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保监会严禁银保机构违规场外配资:会是股市“灰犀牛”吗?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0-07-12

周末的坏消息如期而至,并称为是下周一股市的最大“灰犀牛”是银保监会严禁银保机构违规场外配资,被认为是监管层证监会官网于7月8日集中曝光了258家非法场外配资平台后,更严格的降杠杆、给股市降温灭火的重大举措。

到底这次的银保监会严禁银保机构违规场外配资是一种调控银行保险业的风险还是给股市的降温灭火行为呢?

01 从现实角度出发,股市的持续火爆确实已经超出了预期并已经展现出需要回调的紧迫性,给股市降温确实有现实需求

最近,关于股市的关注度火热程度已经远远走出股市本身,时隔5年之久,A股再次罕见连续5天成交额破万亿,沪指短短7个交易日涨400多点,涨幅近15%。“A股牛市真来了吗”也因此成为本周热门话题。A股的全面牛、健康牛、疯狂牛等各种牛市的言论甚嚣尘上。

股市全线上涨引发人们对疯狂牛、健康牛的猜想,更重要的是对未来股市政策意图和是否需要对股市上涨的进行必要的抑制的猜想。

但无论如何猜想,股市的持续上涨却引发很多人“跑步钱进”股市,最近,随着A股的连续上涨,牛市也刺激了大家的入市热情,有多家券商称,近期开户量大增,对比之前大约上涨了50%,市场的火热情绪可见一斑。毕竟大家都知道牛市赚钱,都希望在牛市分“一杯羹”。

但是,全民炒股时代并不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希望看到的,而且牛市的到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赚钱,而事实上牛市的到来恰恰是财富的再一次分配的过程,而对于散户来说,也许蕴含着更大的亏损风险。著名经济学家朱宁却提示散户们:牛市已经到来,但散户在今后6-12月里更容易亏钱;如是资本创始人管清友提醒投资者:往往牛市才是散户投资亏钱的杀手。

熊市赔钱、牛市赔钱是公认的逻辑,但牛市散户更亏钱虽然大家难以接受却是一个现实,原因在于:“散户赚钱天理难容”和“散户更容易成接盘侠。

“散户赚钱天理难容”听起来很残酷,但也许这就是现实。因为散户的能力有限所以跑赢大盘是不合情理的。而散户的慢半拍和“羊群效应”,往往导致散户在看到别人赚钱了才开始进入股市,从而更容易成为股市的接盘侠。

而在每一次股市的大起大落之后,损失最大、最惨重的都是那些散户,因此,被人称为“韭菜”,而这不利于共同富裕的理念和社会的发展目标,如果导致一些中产成为贫困阶层更不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一些社会恶性事件的发生。

如果说以自有资金入市无论是对炒股人还是股市都还无损于健康的话,那么,股市中出现的大量配资则会导致股市的不健康涨跌,特别是高杠杆配资风险极大。

有媒体报道,在A股大涨的背后,有配资在疯狂“冲A”:最高杠杆可达15倍,甚至有人连本金都是借的。证监会官网于7月8日集中曝光了258家非法场外配资平台,目的就是打击非法场外配资机构和业务,从而对场外配资进行有效的约束。

近几日,股市融资融券余额也持续飙升。截至7月7日,A股融资融券余额为12685.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67.17亿元。仅在7月份的5个交易日,就累计增长超1000亿元。而外资持续抢筹,5天净流入超500亿。

银保监会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就是要从资金根源上断掉各种高杠杆配资的违法行为,这是管理层吸收15年股灾经验防患于未然的预防和约束措施。在目前股市刚刚持续增长、市场里各种配资业务开始有所冒头的时候,监管层开始约束和规范配资行为,既是从源头上管制股市资金的流入,也是从违法配资的萌芽状态进行有效约束,从而避免庄股大量使用场外杠杆资金做盘的情况出现。

结论:监管部门从严管理各种配资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对股市起到冷却和冷静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会对股市的健康牛和全面牛产生积极的影响。

02 银保监会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既对股市资金起到重要的规范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银行业保险业的资产风险

目前,现在存在的场外所有的配资都是违法行为,所签合同和协议均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对股市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但是更多的配资无疑是来源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银行保险机构的配资不仅会导致银行保险资金“脱实向虚”,更重要的是可能助推整体金融资产的泡沫风险,更重要是通过银行保险资金参与场外配资,会最大程度地助长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这才是最根本性的风险。

在疫情以后,各种经济活动受到严重的冲击,在目前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活力之时,需要银行保险资金支持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银行保险资金参与场外配资会对冲货币政策效应,导致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会加大整个金融系统的资产风险。

银保监会发布重磅通知!严禁银行保险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即督促引导银行保险资金“脱虚向实”,支持经济活动的资金需求,特别是中小企业恢复经济的资金需求。

2020年5月,监管部门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对连续三年市场乱象整治工作进行“回头看”。一看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二看实体经济是否真正受益,三看整改措施是否严实有效,四看违法违规是否明显遏制,五看合规机制是否健全管用。督促银行保险机构把普惠金融政策红利切实传导到民营小微企业,不断推动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依法严厉打击通过融资政策便利获得的贷款违规进行资金套利行为。持续深入开展宏观政策执行、股权与公司治理、业务经营、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等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排查,对打着“金融创新”幌子花式翻新的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这一次的监管规范实际上是监管政策的连续,但更具有针对性。当前特别要强化资金流向监管,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更重要的是,今年也是银行业不良资产管理和风险管控最重要的一年,各种资产质量风险会集中暴露,对银行业来说也面临着非常大的风险。

2020年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虽然增加不明显,但由于经济下行在金融领域反映有一定时滞,加之宏观政策短期对冲效应等,违约风险暂时被延缓暴露,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不良贷款会陆续呈现和上升。部分中小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基础原本就比较脆弱,资产质量在疫情冲击下加速劣变,风险不断积累。而部分市场乱象有所反弹,一些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有的以新形势新面目企图卷土重来,部分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资产泡沫。如果银行保险业资金参与股市场外配资会引发更大的金融风险。

银行业年初提出的今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九大重点领域中,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大力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坚决落实“房住不炒”要求持续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对违法违规搭建的金融集团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深入推进网络借贷专项整治,或多或少都与目前的场外配资业务有一定的关联性。

银保监会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不仅对规范股市资金、防范股市不健康上涨、引导股市健康发展有利,同时,也是抑制金融风险、提高银行资产质量风险管制能力的需要。(麒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