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不了情——赞我的副班主任张宏渊老师

 戏剧传媒 2020-07-12

▲作者王泰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门前留影。

张宏渊老师是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进修时的副班主任。这副班主任非同一般呀!因为我们的班主任、导师可是张庚、郭汉城二老呀,由此可以得知张宏渊老师这副班主任的分量及重要性啦。当然也不要忘记吴琼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也是我们的副班主任。遗憾的是张庚导师、吴琼老师已经驾鹤西去远离了我们,但我们永远怀念他们,并常常为他们祈祷!

▲师生合影。前排左起:吴琼、郭汉城、张庚、张宏渊、王泰来。

话说张宏渊老师在我的眼中就是一位女神。她仪表堂堂,面相和蔼可亲,举止落落大方,拥有大家闺秀的风采。她工作起来井然有序,对我们的一切安排妥善入微。例如生活要求既严格又关心爱护。他从来不批评人,用她的以身作则带动人、感动人,在我心中她亲切得像妈妈;对我们的学习安排既全面又严谨,八门的研究生课程均请到国家顶级教授来授课,如中国戏曲史课,当然是由导师张庚,郭汉城及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顶级研究员们如傅晓航、龚和德等亲自授课;外国戏剧史,是由中央戏剧学院孙家琇、丁扬忠、王爱民教授亲授;中国美学史,是由北京大学叶朗教授亲自主讲他的专著《中国美学史大纲》;戏剧导、表演课是由阿甲、李紫贵著名导演亲授等等。(不一一列举啦!)

▲张宏渊老师与郭汉城导师的合影。

除此,学习期间,几乎每晚都有剧目的观摩学习安排。加之,在北京这座中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甚多,既包括国内的各种艺术团体的演出,也包括外国团体的泊来品的演出,可以说是来者不拒,目的是拓宽我们的艺术视野。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受益匪浅。还有,为了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地增长我们认知水平及综合能力,利用春游、秋游,游览参观了佛教圣地承德外八庙及避暑山庄。这不但内含佛学文化,更蕴含着半个清代的历史呀!游览参观了“白云观”有利于了解道教文化。以及西山、香山风景等地。并且张庚、郭汉城二老亲自带队前往。游览之兴郭老亲自赋诗一首,赠送同学每人一副。

▲郭汉城老赋诗手稿。

这实实在在的教学,丰丰富富地观摩游览,可以说使我们获得了全方面的知识增长。

▲张庚、郭汉诚带领研究生班的学生游览香山。

迄今,张宏渊老师已80岁有余高龄,当她看到我转写的《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初探》万分高兴。不但亲笔撰写书信一封,同时还带来傅晓航老师(傅晓航老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终身研究员、是享受中央国务院津贴的著名专家)的特别祝贺,傅老师的祝贺意味着对这部《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初探》的肯定,我真是受宠若惊!感激之情油然而起。故而,将师生的书信往来公示于众,以表我对张老师、傅老师的谢意……

附:张宏渊老师来信全文及影印件

泰来:

收到大作,不仅惊喜,而且惊艳,装帧设计高雅别致大方,就给人一个碰头彩。付晓航老师也夸书出的得大气。

▲张宏渊老师与傅晓航老师夫妇。

郭(汉城)老早就告我你努力完成此书,惜非我所长,关心不够,不好意思了。

翻阅中,原以为,你既长于演出,又亲自导戏,更教学多年,必是多举实例来阐述问题,不然,全书理论性很强,且颇有深度,立论有据,对表、导演的方方面面均有论述,且有独到见解,实现闪光点,书的分量就更显沉甸甸地了。多少年来,时有组班、立项、拨款,没见几多成果,可泰来一个人奋发图强,成果问世了,真地由衷祝贺你!

你真诚的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与戏曲理论研究生课程班的进修,对于张庚、汉城俩老自然是当仁不让的,这是他们的高瞻远瞩和杀伐决断,我则应退避三舍,我无志于做专门家,也没办过学,习惯于按自己的工作规格标准,办好老先生委托的事情兑现承诺而已。倒是我人到中年,认识了这么多精英、才俊,很荣幸;得到你们的认可,很欣慰。你们的成就和作用,大大超过了预期,使得自己也沾了些成就感,是来到恭王府(注:当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立在恭王府里)不长时间的意外收获。

当年在班里的泰来,给我印象深刻,学习勤奋刻苦,与人团结友好,活泼热情开朗,直爽而有分寸,谦虚又不卑不亢,自强要模要样,病醒了赶快要镜子,一点都不可笑,我深以为然。你取得如此成果,我格外高兴。

意犹未尽,暂先打住,望多联系!

付晓航老师嘱我代他向你祝贺!

健康,愉快!

张宏渊

2017.9.22.

(时任书记、副班主任)

于此同时,也更感谢中国艺术研究院张庚,郭汉诚二老,因为,如没二老的运筹帷幄,亲帅亲为就不可能有我们的成绩斐然。这样说不为过,因为我们班的同学个个优秀。如有的已成为博士生导师,有的已成为高级部门的领导人才,有的已成为戏剧理论研究家、戏剧音乐研究家,还有的在创作中无论是剧本、导演都有非凡的骄人成绩,并屡屡获国家级大奖。真是可喜可贺。

感谢感恩之情无以言表,只有用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回报研究院的老师们。故而,我奋发努力,在郭汉城导师的亲自指导下撰写出啦《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初探》这部著作。以实际行动回报郭汉城老师、张宏渊老师、回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回报中国艺术研究院并特此感谢!

还要感谢起初带我走进艺术殿堂的启蒙老师们,如李艳云、商凤、崔荣英、宋德珠(四小名旦之一)老师等等。

因为没有您们这些从实践到理论教导的诸多老师们的栽培就不可能有《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初探》的诞生。学生泰来向您们致敬!更希望得到您们继续的批评指正!

此致敬礼!

您们永远的学生——王泰来敬上

2017年10月5号

《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初探》——填补了戏曲表演理论的空白

《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初探》收获赞叹无数!

王泰来:探索、建立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之感悟

为《初探》喝彩(代序)

感谢我的恩师郭汉城,感谢所有支持我的友人

《中国戏曲表演体系初探》反响热烈,河北日报专栏报道!

“初探”的初探——学习泰来师姐大作的小感

建立体系的引航人——郭汉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