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名37岁管理者的肺腑之言:以为兢兢业业就不会被淘汰,是职场人最大的错觉!

 了明y 2020-07-12

来访者伊伊(化名)坐在我的对面,灯光下,她的脸略显苍白与憔悴。

“晓璃老师,实不相瞒,今年之前,我一直觉得‘职业危机’是你们这些职场作家人为制造出来的恐慌,直到今年,我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次......”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一如伊伊内心的阴郁和感伤。

随着伊伊的娓娓道来,好像一扇门在我眼前打开,让我走进了她的过往。

这些年来,用“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去形容毫不为过。

伊伊15年前毕业于国内一所985高校,毕业后应聘到一家500强外企工作;32岁那一年,伊伊通过努力成为了部门主管。

在她过完37岁生日的第二天,直属领导找她谈话,大意是她这些年的工作态度和成绩有目共睹,领导有意将公司的一个新项目放给她负责,如果顺利的话,这个项目圆满结束后,伊伊将会被提拔为项目主管。

伊伊回到自己的公寓里,不禁百感交集。

这些年来,伊伊把自己一大半以上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工作中,还记得最开始进入公司那会儿,伊伊总是自告奋勇地出差和加班,在他人眼里,伊伊仿佛自带“工作狂”体质......这些年来,工作占据了伊伊醒着的绝大多数时间,她没有时间交友,更没有时间相亲。

确切来说,伊伊在经历了几次糟糕的相亲之后,就断了这个念头。

几乎无一例外地,在谈及未来家庭的规划时,相亲对象对伊伊普遍的期待都是,希望她不要那么拼命,而是渐渐转战家庭,将家庭变成人生“主战场”——这种论调让伊伊实在无法接受。

对伊伊来说,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一份糊口的职业,它更成了伊伊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作中,伊伊用这些年的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换来了领导与同事的信任,更是换来了令人羡慕的物质条件:在多数同龄女性通过结婚实现安居的大环境下,伊伊靠着自己这些年打拼的积蓄外加父母的补贴,在那座城市买下了一间40多平米的单身公寓,这让她心底总算有了一种归属感以及安全感。

就在伊伊的职场前途看似一片光明的时候,一场变故突然打乱了她对未来的全盘计划。

公司被一家集团收购了。

伊伊被直属领导叫去谈话,得知直属领导的工作可能会有变动,而领导有意让伊伊负责新项目这件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按照直属领导的说法,这个新项目是否如期进行尚未可知,一切都要等收购方的安排。

伊伊听到这个消息,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伊伊只能硬着头皮被动接受,毕竟,领导自己尚且前途未卜,她又能怎样呢?

没多久,收购方空降了几位中高管来到了伊伊所在的公司。

这一天,伊伊和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只见部门员工小张神色慌张地问她:“一早新来的曹总找过我,让我以后有事直接找他汇报。”

伊伊抬起头来,从小张讲述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些许的不对劲。

“好的,我知道了,你先干活吧。”伊伊佯装淡定地说。

“哦,”小张顿了顿:“按照公司的规定,不是我和你汇报,然后由你和曹总汇报吗?我当时迟疑了下,不知道曹总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伊伊当时特别有个冲动,想要和这位新来的曹总谈一谈,但她不确定这场谈话会将她的职场命运推向何方,也没有想好要如何进行这场谈话,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伊伊的工作局面越来越尴尬与被动。

一方面,她的部分工作由曹总安排了其他人接手。

曹总让伊伊积极配合移交部分工作内容,伊伊询问缘由的时候,曹总意味深长地说:“怎么说你也是一名老员工了,如今这个关键时刻,你如何表态与行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今后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这番话不仅没能解开伊伊的困惑,反而如一块巨石一般压在了伊伊的胸口,好似有千言万语,但被这番话怼的无言以对。

另一方面,伊伊新的工作内容迟迟悬而未决。

按照曹总原先的说法,移交了部分工作后,会有新的工作任务交付给伊伊。

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曹总对于伊伊新的工作内容闭口不提,每次伊伊试探性地询问,也被曹总以各种理由打发回去了。

凭着这些年自己摸爬滚打的经验,伊伊渐渐意识到,或许曹总从踏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已经把她视为“眼中钉”了。

在伊伊看来,一旦信任关系不复存在,她多年来拼命工作的动力瞬间就荡然无存了......

说着说着,伊伊的眼眶湿润了。

窗外的雨似乎大了些,敲打在窗户上,发出滴答的声音。

“喝点水吧。”我说。

“晓璃老师,我之前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如此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竟然会遭遇今天这般的困境......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办啊?”伊伊问。

事实上,伊伊之前找过好几位咨询师,但不知为何,终究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

我的脑海迅速闪出了好几个念头:该如何进行这场咨询呢?叙事疗法?认知疗法?抑或是先用传统的人职匹配模型做分析?......

