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江一生的秘密,都藏在这三首诗里

 我是明珠絮语 2021-01-05
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水浒传》里,宋江是男一号,而且,水浒里没有女主角,宋江是实打实的No.1

但作为全书最大的主角,宋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真的像江湖传说的那样孝义为先,还是像一些人评论的那样奸诈无比?坊间争论颇多。

有句话叫“听其言,观其行”,想了解一个人,要看他说什么话,做什么事。

不过,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都是演员,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伪装自己,刻意只把光鲜的一面展现给世人。

这一点,你我皆然。平时说的话、做的事,并不一定代表我们的本心。

宋江当然也是如此。而且,他比我们表演得更专业。

那么,我们如何了解宋江谦恭外表下的内心呢?

可以从他的诗里。

古语说,诗言志。诗是用来抒发感情的,人一作诗,就容易说真话。

当然,一个惯于伪装自己的人,不仅平时说话时会伪装,作诗时照样会伪装,也不一定完全真实。

所以,我们还需要另一个参考维度,那就是喝醉了酒的时候。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平时不敢说的话,平时不想说的话,几杯黄汤灌进去,马上就说出来了。

这时候,嘴基本不受大脑控制,心里想啥就往外冒啥。

比如杨雄,本来和石秀商量好了要捉奸,但喝多了回到家,心里话就怎么也藏不住,嘴里开始叨叨什么“明天非杀了你不可”,被潘巧云及时发觉,反拍了石秀一身不是。

不说杨雄,就说宋江。

在整部书中,宋江写过六首诗(词),其中有三首是在酒后所写。

诗是真话,酒后是真话,酒后写的诗当然更是真话。

所以,我们从这三首诗中,可以窥探到宋江心底的秘密。

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一块儿写的。

宋江被发配到了江州,但他又有钱又会做人,而且还有吴用给介绍的铁哥们戴宗相照应,小日子过得悠哉游哉,比我们天天打卡上班还舒服。

有一天闲来无事,宋江沿江溜达着逛街看风景,到了当地最豪华的五星级大酒店——浔阳楼。

不差钱的宋江虽然只有自己一个人,仍然点了一桌子好酒好菜。

有钱么,就是任性,就要享受。

心情一好,酒喝得就多,宋江“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栏畅饮,不觉沉醉”。

人一喝多,脑细胞就开始活跃起来。

宋江开始回忆自己的前半生:“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利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

要是这时候旁边有人一起喝酒,宋江一定会拉住对方的手,掏心掏肺把真心话都说出来。

但偏偏,今天是宋江一个人出来,没有带戴宗、李逵等平时的酒友。

又恰巧,在浔阳楼的墙壁上,有许多先人的题咏。

想想看,宋江在浔阳楼上把酒临风,满怀心事,看着先人的题咏,怎会不触景伤情!

人怕刺激,宋江此时就受刺激了,诗兴大发,作了一首《西江月》。

凡是有点文采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作品一旦出炉,就迫切希望别人看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和我们写完文章马上就发朋友圈,盼着全天下的人都看到是一个道理。

宋江诗成,开始寻思,我要把这首诗也写在这儿,等将来有一天发达了,再过来看看,那感觉该有多美!

于是他乘着酒兴,大笔一挥,在墙上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写完了之后,宋江左看看,右看看,咋看咋写得好。我咋这么有才呢!心里高兴,接着又去喝酒,越喝越美,手舞足蹈,文思如泉涌,在《西江月》后面又整了四句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的这两首诗,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十六个字:自视甚高,不满现状,心有所属,胸怀大志。

他觉得自己有文化有谋略有才华,现在一身本事没有机会施展,只能先忍着。

虽然犯了罪刺配江州,但心还在山东,家里有父亲兄弟,梁山有过命的朋友。

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偿所愿,想啥是啥,傲视群雄。

以上,就是宋江对自己的人生定位。

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宋江虽然在体制内工作,但他的身份是吏。

在古代,官和吏是有很大区别的。总的来说,官就是我们普通理解的官员,而吏则是基层帮官做事的工作人员。

在宋代,吏是不能升官的,一辈子只能做吏,职业的起点就是天花板。

不仅如此,就连吏的后代,都不允许参加科举,当不了官。

所以,当小吏的宋江虽然在普通老百姓面前可能还算是个人物,但在整个官员体系里是处于最底层,没有任何前途。指望做吏“他日身荣”“封妻荫子”,一丁点儿可能性都没有。

换句话说,即便宋江不杀阎婆惜不犯罪,他的那些远大志向,通过正常途径也根本不能实现。

人有本事,却没有晋升的通道,如果认命还好,如果不甘心不服气,就容易出事。

这种人,在历史上太多了。比如黄巢,比如洪秀全,他们就是屡试不第,最后才弄得轰轰烈烈。水浒中的王伦、吴用,也是如此。

如果他们都能顺利考上进士弄个官做,估计会天天琢磨官场那点事,或许就不会造反。

明白了这些,我们对宋江的所作所为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在体制内没有出路的宋江,必然要在其他方面想办法。

