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容”后帅到亲妈都认不出!4款换代SUV了解下,妹子见了主动上车

 SUV大咖 2020-07-11

时下正是SUV火热的时代。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出重围,靠的不仅仅是品牌力、动力,你还需要一个足够吸引消费者的外观造型。当现款车型产品力不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时,换代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换代,意味着革新,时下哪些换代SUV车型有着明显的改变?

比亚迪唐

现款唐最具亮点的无疑是它的动力总成,但它的外观造型却长期备受诟病。换代后的全新比亚迪唐明显摆脱了这个问题。全新唐采用了大嘴式的中网造型,气场十足。犀利的大灯灯组与格栅采用一体化的造型设计,整体感强烈。双腰线的车身修长且流畅自然,车尾最具辨识无疑是贯穿式尾灯。

全新唐的中控变化同样非常多,简约的中控台被一个硕大的可以90度旋转的多媒体大屏所占据,非常吸人眼球。此外,全液晶仪表盘当然也没有缺席。由于车身轴距比现款要长出100mm,全新唐采用了7座的布局,实用性进一步增强。

动力方面,全新唐将会搭载2.0T插电混合动力系统,其最大马力超过500Ps,顶配的车型百公里加速仅为4.5S,数据仍然非常抢眼。此外,全新唐将会推出纯电巡航里程80km与100km两种版本,全系标配三元锂电池。

大咖点评:一个好的设计对车企影响是巨大的。从宋MAX开始到最近的唐,比亚迪在设计上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唐,这款备受关注的SUV车型,它不仅拥有强大的动力,如今更是有了一个更帅气的外观,你还能苛求什么?

英菲尼迪QX50

老款英菲尼迪QX50在国产期间曾进行过加长,但受限于产品力不足的缘故,市场销量没有太大的起色。换代后的全新QX50产品力明显不逊色于对手。全新的外观造型比老款有了脱胎换骨的表现,全新的家族式的前脸造型辨识度非常高。紧凑的车身以及爆满的车尾造型都呈现出不错的设计感。要说遗憾,就是这次换代没有加长。

内饰同样一改老气的式样,变得时尚、家居了许多。简约的中控用料很讲究,档次感出众。科技感十足的双屏设计明显取材于英菲尼迪旗下的Q50L。虽然没有进行加长,不过其空间足矣满足一般的家用需求。此外,它还配备了BOSE音响、后排遮阳帘等一系列实用性不错的配置。

此外,全新QX50的动力总成也进行了更新。相比于老款,全新QX50是基于前驱平台开发而来,这对于一款城市SUV来说,无可厚非。重要的是它配备了一台具有可变压缩比的2.0T涡轮发动机,最大马力可达272Ps,峰值扭矩则为380N·m。

大咖点评:35万起售,属于原汁原味的引进国产。全新QX50还有一台拥有黑科技的发动机,你说这样的换代够诚意么?

讴歌RDX

现款RDX无疑是一款存在感很小的SUV车型。定价高是其中一个缘故,老气的造型同样对它影响很大。换代后的全新RDX明显不同,一个年轻、个性的外观造型可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全新RDX采用新一代的家族造型设计,多边形的镀铬格栅配合犀利的LED大灯总成,前脸拥有很高的辨识度。流畅而简洁的车身线条配合饱满且富有层次感的车尾,显得尤为动感。

在新款的RDX上,现款RDX的老气一去不复返。全新的中控造型采用对称式的设计,双色的内饰配合烤漆装饰,内饰的氛围运动感十足。此外悬浮式的多媒体也会出现在全新的RDX上,而按键式换挡结构无疑取材于NSX。

动力上,换代后的RDX将会进行全面革新。全新RDX基于全新的平台开发而来,它会搭载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其匹配的则是一台10AT变速箱。此外,讴歌最新的SH-AWD全时四驱系统无疑也会出现在RDX上。

大咖点评:加紧国产以及定一个具有诱惑力的价格是讴歌RDX最需要做的事情。

大众途锐

全新大众途锐作为大众旗下的旗舰SUV车型,它这次换代变化很大。全新途锐是基于MLB Evo平台研发而来。夸张格栅造型采用镀铬装饰设计,大灯的造型与镀铬采用一体化的设计,拉伸了整个前脸的宽度。矩阵式LED大灯造型点亮时辨识度很高,硬朗的车身线条与简洁的车尾造型与现款途锐有明显的差异。

作为大众旗舰SUV车型,全新途锐的内饰造型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不规则的中控台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铝合金装饰条贯穿整个中控,质感明显更好。此外,全新途锐一体化的中控由一个15英寸的多媒体系统与一个12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相连,科技感十足。全新的设计换挡杆同样与大众其他车型进行了区分。

全新途锐预计也会采用与现款不同的动力总成,主要由一台最大马力为252Ps的2.0T涡轮发动机以及136Ps的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组成,与之相对应的变速箱是一台8AT变速箱。此外,4MOTION全时四驱系统预计会成为标配出现在全新途锐上。

大咖点评:麻烦让一下,加大版“途观L”了解一下。如果全新一代途锐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需要在定价上做些改变。

咖嫂在这等你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