”。这个词最早出自论语,《论语·阳货》中记载:“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礼乐崩坏,意味着周王朝的无数管理制度的官员,没办法继续效忠皇帝,而这些人,带着大量宝贵的书籍,流落民间,被各方诸侯所收纳,为其出谋划策,教书育人,甚至是出使外交,都是这帮人。而士族的起源,其实就是这些人。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拥有才学的人,靠着游说列国,来谋生,而他们的后代,也因此得到当官的机会。这与世袭制度相似却不相同。士族只能为其后代提供当官的优先体验,却无法保证他们的官阶。这些士族,在那一时期大放异彩,像孔子,老子都是在那一时期得到了学问,并且到收徒讲学。只是他们没有入仕为官,因此成为了庶族,而像后来的韩非子、李斯等人、苏秦、蔺相如等人,都是各为其主,也就是最早的士族前身。这就是士族和庶族的产生原因。

从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浅谈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权衡

士族衰落与庶族兴起的变迁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哲学家。在《管子》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是故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十分形象地说出当时士族与庶族的阶级地位。“士之子恒为士”,很明显,士族的后代,是永世为官,其中不乏品行恶劣,并无真才实学之人,却因为这一制度,可以入仕为官。而庶族,也就是工农商之子,即便品行再佳,学识再渊博,也没机会入仕当官,实现抱负。这一现象,从春秋赵国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入仕当官,大抵都是依据这一制度。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秦朝挑选人才当官的方式,叫做“三公九卿制度”,想要当官有三个途径,一是世袭罔替官职,二是有军功之人,三是有人保举。而其中还有一条死命令,穷人不可当官,也就是说,在秦朝入仕为官,庶族中的穷人是不可以的。这一制度的产生,基本完全倾向于士族。

到了汉朝,也没太大的改变。比如秦末汉初的韩信虽然心有抱负,又兼具真才实学,却因为是庶族出身,而没办法得到重用,并且被项羽屡次羞辱。项羽是楚国贵族出身,是士族,因此天生就对庶族看不起。《史书》里记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尝从人寄食,人多厌之。”从这里也看得出,士族与庶族之间的等级,是十分明显的,并且针尖对麦芒。而汉朝时期的当官挑选,仍然是以士族为主,唯一不一样的是出现了一个察举制,每年有专门的的人员来“举孝廉”,通过这种方式当官。而庶族对孝廉的官职,也是望之甚远,大多都是官员之间复杂的关系,最后导致官员“名公巨卿多出之”。所以,从西周到秦汉,士族对于庶族都是处于碾压地位。

从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浅谈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权衡

真正士族开始衰落,庶族兴起,其实源头是在三国的纷乱政权中。汉献帝时期,时局动荡,汉朝早就满目疮痍,真正掌握权力的根本就不是皇帝,而是各方诸侯。比如当时的袁绍,一起义,就万方来追随。凭借不就是他“四世三公”的名头。“四世三公”,世袭官职,祖代当官,福荫子孙,是对袁绍最真实的写照。士族的强大,可见一斑,很明显影响到君主的地位。所以,从曹丕建立魏国开始,就对士族开始了打压。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就是士族衰落而庶族兴起的开始。曹丕听从陈群的建议,在挑选人才上,对庶族也放开了政策。从以往的只有士族才能当官,到现在庶族人员只要有才学,也可以入仕,这是历史上一大重点改革。有专门的的官员进行考察和挑选,将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种,对应相应的官阶。而即便是打击士族,士族却还是占据主要力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即便是庶族可以入仕,却也有着最高官职的限制。不过这一改革,算是庶族的兴起开端。到了南北朝末期,庶族与士族之间的纷争愈演愈烈,甚至坐不同席,以此来表示立场。

从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浅谈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权衡

隋唐时期,取消了九品中正制,建立了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叫做科举制。这一制度的诞生,才算是庶族真正兴起的希望。何忠礼老师在《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中这么一句:“仕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也是跟之前以士族为主要官员的重大分别。从这一时期开始,庶族中的寒门学子,只要学有所成,对于四书五经涉猎极广,都可以入朝为官,而士族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也会被取缔并永不录用。庶族从这一时期开始,才算和士族分庭抗礼。而后来的宋元明清,大体都是这样,对士族的世袭官位,都取消了大力扶持,让庶族有了出人头地、为国效力的机会。正如清代沈垚在《落帆楼文集》中所说的那样:“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从唐朝到明清,是庶族兴起而士族衰落的过程。

从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浅谈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权衡

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士族是庶族的巨大区分,本身就是极为不合理的存在。我们其实可以试着理解一下,在最早时期的西周,君主想到如此区分,给臣子世袭罔替,令官员皆出于此。其目的,一是为了集合臣子对皇帝的拥护,希望臣子对皇帝感恩戴德,以此来加强统治;二来是当时的书籍与大量文化,的确掌握在绝大多数士族手里,庶族大多没有机会读书。本着用人唯亲的目的,大力扶持士族,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皇帝并没想过,他的这番善意,会让臣子形成自己的势力,而这种现象,无疑是威胁到了皇帝本身的地位。东周的兵变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皇帝给予士族更高的优越权限,也就导致了,官官勾结的现象。这对皇帝本身,完全是百害而无一利。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朝代,从魏晋南北朝开始,逐渐对士族施压,而扶持庶族的根本原因。

目的很明显,不只是为了打压士族,而是想要借助庶族的力量,来平衡士族的势力。任何一方势力过大,对君主都是不利的。而士族有千年的历史,庶族想要与其抗衡,就只能慢慢来改进。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度,都是慢慢地提升庶族地位。从表面来看,是彰显皇帝知人善用,不设阶级区分,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让士族权力过大,以至于重蹈覆辙罢了。

从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浅谈古代君王对人才选拔的权衡

总结:

士族衰落,庶族兴起,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官员挑选,基本被士族垄断的现象,本身就是种畸形的存在。对于任何一个朝代来讲,如果将权力被一部分人垄断,对于皇帝来说,都绝非一件好事。所以后来的朝代也证明了,士族与庶族本身就毫无区别,士族中照样有不学无术之徒,而庶族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人才。只有公平对待,放开局限,才能让朝代真正的兴盛起来。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体现了古代君王对选拔人才的开放与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