我深吸一口气,望着窗外乌云密布的天空,这一次,我决定由感觉接手,让当事人自己说出内心的答案。

“可以感受到,你现在的心情就像这外面的天气......如果用地面的泥泞来形容你现在的职场困境,你觉得这场雨水和乌云在哪里?”

伊伊被我这么一问,仿佛陷入了思考。

资料里显示,伊伊涉猎过心理学,加上之前体验过多次咨询,对这里面的很多疗法并不陌生,可能是因为之前的咨询始终停留在方法层面打转,并未达到她的内心深处,故而内心里的声音始终没有机会发出来。

“雨水大约是我在遭遇这场变故时内心五味杂陈的感受,这些感受是复杂的,有不甘、有怀疑、有怨气、有委屈,等等;乌云就是公司被收购、管理层换血这件事,它直接影响到了我的工作局面,尤其是新任主管的言行让我匪夷所思......”伊伊经过思考,认真地说。

瞧啊,平复了情绪后的伊伊内心宛如镜面一般,渐渐还原出事情本来的模样。

根据伊伊的描述,她也曾和一些熟识的老员工交流过,大家普遍反馈这位曹总的管理经验有些匮乏,论理说来,空降领导在最开始的几个月,最应该做的事情难道不是稳定人心、熟悉公司业务及流程吗?

“所以呢?”我问。

“所以,”伊伊像是明白了什么:“既然是乌云,就看它什么时候飘走......如果公司高层无所作为,任由这样的管理者胡闹,公司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暴风雨,说不定哪天就塌了......如果是这样,离开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全之策。”

“你觉得如果飘走的话,大约是多久?”我问。

“三到四个月吧。”伊伊说。

“你有了自己的主意了?”我问。

伊伊点点头,说了两个字,观望。

如果三个月后管理层把曹总调离了,那么伊伊会迎来新的挑战和工作局面;如果三个月之后公司没有任何动静,她就递交辞呈。

伊伊说,这次变故让她对职场有了新的思索和感悟。

之前她的职场之路可谓一帆风顺,如今遭遇的变故完全是她始料未及的。

她开始意识到,也许对她而言,这种危机恰是一个提醒——这些年来,她一头扎进了工作中,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通过咨询的推进我发现,伊伊内心深处无比渴望爱与关注:她之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家公司以及这份工作上,这无疑藏着巨大的风险。

这个风险就是,一旦我们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在外部环境中,就好比你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了一个篮子里,一旦这个篮子有任何闪失,意味着所有的鸡蛋瞬间跌落出来,到头来你依旧两手空空......

遭遇这一次变故之后,伊伊恍然大悟,或许这些年,她应该学会“自私”一点,多给自己留些时间去探索去思考,甚至提前做些应对危机的准备与筹划......

我很庆幸伊伊有了这一层认识与转变,同时也提供给伊伊一些自我探索的线索和思路,让她利用观望的这段时间,进行必要的探索和尝试。

从我经手的咨询案例来看,很多人在遭遇困顿或者危机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尽快找到下一份工作,似乎一忙起来,这些迷茫和困顿就能烟消云散。

但事实上,很多迷茫和困顿不去触碰或者不曾解决,你越工作到最后,越会产生深深的怀疑。

太多的人一开始认为,工作只是赖以生存的手段,但是当你解决了物质层面的问题之后,新的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到底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难道仅仅是赚钱吗?

如果赚钱要以损失健康、牺牲原则和底线、乃至压榨生活等为代价,是否值得你我不顾一切地投入?

如果你为一家公司付出多年,却因为种种原因需要重新走进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那么所谓的坚守、忠诚以及责任心的意义又到底在哪里呢?

总有一天,你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到那个时候,你或许会觉醒,又或许继续麻醉自己、继续着不明所以的忙碌。

在我看来,外在的危机也好困境也罢,只是给奔波劳碌的你我强制摁下了“暂停键”;而“暂停键”之后的抉择,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

正如有段话说的那样,人生到了中场,一定是有和吃喝拉撒同等重要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你没有去问,可能只是没有到那个时候而已。

-关于作者-

赵晓璃,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职场作家,璃语生涯创始人。著有以职业咨询案例分析为素材的职场畅销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成为职业规划领域为数不多的咨询实战及个人发展实用书籍。2018年职业规划及工作方法干货类新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被评为2018年度经管类十大好书。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新浪微博@赵晓璃,微信视频号@生涯咨询赵晓璃。

PS: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晓璃空间”(xiaoli-room),原标题《我兢兢业业如履薄冰15年,最终还是没能躲开职业危机》。

近期文章回顾(点击标题即可跳转至原文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