不过客观地说,宋江一开始并没有特别明确的人生规划,他只是通过金钱开路,收买人心,为自己积累社会声望和人脉资源。

当然,这一招在层次稍高的人那里是行不通的,前面说了,官和吏的身份有别,但凡有点地位,没有人会鸟他。

所以,宋江的交往对象,只能是身边的普通老百姓和各地的江湖人士。他花大把的钱,和这些人交往。

从这一点上讲,宋江有点像柴进,但若论口碑,却又比柴进好很多。

柴进始终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比如当年对林冲,虽然十分尊敬,也能让人觉出有居高临下之意。而且,他似乎更注重江湖人士,对周围的百姓帮助不多。

宋江则非常有亲和力,江湖上有人来投奔,不分高低贵贱,他都管吃管喝管住管陪,临行时还要资助,本地人求钱求物,他也从不推托,能帮就帮。因此,为自己博得了“及时雨”的美名。

公职人员的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复杂,往往会和贪赃枉法结缘。大笔花钱仅靠工资和家里的祖产显然不够,需要拓展财路;三教九流的朋友有事就帮,难免会违反国家法纪。

宋江在这方面干的一件大事,是放走了晁盖。

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事发,济州府派人来郓城县里捉拿,宋江知道后,身为押司,竟然利用自己的身份,设法稳住府里来的公人,自己跑着去通风报信!

宋江为什么放晁盖?当然是为了一个“义”字,但宋江这么做除了所谓的“义”之外,也是想给自己的人生留条后路。

事实也证明,这条后路成就了宋江的一生。

救晁盖成为了宋江人生的转折点。以后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此而起。

晁盖为了感谢宋江的救命之恩,派刘唐给宋江送来金子相谢,并在信中描述了山寨的兴旺。

宋江送走刘唐后,一头走,一面肚里寻思道:“早是没做公的看见!险些惹出一场大事来!”一头想:“那晁盖倒去落了草!直如此大弄!”

这里面,我们看得出来,一半是担心,一半是羡慕。

虽然此时宋江并没有上梁山的打算,但他的内心深处,显然已经有了隐隐约约的冲动。梁山,已经成了他手里的底牌。

而接下来,正是晁盖的信被阎婆惜发现,使得宋江不得不杀了阎婆惜,亡命江湖。

他先投柴进,再投孔太公,后投花荣,最后在清风山入伙。

入伙后,宋江不择手段扩充实力,为了让秦明就范,不惜滥杀无辜。

短短没几天,因为小小的清风山,因为宋江,就反了花荣、秦明、黄信三位朝廷命官。

朝廷当然不干,要派大军来征讨,头领们都没了主意。于是,宋江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自这南方有个去处,地名唤做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宛子城、蓼儿洼。晁天王聚集着三五千军马,把住着水泊,官兵捕盗,不敢正眼觑他。我等何不收拾起人马,去那里入伙?”

秦明担心无人引见,宋江大笑,把自己对晁盖的恩情从头到尾说了出来,表示那里都是自己的兄弟,想去就去。那份得意,跃然纸上。

可以说,正是有了晁盖这个退路,才使得宋江在做事情的时候底气十足。

当然,在上梁山前的最后一刻,宋江被父亲宋太公诈死,骗回了家。

对此,宋太公对宋江给出的解释是“怕你一时被人撺掇落草去了,做个不忠不孝的人”。

所谓“知子莫若父”,还是宋太公了解儿子,知道宋江的心里想的是什么!

如果没有宋太公,宋江这时候已经上了梁山,做了头领,根本不会有后面发配的事情。

宋·庄季裕《鸡肋编》中说:“建炎后俚语,有见当时之事者。如:‘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只是招。’又云:‘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

小吏出身的宋江,想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只“杀人放火受招安”一途。

虽然迫于父亲的压力,他不得不遵从孝道,认罪服法,发配江州,但心里的那颗种子,已经深深地埋下,生根发芽。

所以在浔阳楼喝醉了之后,才有了那两首诗。

反诗给宋江惹来了杀身之祸,也引来了晁盖带领梁山好汉劫法场相救。

顺理成章,宋江上了梁山,坐了交椅。

在梁山当上了“二把手”的宋江如鱼得水,东征西讨,不断增加实力,增加和政府对话的筹码,也架空了晁盖。

终于,晁盖身亡,宋江名正言顺完全掌握了梁山的大权。他采用一切手段扩充梁山的实力,成为了皇帝的心腹之患,也有了和朝廷谈判最大的筹码。

重阳节那天,在梁山已经达到权力顶峰的宋江又喝了一次酒,又喝多了,又写了一首诗。

这时候,他不用亲自往墙上写,也不用小心翼翼盼着有人看、有人夸了。梁山有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名满天下的铁叫子乐和,也有那么多好汉做专门的听众。

乐和把这首《满江红》唱了出来: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统豺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杀人放火”搞出了名堂的宋江,离“受招安”的人生目标越来越近。

不久以后,他终于摇身一变,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变成了朝廷的重臣。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热文回顾:
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张别离票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
孩子越优秀离我们越远,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们努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