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的是刘禹锡所作吗?各种考究表明另有其人!

 知历史工作室 2020-07-1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篇题名为《陋室铭》的短文,是一篇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笔风清爽,诗意长远,一直以来受大家的广泛钟爱。

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作者是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刘禹锡,这是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观点,几乎成为公论。

但是,有一点是很令人费解的:不管在今本的《刘梦得文集》中,還是在《刘宾客集》中,也没有收录此篇,这免不了让人疑虑:到底是小编漏收了?還是刘禹锡自己从没编写过此篇?

平心而论,在古书传抄过程中,漏收或错收这二种状况都有可能发生,但到底真实情况是怎样呢?

据历史文献调查,《陋室铭》一文受大家的亲睐,起源于清康熙时吴楚材等所编的《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一书在传播古代文化、提高人们的古文阅读和鉴赏水平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古文观止》在编选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弊病,诸如选编者审核不精、漏收或误收古人作品以及所收文章与作者不相符合之类问题很多。

因而,将《陋室铭》一文题名刘禹锡所作,也不是没有可能。

刘禹锡是中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文别具一格,自成体系,在唐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

因此 ,以刘禹锡的才华,写出《陋室铭》这样文笔优美的著作,在《古文观止》的小编来看,是名正言顺的。

再加上刘禹锡坎坷的人生遭遇,更使人对他撰写《陋室铭》,借以抒发个人情操而深信不疑。


但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有几点值得怀疑:


首先,纵观刘禹锡一生,可说是坎坷不平、历尽磨难:他曾二度遭贬,且往往是一贬多年。

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失败后,作为“二王八司马”之一的刘禹锡坐贬为连州刺史,不久再贬为朗州司马。居朗州十年间,他“慎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

《新唐书》卷一六八本说刘禹锡“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徒。州接夜郎诸夷……乃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

由此可见,《旧唐书》本传中所提到的在朗州“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所作的“新词”,是指“作《竹枝词》十余篇”,并未提到作《陋室铭》一文。

再者,《陋室铭》开首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手法上,是一种文学类排比句,并不一定是创作者亲临其境的切身体会。有些人由此而觉得《陋室铭》一文是创作者在遭受贬斥时的自况著作的见解是很不可靠的。

也有便是,《陋室铭》中所描绘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假如《陋室铭》一文真源于刘禹锡之手,这话就有问题。

依照唐代法律法规,配流及贬官的人,是不可在贬所或流放地与本地官员互相来往勾结的,不然一经发觉,不但自身,并且本地官员都将遭受惩罚。

刘禹锡那时候,是因为政冶缘故而贬官往朗州的,因此他在贬所自当有一定的顾虑,决不会忘情地与鸿儒“谈笑风声”,与本地官员随便“来往”。

那么,《古文观止》的选编者及其后世学者,为什么丝毫不加怀疑地断定《陋室铭》是刘禹锡所作的呢?有学者认为有以下两种原因:

第一,刘禹锡经历坎坷,两次遭贬都是贬往荒远之地,生活条件极其简陋,这很容易使人将其与《陋室铭》中之“陋室”联系起来。

第二,《陋室铭》一文不仅文字优美,且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自然非文章高手不能为之。而刘禹锡的个人身世及其文学才能,特别是两《唐书》传中有关他在贬所“惟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的记载,更使选编者及后人确信刘禹锡是《陋室铭》唯一的作者了。

但现今有学者经考究认为,《陋室铭》的创作者实际上是一个在唐文学史上没名气的小人物——崔沔。

崔沔,字善冲,唐京兆长安人。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史书中记载很少,其传记资料仅见于《新唐书》卷一二九。

《新唐书》本传在记载他的生平事迹时说“性情敦厚,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有才章,擢进士。玄宗时官至左散骑常侍,秘书监,太子宾客”。

值得注意的是,《新唐书》的作者在其本传末尾着意记载了他在为人处世上的与众不同,说他“俭约自持,禄禀随散宗族,不治居宅,尝作《陋室铭》以见志”。

虽是几句简短的记载,却明确告诉了我们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崔沔这位平凡朴实、淡泊名利的人,才是数百年来传诵不绝的文学名作——《陋室铭》的真正作者。

既然崔沔是《陋室铭》的真正作者,那么这位在唐文学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怎能写出如此高水平的传世之作呢?

《新唐书》中说崔沔是个“有才章”,并因此而“擢进士”的人,说明他颇具文学才能。

众所周知,唐代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发展的繁荣阶段,自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大多以诗赋取士,而生活在盛唐时期的崔沔既然能考取进士,自然诗赋写得不错。

再说,从清人所收编的《全唐诗》、《全唐文》来看,一些无名氏的作品不也有写得相当出色的吗?因此后人并不能因崔沔在文学史上没有名气而否认他是《陋室铭》的真实作者。

还有,《陋室铭》一文的传世,不仅在于它在写作技巧上的高超,更由于它那不同凡响、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受到人们广泛称颂。而《陋室铭》一文恰是作者崔沔为人平凡朴实、淡泊名利心志的真实写照。

综上所述,《陋室铭》的作者是崔沔而不是刘禹锡。今本《刘梦得文集》以及《刘宾客集》中未收此文,非编者所疏漏,而是从侧面证实刘禹锡本人未曾撰写过此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