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本田只是“买菜车”!人家可是名副其实的“东瀛法拉利”

 SUV大咖 2020-07-11


现在我们一说到本田,肯定会先想到“买菜车”这个词,因为现在我们熟知的车型像是飞度、雅阁、CR-V也确实都是普通的家庭用车。

其实本田一直热衷于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MotoGP(世界摩托车锦标赛)、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这种世界最高级别的赛车运动,也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1988年,Honda与F1最强队之一的迈凯轮结成了合作伙伴,拥有赛纳和普罗斯特这样一流的赛车手,在十六次比赛中获得了十五次冠军,并十次包揽了前两名。如此辉煌的成绩,在至今所有车队中,仍不多见。2013年,Honda以线上即时同步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告,2015年以引擎供应商的角色,与英国老牌车队迈凯轮携手征战2015年 “FIA一级方程式大奖赛(F1)”。此消息一出令全球Honda车迷为之兴奋与期待。这也是Honda自1964年开始参与F1赛事以来第3次重返竞技与科技的最高殿堂,让人联想到1980,90年代McLaren与Honda共同合作写下的辉煌时刻。

2016年,Honda迎来MotoGP参赛50周年,时隔一年获得第22个制造商冠军。车手马奎斯在本赛季五度夺魁,十二次登上领奖台,时隔1年再度斩获第三个年度车手总冠军奖杯。2017年, Honda车手马奎斯成功卫冕年度车手总冠军,与此同时,由于车队和厂商相继夺冠,Honda本赛季再次斩获三冠王称号。

因为有强大的技术支持,所以把很多的赛车技术都用到了民用车的领域。熟悉的车迷第一反应就是VTEC和“红头机”。

VTEC的学名叫做“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直白点说,就是在高转速时开启高角度气门,提高进气量来提升动力,俗称“爆TEC”。

而“红头机”则意味着——“信仰”,是本田对于追求最高性能的信仰,更是改装爱好者对最高性能的信仰!

1989年,在F1赛场上顺风顺水的本田推出了第一台高性能超跑——本田NSX。其搭载的这台代号C30A的3.0L V6 VTEC发动机的动力被限制在了274Ps。而NSX设计时期的假想敌——法拉利328GTB,在同期采用的3.2L V8发动机,最大功率却只有268Ps。

由于日本车企的“君子协定” 最大功率不得超过280Ps,C30A的性能被大幅度限制。全铝车身和F1技术,再经过“车神”塞纳的协助调教,NSX在被誉为“性能车试金石”的“纽北”赛道跑出了8分16秒01的好成绩,完爆了法拉利328和马力更大的法拉利348。虽然NSX被誉为“东瀛法拉利”,但是事实上那个年代法拉利的性能完全不及本田!

不过随着排放越来越严苛,一向坚持自吸的本田也开始顺应潮流逐渐普及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如最近话题最多的1.5T发动机。“机油增多事件”一度让公众开始质疑本田在发动机领域的实力,其实作为现阶段本田地球梦科技最重要的一款发动机,注入了众多“本田黑科技”,像缸内直喷、DOHC结构,辅以EGR、充钠气门等技术,同时采用了高效机油泵和高效冷却缸盖,提升发动机的效率。本田不会犯这种因“机油增多”而损害发动机的低级错误!那“机油增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机油为什么会增多?

发动机正常使用条件下,因为活塞环与气缸之间存在窜漏,燃油蒸汽或者未燃尽的液态燃油会少量的从这些地方跑进曲轴箱里产生燃油稀释。燃油稀释在缸内直喷发动机上会更加突出。缸内直喷,会以极高的压力将燃油喷射到气缸中,而视喷射系统的布置和控制逻辑,会有或多或少的燃油被喷射到气缸壁上造成“湿壁”。这部分燃油是很难如喷射在空气中的油雾颗粒一样迅速汽化的,这些汽油会和气缸壁上的油膜混合在一起,被活塞环刮进曲轴箱内。

点开大图了解“机油乳化(水混入)原理

虽然每次喷气缸壁上的油量看起来量并不大,但是缸内直喷发动机在冷启动时会喷射过量的燃油制造浓混合气,如果是在冬季或者气温更低的高寒地带,冷机运行时间更长,直喷发动机会喷入过量的燃油帮助燃烧,而过量的燃油会渗入曲轴箱内稀释机油。正常工况下,混入机油的燃油会及时挥发并通过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进入燃烧室重新燃烧掉,就不会导致机油持续被稀释,不会出现机油液面升高,机油有汽油味等现象。

事实上,燃油稀释问题一直困扰着主机厂,也不并是只有汽油机——柴油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而且比汽油机更加普遍。部分“放弃治疗”的柴油发动机,干脆在正常机油尺的上刻度线以上,再刻一个燃油稀释极限。另外,一些1.6T发动机的机油尺在上限以上也有一条标记,用户手册上提示超过这个标记才需要去4S店检查 。

美国市场的福特也是燃油稀释的受害者,曾经通过内部服务通告的方式对出现机油增多、机油中出现汽油味的F-150 3.5L涡轮增压发动机进行过维修,除了立即更换被汽油稀释的机油和机滤,处理方式还包括安装曲轴箱体加热器,更换曲轴箱通风系统PCV阀,刷新PCM控制程序等等。回到国内,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一些品牌也闹过同样的问题。

什么因素会使机油增多?

在正常情况下,因为发动机的高温和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的作用,这些少量的汽油会通过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进入燃烧室重新燃烧掉,并不会导致燃油稀释,机油增多。但在高寒地区,短途行驶的车子上,这个问题就会变得严峻。你可能会觉得不就是热个机,怎么会有那么多汽油跑进曲轴箱里造成机油稀释?那么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计算好了。4冲程发动机曲轴每转2圈进行1轮燃油喷射。

点开大图了解“燃油稀释原理

假设冷机怠速1000rpm(实际更高),每缸每分钟完成500次4冲程循环,每缸每分钟喷油500次,每秒钟喷油约8次。意味着4缸机每秒钟在1000rpm的转速下总计喷油约32次,每分钟2000次!再加上为了提升冷启动性能,目前的发动机ECU设置在低温冷启动是都会多喷油的。在本来就存在的过量汽油被刮入或渗入曲轴箱的增压发动机上,短途驾驶在机油温度还没升到足够让混进去的汽油被排出前,就已经停机了。接着又冻上几个小时,再来重复一次或者一天好几次这样的过程。1分钟2000次的过量喷油,每天加起来轻松上万次,甚至几万次,燃油稀释就很正常了。

因此,燃油稀释在缸内直喷发动机上更容易产生,在寒冷的冬天更容易产生,在短途驾驶的车上更容易产生,在频繁的停车-启动-停车-启动的车上更容易产生。

会不会造成发动机磨损?

机油增多是否会导致发动机磨损,我们直接看实际案例!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的案例、和国内目前的状况一样,美国市场也有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也同样存在燃油稀释的问题,许多车主将自己的机油送去第三方检测后发现,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的燃油稀释结果已超5%极限。

本田1.5T机油Fuel Dilution已超5%,金属元素含量正常

但是上市时间更久、保有量更大的美国市场,本田1.5T发动机却暂未出现任何因为燃油稀释导致的大面积发动机故障的情况发生。另外,海外市场的CR-V机油更换间隔最长达1年,国内市场保养间隔为5000km或6个月,按照国内的保养要求进行保养及时出现了燃油稀释也不会导致发动机异常磨损。

总结

说了这么多,大咖给大家点建议:首先ECU程序一定要去升,ECU程序的变更只会针对低温冷启动工况的程序设置进行优化,不会对发动机的动力、油耗产生影响;其次,机油增多这个问题在其它车型上也有,而且召回对于汽车来说也很常见,在中国几乎每个月都有上百万辆汽车召回,召回也是厂家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大家真的不必因为一次两次召回而对这个品牌失去信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